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慈怀女性成长读书会会长,韦娜致敬: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栏目——《慈怀100个有趣的灵魂》。我们准备了很久,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在这里,会和大家分享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故事。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模样,他们拥有梦想和情怀,有温度,有深度,也有着不一样的丰富经历。


本期,我们和书友们分享的是陶汝敏的故事,这是一个坚持读史记九年,举办过一千多场线下活动的温柔女人。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文人呢?在我心中,应该就是陶汝敏这样的姿态吧。她一边读书一边讲书,一边成长一边分享,她爱美,更爱这个世界。来,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吧!


忙碌了大半生,终于要退休了。

对于卡在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每个月可以领一定数量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往后的生活基本无忧了;忧的是,退休以后就意味着老了,自己以后要如何生活?

我见过有些人,50出头,马上要到退休的年龄了,突然变得很焦虑,很彷徨,很困惑,可都“黄土埋半截”的年纪了,还能做什么呢?

一个退休了的女人能做什么?

每天打打麻将,逛逛公园?还是带带孙子,做做饭?或者唱唱歌,跳跳广场舞?

都不是!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64岁了,却活出了令所有人都艳羡不已的人生!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用十年时间,读一本书

她叫陶汝敏,是一个国学爱好者,也是一个优雅、精致的上海女人。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陶汝敏

陶汝敏退休十年了,这十年中,她一直在做一件事情:读《史记》。

现在的人,谁还愿意用十年时间,去读一本书?大家都巴不得每天只花五分钟,就掌握到一本书的精髓,然后一年读它个几百本。

但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愿意用漫长的时光,去做一件简单的、喜欢的事。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生活中,面对退休感到恐慌的,大都是内心世界不够丰盈的人。

所以,在退休这个隘口,我们要做的,便是去重寻能够激活你的细胞,让自己活跃起来的点。

陶汝敏便是这样。

在退休之前的漫长岁月,她一直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她走过许多地方的桥,见过许多地方的云,数过许多地方的星,可到了退休的年龄,真正让她感到心安和平静的,还是读书。

陶汝敏一直记得小时候爸爸对她讲过的一句话,“人呐,不要做大树底下一棵草,还没见到阳光,一辈子就过去了。”

对她来说,读书就是人间最灿烂的阳光。

为什么是《史记》呢?

答案是:真实。

人到了一定岁数,早已见证过风风雨雨,那些虚的假的文学的艺术的,远不如历史上在这个人世间真实发生过的事吸引人。

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吴起既杀妻求将,母丧不奔,却又对人很好,甚至给士兵吸毒疮?为什么明明是同一个人,却会做出截然相反、充满矛盾的行为?

陶汝敏每每读到这样的故事,都会告诉自己,“这可是真实发生过的喔”。

如此,你便会试着去理解他们的心境,包容他们的行为。

因为,千百年来人类所共通,从未曾变过的,只有人性。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见了众生,理解了众生的苦,才珍惜生活的甜。

见了天地,体会了天地的阔,才懂得自身的渺小。

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的真,才拥有豁达、轻盈。

读书,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然而有人说,读书无用。

我也知道,竹篮子是打不到水的,但在水流一遍遍地冲刷下,竹篮子它本身,却变得晶莹透亮,干净澄明。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用十年时间,聚一众友

对于人生暮年的人来说,退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突然多出了那么多时间来承受孤独。

你不知道怎么打发这些时间,你会被铺天盖地、漫无边际的孤独感所淹没,没有人理你,你找不到人说话。

你指望不上儿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你指望不上伴侣,因为夫妻之间早已无话可说。

所以,中国才会出现“空巢老人”这个词语。

但其实,你一开始就错了,我们根本不该产生“指望谁”这个念头,只能指望自己。

对陶汝敏来说,她选择了读书,与孤独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陶汝敏和女儿


说起来,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一开始,陶汝敏也是一个人读。一坐一个下午,安安静静。


后来,一个偶然的时机,路过了两个人,他们有点激动,又有点欢喜。

原来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在上海这座灯火霓虹、繁华似梦的城市,不止你一个人在读这本书,你并不孤单。

成年人的友情,其实很简单。

简单到只需要一个理由,比如说,喜欢同一样东西:国学。

所以,当下三人约定:组队读书,一周一聚,分享彼此读书心得。

可慢慢的,闻声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然后自发的,形成了一个读书小组。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慈怀·《史记》读书小组(部分人)

十年期间,读书小组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面庞新了又旧,旧了又新。

只有陶汝敏,退休10年,1500多场线下读书活动,寒暑不辍,风雨无阻。

她从未缺席!

有时候身体不好,上午还在医院输液,家里人很担心,“你这种情况就不要去了吧?”

不!陶汝敏一定要去!

因为她是召集人,她不去的话,读书小组就相当于散了。

所以,每当身边有人问起:“陶姐,这一路过来,你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陶汝敏总觉得很诧异,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呢?对她来说,没什么“坚持”,就是喜欢。

如果硬要找什么理由的话,那就是长久下来,慢慢的,她对读书会有了感情,有了一份使命感。

在陶汝敏心里,那就是她的事情。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一家人一起吃饭

在古代,黑夜很漫长,人们聚众,围着篝火,用歌声和舞蹈,用故事和欢笑来抵御黑夜里漫长的恐惧和孤独。

孤独的本质,是寒冷。唯有温度,可以抵御严寒。

而产生温度的,绝不是篝火,而是感情。

十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能放下根深蒂固的防备,成为真心实意的朋友。

大家一期一聚,然后分手,各自回归生活,期待下次再会。

这也许就是朋友的意义吧。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用一辈子,活成你自己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但现在,人到五十,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孩子大了,我也老了,人生基本也这样子了。

错!

我们这代人,其实活个七八九十岁,很轻松平常。

五十岁以后的三十年,比你前面的三十年更具优势。

因为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你的羁绊变少了,你更有时间,也更有精力,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追求你想要的人生。

陶汝敏一直“美”作为毕生的追求目标,她觉得,女人,不管在什么年龄,首先是要美的。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年轻时的陶汝敏

退休以后,她更有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的美。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现在的陶汝敏

读书,是陶汝敏追求美的一种途径,也是适合她的。

但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读书,读书也不适合所有人。

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有独属于你的乐趣。

陶汝敏有个闺蜜,退休以后,重拾起年轻时喜欢的舞蹈,现在跳的是“C”位,每天都过得很精神,活得很开心。

一个人,退休了,你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那么往后的人生要怎么过?

你只要把自己过好!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你一定要去找到那个可以把你的细胞激活、让你活跃起来的那个点。

因为你的幸福和快乐,不能建立在丈夫、孩子身上,一定是建立在自己身上。

你的快乐,你的幸福,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你要自己去争取想要的人生!

人生的下半场,只有你自己!


*注:配图来自陶汝敏相关照片


*作者:十四。本人很懒,阁下请便。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