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論語》學習:子貢之所以成為孔子最有成就的學生,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還樸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也是最有成就的學生。孔子的教學分為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論語·先進》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可見,子貢最出眾的才能就是“演講與口才”。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都知道講的是吳國與越國的戰爭故事。而大多不知道,吳越兩國的戰爭,正是子貢一手策劃的。子貢做魯國國相,鄰國吳國變得越來越強大,逐漸威脅到了魯國的安全。於是子貢就到周圍鄰國轉了一圈,跟各國首腦聊了聊,然後吳越兩國就打起來了,魯國就安全了。子貢的口才就是這麼了得!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春秋爭霸

孔子嚴格執行“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根據其情況特質,給予不同的教導。子貢伶牙俐齒,善言雄辯。孔子洞悉人性,知道人往往喜歡展示自己的優勢,能言善辯者,很容易成為這樣的人:要麼喜歡與人辯論,要麼虛妄高談。用現在的話說,要麼成為槓精,要麼好為人師,到處嘚瑟。所以,在子貢問老師如何做一個君子時,孔子告誡學生:“要先行動實踐,以實踐的結果為依憑,再宣說自己的主張。”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子貢手植楷

子貢沒有辜負老師的教誨,成就很高。曾任魯國、衛國兩國之相,在政事、外交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還善於經商,是當時的全球(周王朝)首富。同時代的人,認為子貢的成就已經超過了其老師孔子,而子貢非常謙遜,不以為然。子貢認為自己的學問事業,就像低矮的院牆,一般人站在牆外,就能看到屋子,甚至屋子內部的結構裝飾;而老師孔子的學問,就像擁有高牆的宮殿,在牆外根本看不到屋子,只有進了門才能看到,而一般人門都找不到。

可見,子貢踐行了老師的教導,做到了“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馬雲演講

子貢是當時的首富,馬雲是現在的首富。馬雲的口才也非常好,常在世界各地演講。好多人把馬雲的話當成座右銘,來激勵自己。也有人說,成功了說啥都有理,不成功說啥都是廢話,這話也正確。馬雲創業之初,不就被人們當成瘋子嗎!所以,如果沒有行動的成果做依託,無論精彩華麗的語言,都是蒼白空洞無力的!

當然,馬雲在創業之初,也沒少說,所以才會被人當成瘋子。但這種“說”,不像現在“演講”,是推銷,是為了宣傳自己的事業,展示自己所堅持的夢想,為了實現自己行動的成果,是必須要表達的,其實也屬於行動的一部分,就如子貢的外交出訪。表達真實,真實的表達!

子貢能成為當時的首富,離不開孔子的這一教導

創業初期的馬雲

總之,還是一個“誠”字,不自欺,不欺人!實實在在,腳踏實地,言行一致,努力奮進,實現夢想,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見識淺陋,如果您有什麼意見,請您留言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