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六書家翰逸神飛和牡丹共美 雙塔寺花香墨語與春日同輝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志英 孫軼瓊)以雙塔為背景,以牡丹為底色,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展覽4月25日上午在太原文化地標——永祚寺雙塔下拉開帷幕。當日,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特別推出了“墨舞春暉——書壇六人捐贈雙塔博物館作品展”。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曉梅、王志剛、冀衛東、武磊、趙維勇及袁筠等6位山西書家的65幅作品。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郭健、山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石躍峰、山西省文物局巡視員寧立新、山西博物院院長張元成、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山西晚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尹長虹以及郭新民、田樹萇、趙國柱、張明智、韓清波、熊晉等省城書法名家參加了活動。

雙塔,對太原人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故鄉情結,一如姚奠中老先生在《永祚雙塔四百週年記》中所寫:“行旅遠來,遙見塔影,即知太原將至;公私外出,回首塔身,漸遠漸沒,難盡依依之懷。”雙塔寺,又稱永祚寺,是太原一處有著400多年曆史的文化高地。雙塔寺有名,雙塔寺內的牡丹也聞名遐邇,七株明代紫霞仙牡丹依然古枝挺拔,生機勃勃。4月芳菲盡之際,雍容華貴的牡丹已在雙塔下怒放。對此,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郭健說,這是在最好的時間、最好的地方搞了一個最好的展覽,六位書家正值盛年,像剛盛開的牡丹一樣,正是出成果的時候,代表了山西省書法界的水平,也體現了文藝與文物的交融發展,希望以後這樣的展覽越來越多。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說,展覽以獨特的、獨有的形式,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地點,有著特殊的意義,是當代山西書壇對書法傳統經典的致敬,是卓越書法藝術水平的呈現,也是六位山西書壇中堅為雙塔博物館成立饋贈的厚禮。相信,以太原文風文脈之所在雙塔博物館收藏書法作品為契機,六位書家能夠在努力探索中,引領山西書壇創新守正,彰大家風範。“墨舞春暉——書壇六人捐贈雙塔博物館作品展”也是太原市雙塔博物館更名後,舉辦的首次大型書法展,為傳承傳統文化,滋養文化自信,建設美麗太原,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覽結束後,六位書家將把自己的65幅作品無償捐贈給博物館。對此,太原市雙塔博物館館長冀美俊說,舉辦這次書法展覽,目的是讓更多的市民感受文物古建和書法文化的雙重魅力,受到文化薰陶,從中得到啟迪。這個展覽及6位書法家的慷慨捐贈,為雙塔博物館的全新探索注入了力量源泉。

古塔之下,竹簾為牆,六位書家的作品展於其上,真草隸篆,風格各具,或雄渾厚重、剛柔相濟,或靈動飄逸、奔放自如,或濃淡相映、疏密有致,演繹經典之美,詮釋“傳統與創新”,表達對藝術世界的自我感悟,反映了藝術工作者的精神追求。明媚春光,在6位書家作品前拍照留影的市民絡繹不絕。太原市育傑幼兒園的老師屈麗娜說,看到氣勢這麼磅礴的書法展覽場面,內心非常激動,深刻體會到了書法的力量,覺得傳統文化實在是太浩瀚了,回去以後一定要多讓孩子們領會書法精髓,引導孩子們練習書法。

本次展覽持續至5月5日結束。

談書法道藝傳承

□劉玉偉

時值暮春,牡丹怒放。欣聞“墨舞春暉——徐曉梅、王志剛、冀衛東、武磊、趙維勇、袁筠書壇六人捐贈作品展”,在擁有400餘遐齡的牡丹紫霞仙盛放之時開展,悠悠古塔下,花香氤氳著墨香,可謂一場文化視覺盛宴!捐贈,是當代山西書壇向太原永祚文風文脈的致敬;收藏,是雙塔博物館傳承發展三晉文化的責任,也是文博業界對書家書法藝術水平的認可。

書法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瑰寶。中華文化中故有道藝並重的傳統,道和藝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它體現著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價值。

竊以為追求書法藝術,要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遵循“道”的理念,踐行於“藝”的創作,弘揚傳承和繁榮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道,是德的層面。得道則藝達,失道則藝窮。書法藝術的內核就是要走正道,正則通,通則達。道是內在的意識形態,是人文精神。回答的是為誰服務,使誰受益的問題。追求的是“正行”和“雅韻”。

