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水透綠 和諧共生——江蘇鹽城市鹽都區生態文明建設見聞

春意盎然時節,記者走進江蘇鹽城市鹽都區,一汪碧水繞城走,兩岸翠色撲面來,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生態是生存之本,環境是發展之基。近年來,鹽都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先後創建國家生態區、江蘇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清晨,鹽都區岡溝河畔,晨光鋪滿水面,各種水鳥不時飛起,蕩起層層水波。“政府為民辦實事,將附近垃圾發電廠遷走,解決了汙染排放問題,青山綠水又回來了。”鹽城高新區鹽龍街道居民陳大爺感慨,這幾年當地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他和老伴每天都要到河邊散步、賞景。

“全區強化生態紅線管控,依法關閉‘散亂汙’企業345家,整改企業216家,整治‘小鑄造’企業37家,取締廢塑料再生加工店28處、石材加工點56處、廢舊物資收購點67處,整治‘黑煙囪’373根。”鹽都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呂明光告訴記者,近年來,鹽都區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中央環保督察與“回頭看”問題整改為抓手,開展環保專項行動,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鹽都區還高度重視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制定了《鹽都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方案》,實施最堅強的領導、實行最嚴格的考核,形成創建工作合力。同時,推動宣傳創建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增強公眾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生態興則產業興。在“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思路帶動下,鹽都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豐碩成果。

走進鹽都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綠島家庭農場,飼養區裡並沒有難聞的氣味和汙水,這裡的10萬隻蛋雞全都住上了乾淨整潔的現代化“樓房”,從投料、喂水、清糞到雞舍溫度、溼度控制全部實現智能化、自動化。農場負責人夏吉萍介紹,這裡產出的優質雞蛋成了上海商超裡的搶手貨。

“一方面轉化應用大院大所科研成果,提升農業品種品質;另一方面用工業化的思維改造農業生產方式,把田間變車間,把集市變市場,把口碑變品牌,給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鹽都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全區已建成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132.5萬畝,無公害食品單位113家、綠色食品單位44家,有機食品單位3家,生態經濟產業已成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位於鹽都區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5年2月獲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近年來,園內智能終端、高端裝備、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全區物流、齒輪、鞋機、閥門、輸變電、化纖塗裝、醫療器械、機電電纜等八大園區,錯位發展,各成特色,奮力搶佔行業制高點。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正在鹽都區各地的實踐中不斷得到印證,隨處能看到見水透綠的環境、依水而居的村莊,鹽都區正在加速實現“綠富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海燕 蔣 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