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咸陽:漿水面

盛夏之時,天氣炎熱,來上一碗漿水面不失為一件快事。

漿水的清濁,芹菜的泛黃,韭菜的青翠,椒段的嫣紅,面色的白爽和浮於湯麵的點點油花,色色俱全,層次分明,都是誘人的顏色與味道,還有那更多擋不住的,不斷噴湧的食慾和無限的思量……

漿水,是用麵湯和時令青葉蔬菜,在三十度以上的高溫中發酵三五日,其味變酸,口感純正無怪味者,就成漿水。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芹菜、包菜、青葉菜、芥菜和青野菜為主,但獨以芹菜為佳。關中多以新鮮的芹菜來製作漿水,陝南則多選用雪裡紅、蘿蔔纓和山油菜來製作。食漿水時,要對漿水菜精心侍弄,俗稱“投漿水”,即在食用的過程中,不斷地倒缸清底,去除沉澱物,並不斷地加涼麵湯。總之要常吃常新,不宜久儲不用。盛漿水的器皿不能用鐵的,瓷器也不好,以陶器為佳。

關中氣候乾燥,所以常食味酸性涼的漿水,不但能中和體內的鹼性,而且還可以敗火解暑,消炎降血壓。夏日常食有利健康,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

漿水做好了後,使其搭配併發揮上等食物的味覺還得是禾本科穀類食物,那就是小麥製成的麵條和玉米粉做成的攪團、魚魚了……

說完漿水,我們再來說說漿水面。漿水面,是陝西關中一帶農家家常飯食,是最適宜夏季食用的酸湯麵,在關中地區的農家,基本上是家家都有一口小缸或小罈子常年備著漿水,不時往裡面更新著蔬菜和麵湯,使其時刻保持著新鮮與絕佳的味道。漿水面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並具有開胃之功效。奇怪的是不僅在關中地區流行,在陝南一帶人們也喜歡吃漿水面,而且我在湖北十堰的丹江口市也吃過,不過當地人不叫漿水面,而稱為酸沾面。

今天,著重說說漿水面。提到漿水面,除了它的味美酸爽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傳說。楚漢相爭的時候,陝西關中有個叫韓二的人。他剛結婚不久,夫妻二人開了個小麵館,專供轎伕小販們打尖。那時,酸醋還沒有出現。韓二賣麵條時,只是在臊子上調一些油鹽,味道並不好,因此生意很清淡。

有一天晚上天氣悶熱難耐,提早關了店門。韓二夫妻照例把第二天做臊子用的小芹菜洗淨焯好,裝在一個小竹籃裡。小竹籃又順手放在一個盛有面湯的大湯盆上,就關門睡覺了。第二天早晨,店門還未開,就傳來了“咚咚”的敲門聲。韓二開門一看,原來是內弟來了,說是丈母孃得了急病,請姐姐和姐夫去一趟,韓二夫妻就過渭河去了。忙活了四五天,才轉回城。店門打開,兩個客人走了進來,韓二下好麵條,找不到白菜臊子。找來找去,發現在剩麵湯裡,端起來聞了聞有一股酸味。他見面湯中的小芹菜青中帶黃,酸中帶甜,水水象稠酒一樣,就淋上一勺油潑辣子,客人接過來:“又酸又辣又香,真好吃!”客人連連點頭稱讚說,稠似水漿,湯汁酸爽,我看,就叫漿水面吧!”

就這樣,漿水面的名聲就傳開了。對漿水面,盛夏之日尤為念想,無漿不歡,無酸爽無味道也…… (王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