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清平樂

這是一首傷春詞,《唐宋諸賢絕妙好詞》題名為“春晚”。此詞的手法非常巧妙獨特,立意也不落俗套,可謂是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詞的開篇用了倒裝句式,正常用語應該是“費盡鶯兒語,留春不住”。黃鶯又名黃鸝,鳴叫聲清脆悅耳,被稱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古詩中也有“夏木陰陰囀黃鶯“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樹樹樹梢啼曉鶯“等很多描寫黃鶯歌喉的詞句,直到今天,還存留有“鶯歌燕舞”的俗語。但在詞人筆下,黃鶯卻不是在唱,而是在“語”,以其巧妙的口舌在懇求春天,再多留一段時日。

《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這種擬人手法是非常新穎的,然而當然,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一“留春不住”, 季節的轉換,並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即便想象中黃鶯可以和春天打個商量,但結果還是無法挽留春景。於是風雨驟起,落花滿地,這兩句也是倒裝,事實上先有“昨夜南園風雨”,然後才有的“滿地殘紅宮錦汙”。

《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上闋寫景,下闋卻並不直接抒情,而是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小憐初上琵琶”一句,是化用李賀《馮小憐》中的“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馮小憐本是北齊後主高緯穆皇后的侍女,因為美貌多姿,善彈琵琶而被穆皇后推薦給後主,受封淑妃。高緯對馮淑妃極其寵愛,傳說因此荒廢了國事,導致北齊被北周所滅。這裡以小憐指代善彈琵琶的歌女,說她見景生情,哀傷春之歸去,所以清晨時分,她才剛端起琵琶,尚未彈奏,愁思卻已經飛到遙遠的天涯去了。

《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那麼,這歌女究竟在愁些什麼呢?是感嘆身世,還是懷想愛人呢? 一般填詞至此,大抵也都離不開這般情感的抒發吧。然而詞人別出心裁,卻說“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這一結局有三層含義:

一,楊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寧可隨春而去,也不肯停留於富貴豪門之中,享受奢靡而無憂的生活;

二,歌女如同楊花一*般,不貪富貴,只求自由;

三,詞人以歌女自況,為求自身之高潔,本心之無愧,而絕不貪慕虛榮,高攀權貴。

《清平樂》上闋寫景,下闋並未直接抒情,而用寫人寫事來抒發情懷

王安國

王安國乃王安石之弟,王安石曾經官至宰輔,權傾滿朝,王安國只要表示支持新法,高官厚祿,唾手可得,然而王安國卻並不願意這麼做。他的政治傾向是否正確暫且不論,但他這種堅持原則,不肯違心附和的品德,確實是值得讚揚的。所以譚獻在《譚評詞辨》中稱讚此詞,“末二句見其品格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