正行,就是創作行為要正。書法藝術創作的本源是什麼?是人民大眾。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有啟迪,立足於服務人民大眾,在傳承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雅韻,就是創作內容要雅。書法藝術創作的歸宿是什麼?是傳承文化。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時代文化精神,傳承民族優秀品格,行走萬里河山,思接千載精神,就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藍本,體現書者的學識涵養、作品承載的文風文脈,彰顯文化精神、民族胸懷、藝術魅力,精緻考究,從中感受領悟書法藝術所蘊藏的一以貫之於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國家觀、琴瑟和諧的家庭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堅定文化自信。

藝,是術的層面。藝是外在的具象體現,是美妙景緻。回答的是讓誰欣賞的問題。講究的是形式和技法,就是“和美”和“有力”。書法藝術要有格調,就是要有美感,整體作品要美,局部細節也要美,要追求自然,筆法、章法、墨法各美其美,從美學認知的角度達到和合與共的境界。一眼望去,使人舒服,令人愉悅。書法作品要有節奏、有韻律,無論是情緒的表達,還是藝術的表現,都要通過線條的虛實來演繹,要衝擊視覺、張弛有度,要綻放激情、碰撞律動,在啟承開合、筆走游龍間,實現展覽空間、時間與書法藝術的有機結合,於無聲處聽驚雷。

欣喜看到,徐曉梅、王志剛、冀衛東、武磊、趙維勇、袁筠六位山西書壇中堅正在艱苦跋涉中,引領山西書壇創新守正,彰大家之風範,顯寶地之氣韻,書藝入化至臻。

堅信,以太原文風文脈之所在雙塔博物館收藏書法作品為契機,這六位書壇中堅能夠在追求道藝並重傳統中,用道來統藝,由藝來臻道,體現中國文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

書法藝術道藝並重,辨證統一為上。常憶幼時住太原開化寺南倉巷,此地經濟文化頗發達,猶記彼時街頭賣過書報,年稍長初生牛犢,逢年過節也敢街頭刷字。曾有老叟言孺子將來也許從事藝術,然雖好喜文弄墨,卻因諸多緣故未能深入涉獵。近年從事弘揚中華文化之事,目睹文化盛事連連,且正做一直心儀之事,可幸也!可樂也! (作者系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

六書家小傳

徐曉梅自幼師從其父徐文達先生,40餘年筆耕不輟,書法氣韻舒展勁健,線條連綿流暢,既有女性之溫柔,又有男兒之雄渾,為山西女性書家的代表。徐曉梅說,參加這次書法展覽緣於牡丹,她曾專門去洛陽看牡丹,可惜晚了兩天錯過了。後來在太原市雙塔寺遇見了所見最絢爛的牡丹,圓了賞牡丹的夢。抬頭仰望雙塔,從內心感激永祚寺,便與其餘幾位書家暢談,大家不約而同地表示要為雙塔博物館做點事情,於是就有了此次雙塔博物館捐贈書法展。

王志剛臨池不輟,習篆治印數十載,孜孜矻矻,苦心孤詣,大有成就。近年來又探求融篆隸筆意與簡帛趣味為一體的新篆書,不隨人意而俯仰。他說,和做人一樣,書法裡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正字,古人說奇正相生,其實還是正在先。

冀衛東根植於顏體楷書,結體寬博,落筆如雲煙,正如其隨性包容之性情。他對寫字的理解是“養”,要經過十月懷胎,把它生出來以後,要好好的養著才能茁壯成長。“養”是需要時間的,不能急,只有慢慢的,才能“養”好。寫字亦如此,也需要慢慢的“養”,才能把它培養成你喜歡的樣子。

武磊將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有機融合,處處洋溢著真誠濃厚的藝術情感,在率意靈動和跌宕狂放中從容有度,呈現出一派大正氣象。他說,腦子裡想出“壘石成峰”這個詞,感覺很是愜意,體味它最能本色地展示自己的心路歷程。既是嚮往,也是現實;既是鞭策,也是收穫。

趙維勇以行草見長,筆致序和雅逸,書風清雋勁拔,佈局蕭遠舒朗,洋溢著對傳統技法的深刻領悟,盡顯古樸渾厚、典雅肅穆的自身面貌。他說,“今年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宅’著。這一次相聚永祚古寺,大地當案,水桶提墨,傳承文化,痛快!”

袁筠幼承家學,師從父親袁旭臨先生,在繼承發揚之中,能夠矢志不渝堅守陣地,耕耘淨土,難能可貴。他說,祚,“祈福”。永祚,“永受嘉福”。庚子春,書法同道於雙塔寺舉辦捐贈展,雖有疫情紛擾,但都豪情萬丈弘揚書法藝術,由衷高興。

(責編:劉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