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先看看这张照片,这位小伙子吃得满嘴流油,看起来很满足的样子,他面前的碗是亮点,比小伙的脑袋还要大,已经见底了,是不是很豪爽,很霸气?不要惊讶,陕西人就是这样咥(dié)面滴!小家伙看起来也就十岁左右,这个好胃口得给个赞(旁边那位小伙伴在思考什么?)。南方的朋友有没有被这个大老碗吓到呢?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不过对于北方人来说,这就习以为常了,人们平常生活中就是用这么大的碗吃饭的,无论男女,大人小孩都用大老碗,尤其是我们关中地区,每天不吃一碗面心里就不舒坦,感觉这一天过得不够完美。“陕西十大怪”之一的“碗盆难分开”指的就是陕西人咥面用的大老碗。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我们国家南北方饮食习惯、风俗等差异巨大,北方吃面食,南方吃米饭、米粉,我在南方的时候深有体会。广西主要吃米粉,最有名的是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一般人吃二两,食量大一点的朋友吃三两。而到了我们关中地区,用这样的大碗,至少是四两面,年轻小伙子得五两甚至六两才能吃得爽。陕西的大老碗还真和南方盛汤用的“盆”差不多大,这样一碗饭南方的朋友可能要三个人才吃得完哦!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再来看看和陕西面食密切相关的东西,这两样老物件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么?右边这个容易识别,木头做的,用来装东西的,主要装吃的,应该叫食盒,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左边那个估计很多朋友就认不出了,是一套,石头做的,印象中是没有“学名”的,它的名字陕西方言用文字还不能准备表述。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这个东西以前在关中农村地区几乎家家都会有,主要用来捣辣椒的,就是把红辣椒捣成粉末,这样做出来的辣椒又香又辣,那个味道是用机器粉碎的没法比的。辣椒,是陕西人吃面必不可少的配料,当然,除了吃面,吃别的东西也需要,“油泼辣子一道菜”也是陕西十大怪之一,说明了辣椒对陕西人的重要。辣椒捣碎后用热油一泼就是油泼辣椒,陕西的油泼面就是面条煮好后把辣椒粉放碗里,再用油泼,再加其它配料,就是“油泼辣子biángbiáng面”。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陕西人吃面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蹲着吃,而且不是蹲地上,要蹲在凳子上,就像上图中那个小凳子,是用来蹲的,不是坐的。为什么要蹲着咥面呢?因为陕西人饭量大,坐着吃面肚子容易胀,难受,蹲在凳子上反而更舒服一些,这就有了陕西又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不过现在人们讲究“吃相”,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也都是坐着吃了。

凳子旁边那个大石头是当桌子用的,以前是农具,农村碾麦子用的,农忙的时候是农具,农闲的时候就是家具了,现在不用碾麦子了,被搬到城里当桌子了,还有人收藏,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怀旧”。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咥面,南方人嗦粉,中部省份面、粉通吃,每一天每一样不可或缺。

​这里是我的家乡,秦岭脚下,渭河平原最西边的陈仓,也称“西府”,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面食做得最精致的地方,岐山臊子面的发源地,臊子面和擀面皮是西府的地理标志美食。你有兴趣么?欢迎来品尝——“老碗面”!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北方的碗到了南方就是“盆”,看陕西人咥面的碗有多大?豪爽霸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