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快看!《科學養魚》雜誌2020年第五期主要內容新鮮出爐,歡迎品鑑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最近有關黃顙魚爆發性死亡事件成為養殖者和有關專業人士關注的熱門話題,各抒己見,大多是懷疑、猜測,沒有一個合理、科學的解釋。到底是細菌?還是病毒?還是寄生蟲?廣大養殖戶迫切需要知道具體的死亡原因。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從前有個病人吃了發芽的土豆,咽喉部發癢、胸悶口熱、發燒、上吐下瀉,找醫生診斷看病,做了很多檢查,確沒有發現致病原因。根據描述,有的說是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有的懷疑是感冒,有的認為是腸炎。後來呼吸困難、昏迷至神經麻痺而死,這時醫生說是可能心臟病、中風、肝癌等等。在診斷過程中沒有一個醫生關注他食物的問題。

這個故事與近期黃顙魚爆發性死亡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池塘養殖的魚,生活在水裡,一些反常表現我們不易觀察和注意到,而且魚不會說,不會叫。只要發現魚死亡,我們習慣性的就會想到是病蟲害,所查看的樣品也會找些具有明顯病理症狀的個體來做檢查判斷,哪怕是這樣的魚比例很少,其實大多數是無明顯病理症狀者。這些少數病魚症狀其實是繼發性次生病害,也不具有代表性,也肯定不是爆發性死亡的作俑者。我瀏覽了很多關於近期有關黃顙魚爆發性死魚的調查研究文章和報道,都沒有檢測到相關致病源,其判斷結果都是認為、猜測、估計。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從大量報道資料看,所有發病池塘的黃顙魚表現為鰓發白、肝腎臟病變腫大、突然拒食、腸炎、空腸、集群、打轉、無力漫遊、趴窩、急性死亡等。鰓充血、肝腎臟腫大壞死,說明魚體免疫系統、消化系統被飼料毒素摧毀,失去防疫和抵抗力。打轉漫遊說明魚也存在肚子痛,只是不會說,我們也看不出來而已。3月中旬我到某養殖公司進行藥殘檢測抽樣,看到投餵飼料幾天的黑魚發生吐餌料現象,說明魚吃飼料後也存在上吐下瀉的情況。在魚體防疫功能被摧毀的情況下,在某一尾或某一種已經顯示出某些病症的魚體上,找到某種細菌、病毒或寄生蟲都是有可能的,但我認為這不能說明就是導致爆發性死魚的原因,如果是病害引起,直接對症下藥,就能藥到病除,然而結果並非如此,也並沒有那個機構分離出能夠致病的病毒、細菌的相關報告。有報告也說明,此次爆發性死亡原因不屬於寄生蟲、細菌和已知病毒病原。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根據相關機構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在死魚體內均未檢測到能致病的細菌、已知病毒和大量寄生蟲。有些養殖者採用了潑灑消毒殺菌、殺蟲藥物以期殺滅池塘中的各種致病因子,投餵各種抗生素和保肝藥物,這些措施都不能控制魚病的迅速蔓延和大量死亡。調查發現,凡是早期堅持沒有投餵飼料的養殖者,今年的黃顙魚狀況表現很好。根據江蘇、武漢、潛江有關調查資料。筆者對東西湖黃顙魚養殖戶的調查,都證實凡是發生爆發性死魚的養殖者,在黃顙魚發病前的一段時間投餵了比較多的飼料。有一網友“好人一生平安”說他家死黃顙魚10多萬斤,損失一百多萬元,結果是飼料投了不少,魚也死光了。把所有資料綜合分析,從魚發病表現症狀、群體死亡速度、群體死亡量、病原檢測結果、飼養狀況等方面來看,與中毒死亡及其相似,把導致爆發性死魚的所有疑點都引向了飼料。

大家都知道,飼料在儲存中容易感染黴菌,黴菌毒素對動物及養殖魚類產生嚴重的危害,這是不容否定的實事,也是被大量科學研究證實了的。只是沒有引起我們廣大漁業技術工作者和養殖魚農的重視,認為魚是毒不死的。其實養殖魚類黴菌中毒導致死魚的事件經常發生,只是我們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想,找不到病原就當作不明病因不了了之,就象這次黃顙魚爆發性死亡事件。飼料中黴菌種類很多,尤其以黃麴黴素、嘔吐黴素、玉米赤黴烯酮、赭麴黴素、伏鐮孢黴菌毒素毒性最大,危害最為嚴重。低劑量長期攝入會導致魚類肝腎、造血功能及消化系統損壞,免疫力、抵抗力下降。達到每公斤飼料含嘔吐黴素10毫克以上時,就會產生嚴重的毒性效應,表現出拒食、嘔吐、腹瀉、神經麻痺、反應遲鈍,甚至大量死亡。有關實驗證明在羅非魚日糧中每公斤飼料含黃麴黴素0.2毫克,會導致16.7%的死亡率。

今春氣候溫暖、空氣溼度高,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所有企業停工停產、道路運輸封閉,飼料企業也不例外。養殖者所投餵的飼料基本上都是去年9、10月份生產的庫存餘料,在池塘邊存放了5個月以上,發生黴菌汙染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筆者調查中看到,有的顆粒飼料表面已產生明顯的灰色黴菌。筆者認為飼料黴變所產生的黴菌毒素才是導致今年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的罪魁禍首。

那麼,養殖戶如何減少飼料黴菌毒素對魚類的傷害呢?

首先在購買飼料的時候選擇生產日期是近期的,注意飼料存放儲存場所的溫度、溼度及通風條件,抑制黴菌的滋生。

其二,在投餵飼料的時候添加保肝護膽的膽汁酸,刺激肝臟分泌膽汁,增強肝功能,把體內的毒素隨膽汁排出體外。

其三,在飼料原料生產和儲存、成品的保存各個環節均會造成黴菌感染和黴菌毒素的產生,因此需要做好飼料的儲存保管措施,池塘邊空氣潮溼,飼料不要儲存時間過久。

原創聲明

本文版權屬於科學養魚雜誌社

作者:武漢市東西湖區東山農業服務中心 吳自安

投稿與新聞線索提供,請聯繫微信:kxyyxia

★ 淡水魚大規模死亡防治為何屢屢陷入怪圈、損失慘重?這件事很多人忽視了!

★小龍蝦,跌破10元!但“炮頭”價格更貴了

★農業農村部關於全面推進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的通知(農漁發〔2020〕7號)

★重磅!新《獸藥GMP》自6月1日起施行,獸藥行業將迎來大變革!

★4月29日最新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

快看!《科學養魚》雜誌2020年第五期主要內容新鮮出爐,歡迎品鑑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學養魚投稿網站,投稿後不僅沒有下文,更有的被騙取版面費等,本刊投稿網址為:kxyy.fish.cn,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費和審稿費,稿件一經錄用,即付稿酬!敬請選擇正確網站投稿!

公 告

黃顙魚爆發性死亡“罪魁禍首”會是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