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失败也是成功 一

澶渊之盟,是失败也是成功 一

公元十二世纪初,30万辽军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兵戎相见成为对话的姿态,宋辽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意外和偶然突然降临,打破僵局,造就扭转历史的伟大可能.一纸合约终止战争,开启120年的和平局面,文明走向新的高度.然而荣耀的光环遮蔽武备废弛的隐患,强邻环伺,宋王朝该如何破解战争与和平编织的迷局.

澶渊之盟,是失败也是成功 一

公元1003年秋天河北的小麦丰收了,起风的时候麦田像浪一样波澜起伏,这一年大宋王朝已经走过了43个年头.大地仿佛一块神奇的模板,使这样好的年景被一再复制,这与大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关系甚大.当然这一切也要归功于宋太祖和宋太宗这两位开国皇帝正确的农业政策.刚刚过去的五代十国短短53年间发生过多次饥荒,大旱过后漫天飞舞的蝗虫遮天蔽日,田地里颗粒无收,饥饿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那个血光四溅的时代带给百姓最大的恐惧不是死亡而是饥饿.

建立大宋之后,没有什么事情能像粮食这样引起赵匡胤的高度重视,大宋建国第二年起朝廷就派官员丈量土地,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宋初年 耕地面积只有295万顷,而到宋真宗时代已经达到525万顷. 河北麦田的芳香就这样被风吹到了辽国,那是来自他们眼皮底下的诱惑,他们不能不动心.

早在公元916年契丹领袖 耶律阿保机 就通过血腥的征伐征服了草原上的部落,契丹人填补了匈奴人消亡之后的空白,建立了契丹王朝.长城的存在阻挡了契丹人的南下,直到后唐时期这条防线终于崩溃.后唐的驸马爷石敬瑭他想自己当皇帝,但是他的力量不够.他就向北方的那个草原大帝国,向契丹人寻求帮助. 石敬瑭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把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 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割让给了辽国.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草原帝国的势力伸展到长城以南,中原王朝再也无法把长城当做抵抗入侵的屏障.在石敬瑭与契丹的政治交易中大宋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它的衣襟仿佛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露出赤裸的胸膛.等待着草原帝国的致命一击,只有大宋的皇帝对和平心存幻想.

此时的大宋皇帝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宋真宗,作为宋朝第一个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皇帝,宋真宗的性格和手腕强硬的父亲截然不同.毫无疑问,他的政治经验,特别是战场经验,宋真宗应该是没有的,他的性格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沉稳的,不能算是一个太胆小的人,但是不是一个特别有决断力的人.

澶渊之盟,是失败也是成功 一

公元1004年大宋的京师发生了一场地震,辽阔的宫殿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之不安的气息. 宋真宗预感有大事要发生了,果然,宋真宗听到了令他恐惧的消息,辽军入侵大宋. 这一年秋天辽国萧太后 辽圣宗率领20万兵马对宋朝突然发起了进攻.辽军大举南下,来势汹汹,很快就攻破边防,向着国度汴梁进发,.

战争的讯息传到了宫中,宋真宗有些慌了,他知道与辽军打仗宋军很少能占上风.25年前,公元979年宋太宗出兵消灭了北汉,在胜利的鼓舞下宋太宗决定继续北伐,要从辽国手里把燕云十六州夺回.

把一个割据政权拿下来是很了不起,但是军队非常疲劳,古代的话讲这叫师老兵皮,用师老兵皮的军队再去啃另外一块硬骨头,在军事上是一个大忌,但是太宗就这么干了,他急于要建功立业.

澶渊之盟,是失败也是成功 一

来自前方的好消息不断地传来,易州,涿州的辽国守军相继投降,攻取幽州似乎易如反掌.然而,事态却在幽州城急转直下.辽军增援部队与宋军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相遇,幽州城里的辽军也杀出来,疲惫的宋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

可以说在最后的一个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在最后的激战当中宋太宗自己腿上中了两箭,造成了宋军军营当中的恐慌,因为大家找不到皇帝去哪里了,他们的皇帝跟大家散了,腿上受了箭伤,等他们的皇帝再度出现的时候是一副非常狼狈的样子,他的战马没了他坐着一个小驴车,脸色煞白铁青是非常难看的,腿上的这个箭伤跟了他一辈子,他后来死也是跟腿上的箭伤发作有关系.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