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文)Patrick@硅谷銷售研究院

- 本文根據我在明道主辦的“B2B科學營銷和銷售論壇“上的發言整理完成。在此再次感謝主辦方明道和大貓!-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硅谷銷售研究院”(ID:WinningByDesign)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獲客其實是個很複雜的事情。但是做對獲客的回報直接是收入業績,所以絕對值得投入時間精力研究,不斷試錯,慢慢打造出自己的一套打法。

如果你像我這樣研究多了,就會對這個領域的未來充滿信心。

為什麼?因為SQL值錢。

我的這個聽上去樂觀,但是事實上正在發生的判斷大致基於兩點:

1)理念上的革新

2)技術上的進步

今天先說理念。是為上篇。

- 正文開始 -

1. 重視

相對任何增長階段的B2B或者B2B2C企業,決定銷售漏斗起始點數量質量的獲客都是一個大問題。

在我聊過的CEO中,很少有人會說“我的商機沒問題”。從初創到輕熟到行業老大,每個人都希望用更低成本獲取更多的高質量商機。

也有例外情況。有些行業老大的確會表示“商機不是問題”。但那也是相對增長目標而言。假如把增長目標訂成(有些老大也是這麼想的)未來兩年再翻兩番,那麼同樣轉化率之下商機數量也得翻兩番。行業老大的商機數量已經非常可觀,傳統獲客手段的生產力都已趨於飽和(比如百度排名已經第一),如何再翻兩番?這就還是個問題。

所以幾乎每個CEO都在說“商機不夠”。

那麼這個不夠是因為CEO的重視程度不夠嗎?我很少碰到對商機不重視的CEO。

但是這個“重視”是否有效?作為CEO你是否能夠:

1)對公司所有獲客渠道有通盤瞭解?

2)對這些渠道投入產出的效率是否有通盤瞭解?

3)對這些渠道之間的輔助關係是否有通盤瞭解?

4)對獲客體系中各個階段之間的轉化率是否有通盤瞭解?

圖一:營銷獲客儀表盤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如果你不是很瞭解的話是否有歷史週報/月報讓你馬上了解細節情況?

如果都沒有對應的獲客報表的話,你就不能說對獲客“重視”。

2. 獨立

傳統B2B企業的商機來源於兩個部門:市場和銷售。

傳統的市場部是一個成本中心。商機產生只是她的工作之一。其他還有諸如PR/VI之類回報週期很長,基本跟商機產生沒有直接關係的工作。這就決定了她並不對商機產生的數量和質量負全責,市場部門永遠可以用非商機的優秀業績來平衡商機方面的缺失,所以她的根本利益和銷售部門並不一致。

所有市場和銷售部門之間的矛盾,交接不順暢,商機來回推諉等等,只不過是根本利益不一致所造成的表面現象。

而銷售由於跟目標客戶群體走的近,天然就是獲客的優質來源。只可惜銷售的主要工作是關單,而關單是有工作量的。如果獲客佔去銷售大量時間,他的業績不會好到哪裡去。

事實上通常是新上崗,業績不好,漏斗缺失的銷售才會花大量時間在獲客上。一旦漏斗改善,銷售一定會花更多時間在協助客戶推進上面。

問題是這段漏斗好的,有業績產出的時間過去之後,銷售又會面臨商機不夠的現象,被迫重新開始獲客,造成業績不穩定。

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設立獨立的獲客部門。穩定的商機產出,穩定的關單業績,相輔相成。

圖二:獨立獲客,穩定產出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目標明確,就是產出符合要求,銷售可以跟進的商機。他的來源可以是市場部門,可以完全是獲客部門自己的產出,也可以是銷售部門的產出,但是由他來確認。

來源不一樣,但是產出標準一致。只要符合要求,銷售就一定接過去。即便不符合要求,我們看看獲客的做法如何改善。

商機和銷售完全打通,利益完全一致,消滅推諉。

3. 成本


值得把獲客部門獨立出來做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成本。

簡單來說,假設你的客單價是10萬,毛利減掉營銷獲客銷售人工成本還有50%,贏單率是20%,那麼一個符合要求的商機就值1萬。如果你在這個商機上投入少於1萬,那麼在這個單子上你就是賺的。我們暫且把這個叫做你的獲客贏虧線。

銷售獲客的絕對成本可能是最低的,底薪低的情況下可能更是如此。只可惜他們有機會成本,需要把大部分時間放在關單上面。

獲客部門人員的成本在大部分情況下比銷售部門低,同時背有明確的商機目標。如果做對的話,單個成本可能有機會大大低於獲客贏虧線。

圖三:分工協作,術業專攻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畢竟術業有專攻。一個獨立的部門更加有動力有針對性地將某個技能持續優化,帶來的就是效率提升和獲客成本的不斷降低。

所以即便短期有新的人員成本壓力,只要團隊有產出能優化學習進步,就值得長期投入。

4. 定義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獲客體系,無論複雜程度,無論是否有獨立的獲客部門。

有些公司的獲客部門是彙報給市場VP,有些公司是彙報給銷售。只要體系邏輯搭的對,彙報線根據公司的情況來定就可以了。

我們先來看這個體系裡面的第一個基本邏輯:定義。

我相信很多公司對商機的定義其實是很模糊的,叫法也不統一。有些叫leads,有些叫商機,有些會叫潛在客戶。

叫法不統一會造成誤解。定義不統一會造成部門之間的摩擦推諉。

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整個公司統一商機的叫法和定義。

圖四:定義的標準化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不要小看這一步,部門之間的交接從此順暢。

5. 流程

定義有了,當然需要有對應的流程。

通常我們把市場部門的產出統一定義為市場商機MQL,把獲客部門的產出定義為銷售商機SQL。

產出MQL的渠道有網絡推廣,會銷,內容和育客等。

產出SQL的渠道有外呼,集客,內容和大客戶等。

圖五:流程的標準化

硅谷藍圖核心理念之七-即將到來的獲客革命(上)

每個渠道都應該有各自的流程和漏斗。他們之間總體來說可以是競爭關係。誰的投入產出效率高,就在誰身上多投入。

所以必須有一張表把他們統一管理起來。

渠道,效率,輔助關係,轉化率。

各種自動化工具也統一管理。

每個企業都可以有持續穩定的SQL產出。

想想就激動!`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硅谷銷售研究院”

(ID:WinningByDesig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