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若論體勢險峻,書法史上首推米芾。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清河貼

米芾書法,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在變化中達到統一,又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而如此妙境,尤在米芾手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臨沂使君帖》縱31.4釐米,橫25.1釐米


我們對比歷代書法,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次在書法創作上呼籲變革、要求突出變化、強化創作風格的時期,對米芾的推崇與學習就尤其熱烈。比如明末清初書壇的傅山、王鐸,比如強烈逐變、追求個人風格的近現代書壇。


這是為什麼呢?


米芾的作品既繼承二王衣缽,又大大突破了二王完美得近乎封閉的審美框架,突破形式上以工穩秀美為追求的創作思想,將書法中有意思的美進一步放大。


在他筆下,意趣、情緒為首要表現對象,不要規規矩矩坐在字格里,可以哭可以鬧可以耍小性子。故而表現在形式上,體勢駿邁,奇崛跌宕,險峻如嶙峋怪異之山峰,論筆勢之險,幾乎前無來者。


在他之前,有誰這麼大膽過嗎?幾乎沒有,就連楊瘋子都沒有走到這麼遠,為什麼他可以呢?


因為,他是米癲。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伯允帖》縱27.8釐米,橫39.8釐米


釋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頓首啟。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難卻爾。區區思仰不盡言。同官行。奉數字。草草。芾頓首。伯充臺坐。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清和帖》縱28.3釐米,橫38.5釐米


釋文:芾啟。久違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趨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愛。米一斛,將微 意,輕鮮悚仄。餘惟 加愛、加愛。芾頓首。竇先生侍右。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彥和帖》縱30.1釐米,橫42.6釐米


釋文:芾頓首啟。經宿。尊候衝勝。山試納文府。且看芭山。暫給一視其背。即定交也。少頃。勿復言。芾頓首。彥和國士。本欲來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每談書法創新,為什麼就學米芾?

《逃暑帖》縱30.9釐米,橫40.6釐米


釋文:芾頓首再啟。芾逃暑 山,幸茲安適。人生幻法,中□ 為虐而熱而惱。諺以貴□ 所同者熱耳。訝摯在清□之中,南山之陰。經暑衾□ 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