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辽国就要全面溃败了,为何北宋却抢先议和,还签赔款协议

在“澶渊之盟”订立之前,辽宋两国之间的战争形势,其实已经非常明朗。辽国的先锋军主将在澶州城下被打死,先锋军损失惨重。同时辽国战线太长,可以说是孤军深入,既无兵源补充,又无粮草支援。辽国实际上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而宋朝这边的形势则完全不一样。一是寇准守城能力能强,团结澶州城将士,成功地打死辽国先锋,澶州毫无损伤。二是宋真宗已经去澶州城上晃了一圈,宋军大受鼓舞,有了必胜信心。三是当时已经有几十万人聚拢到澶州城周围,援助澶州的抗辽行动。

可以说,只要澶州守军再坚持抵抗一下,适时发起反击,就能够打败辽国的围困。同时,如果再适时组织一场全国性质的战争,对本来已经处于弹尽粮绝关头的辽军进行一场大围歼。那么,消灭这一支入侵的辽军,活捉萧太后,也不是不可能。

本来辽国就要全面溃败了,为何北宋却抢先议和,还签赔款协议

(澶渊之盟)

可是,这么好的机会,却让宋朝给丢了。为什么他们在明明可以获胜的情况下,却反而和辽国签订赔款条约,丢尽中原国家的面子呢?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对于北宋的不少君臣来说,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

其一,对王钦若这样的大臣有好处。

辽国入侵以后,整个北宋朝廷是经过一场激烈争辩的。因为辽国挺进的战线非常深,已经打到了澶州,逼近大名府。如果再往前一步,可能就会威逼北宋都城开封。这样的话,北宋朝堂上的君臣都危险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中主张弃城逃跑的大臣非常多,有的主张逃向江南,有的主张逃向四川。其中,王钦若就是积极主张逃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以寇准为代表的大臣,坚决主张抗战,对抗到底。寇准当时还气愤地说,应该把王钦若这些主张逃跑的大臣拉出去斩了祭旗。

最终,宋真宗也觉得逃跑不是个事情,所以勉强同意了寇准的主张,组织军民在澶州阻击辽军。

本来辽国就要全面溃败了,为何北宋却抢先议和,还签赔款协议

(寇准)

寇准去了澶州以后,在阻止澶州军民抗击辽军的战事上,做得有声有色。他首先是临危不惧,自己整天坐在城头,饮酒下棋,非常淡定,这样做,极大地稳定了澶州军民的心。接着,他采用了合理的战术安排,最终打死了辽国先锋首领。

眼看就要打赢这场仗了。而这场仗一旦打赢,王钦若等这些当初积极主张逃跑的大臣,就再也没有话语权了。也就是说,战争胜利的那天,可能就是王钦若等大臣失宠的那天。既然如此,他们当然要阻止寇准打赢这场仗了。

所以,等辽国派人试探北宋的口气,愿不愿意讲和的时候,王钦若就极力怂恿宋真宗答应讲和。他们对宋真宗说,别看在澶州暂时取得了一点胜利,但要是接着打下去,北宋肯定会输。那时候,北宋会死得很难看。不如趁这个机会,见好就收,少损失一点是一点。

也就是这样,王钦若等人促成了宋辽和谈。

本来辽国就要全面溃败了,为何北宋却抢先议和,还签赔款协议

(宋真宗)

其二,对宋真宗这样的君王有好处。

这一点,大家是不太明白的。寇准等人抗击辽国,守江山,也就是为宋真宗守江山。如果议和,受损失的,也是宋真宗的江山。丢面子的,也是宋真宗的皇家。为什么却还说,议和对于宋真宗有好处呢?

这就要讲到宋朝初年的猜防武将了。

武将保家卫国。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说,北方的辽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应该大力培养武将的时候,为什么宋朝还要猜防武将呢?

其实,宋朝的猜防武将,是五代留下来的后遗症。整个五代时期,一直是武人的天下。五代并不缺乏雄才大略的君王,也有不少君王,曾经一统江山,比如李存勖、李嗣源、刘知远、柴荣等等。但是他们建立的国家,没过多久,就被灭掉了。为什么会被灭呢?就是因为地方将领、或者是中央将领的权力太大,在军队中的威信太高。掌控了军队,因此就把前一个朝代给灭了。

北宋初年,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才不断打击武将。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有能力的武将的兵权,宋太宗又采用“预授阵图”的方式,限制武将在战场上的行动。他们都认为,凭着宋朝的力量,要打败辽国等异族,并非不可能。但是,打胜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改朝换代,自己也当不成皇帝了。

所以,无论如何,宋太祖宋太宗要努力限制武将。

宋真宗当然是明白这一点的。如果把辽国打败,撵出去,可能天下人都只认得寇准,认不得他宋真宗了。所以,无论如何,他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宋朝君臣,最终为了自己的私利,都不愿意打仗。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打胜了还和辽国签订赔款条约这种可笑的情况。

(参考资料:《宋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