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大數據監督助推政府“治理革命”--要聞--要聞--遼寧--地方--首頁

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比對“全市通辦”平臺數據。

大數據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帶來劃時代的技術變革,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將引發理念、態度乃至思想的深刻革命。

“從正風肅紀監督到大數據監督,一步步深化拓展到監督體系和治理體系‘兩個體系’建設,就是要通過把監督有效融入治理之中,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作出貢獻”。瀋陽市紀委監委圍繞這一工作理念,將大數據監督平臺拓展為大數據監督體系,用高質量日常監督倒逼政府職能部門落實主體責任,用監督體系推進政府構建科學規範的治理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應急處置助力疫情防控管理高效化

市紀委監委注重鞏固拓展大數據監督工作成果,立足職能職責定位,積極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著力完善大數據監督和推進大數據治理,切實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紀法保障。

疫情發生期間,一個排查重點人群的管理平臺受到廣泛關注。政府部門用上它,疫情排查防控更加便捷,形勢趨勢研判更加精準;老百姓有了它,待在瀋陽感覺更安全了。這就是瀋陽市在推進“兩個體系”建設過程中,適時開發的外地來沈人員排查管理平臺。平臺通過採集彙總外地人員來沈時間、方式、途經地、同行人員、後期行蹤軌跡等信息,提供篩選查詢、跟蹤記錄以及趨勢分析等功能,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了應急處置高效化。

“這是我們運用大數據監督分平臺數據,在市紀委監委指導下,組織人員連續奮戰,僅用不到24個小時研發完成的,並於1月31日晚投入使用。目前,疫情防控重點人群排查管理系統經過去重後,已沉澱居民信息675.3萬人。”市民政局副局長陳連寬告訴記者,藉助平臺功能,能夠準確掌握全市重點人員行蹤軌跡,及時發現隔離人員發熱情況,實時掌握跨區域人員流動信息等,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清晰、全面、直觀地看到來自特別關注地區、需要關注地區、可以關注地區的來沈人員數量增減變化情況,以及在各區、縣(市)分佈情況,並對來沈人員地區、離沈人員走向進行流量統計排名,為各地區、各部門研判疫情態勢、調整防控部署、提高防控效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精確數字依據。

不只是民政系統,疫情發生後,瀋陽市積極運用大數據監督技術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以瀋陽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體系為引擎,推動市民政局、衛健委、醫保局、教育局、交通局、市場監管局、人社局等部門進行數據互通對接,實現全市疫情監測、防控救治、資源調配、人群軌跡等信息的匯聚和分析。

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劉智勇介紹,“近年來,市紀委監委建設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臺,引領我們用大數據思維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借力大數據監督體系建設成果,迅速推進‘瀋陽市疫情監控指揮’‘健康通行碼’和‘全市通辦’等疫情防控平臺建設,為市委、市政府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進行精準施策提供了堅強保障。”市信息中心在疫情發生初期即開發上線了瀋陽市疫情監控指揮平臺,對全市公共場所、內外貿易、交通運輸、水電氣暖、民生物價和環境治理六大領域的疫情進行全面監測,並搭建了“視頻指揮調度系統”,輻射瀋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15個工作組和13個區、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實時掌握疫情、科學決策提供了強大指揮平臺。

●數說成果

疫情期間,市教育局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平臺播出中小學“雲課堂”,全市66萬餘名學生和近4.7萬名教師參加。市人社局在線上對1400家企業共計37萬餘名職工失業保險進行快審快批;助力589家企業成功招聘2.04萬餘人。

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總結大數據防控疫情做法基礎上,將在市紀委監委機關推進“智慧紀檢監察”大數據平臺建設,進一步整合黨風政風監督平臺、信訪檢舉控告平臺、案件監督管理平臺以及巡察監督大數據分平臺等,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推動監督執紀信息共享,完善紀檢監察工作體系,提升工作效能,服務領導決策,切實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流程再造監督植入權力運行全過程

市紀委監委針對政府部門監管重點、短板和弱項,選擇權、財、物高度集中,權力運行風險突出,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重點突破,確定發改、民政、人防、交通、科技、國資六家單位為首批“兩個體系”建設試點單位,推動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化手段,發現問題、剖析原因、落實整改,完善監督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建設。瀋陽市監督體系、治理體系“兩個體系”建設工作拉開序幕。

市發改委作為經濟綜合管理龍頭部門,掌管項目資金“第一公里”。2019年以來,瀋陽發改委系統先後有信息中心原主任,經貿處原處長,法庫縣發改局原局長三位幹部被留置,涉案金額最多的超過1000萬元。以新興產業經費一項補貼為例,法庫縣一家“養鵝場”沒有冷庫、沒有冷藏車,甚至一根鵝毛都沒有,就騙取市發改委近800萬元國家冷鏈補貼物流補貼。市紀委監委通過下發監察建議、開展專項治理、植入大數據監督等手段,督促清繳違規發放中央預算內資金和新興產業專項資金3000萬元。壓縮幹部的審批權,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審批時限從123天壓縮到32天。

以此為契機,市發改委在“種好自留地”同時,把全市項目資金鍊條管控起來。並與全市其他部門系統互聯互通,開闢一條可持續創新、可快速複製的行權治理體系新路子,守住“第一公里”。

●數說成果

2019年7月,市發改委率先建設“行權體系管理平臺”,分為正風肅紀分平臺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採用軟技術實現硬約束,完成15億元資金網上辦理,18項權責清單線上運行,公開2013年以來全部資金項目類信息,總金額超過21億元。

精準監督真正實現管今管明管長遠

“通過流程再造,將監督植入權力運行的全過程,把監督牢牢挺在權力運行的第一道關口,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權力運行過程中監督缺位問題,還可以讓權力運行部門精準治理,精準服務。監督部門可以實現精準監督,真正實現管住現在,管住今後,管住長遠。”市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朱建偉說。

2019年9月,大東區紀委監委連續查處九起違規辦理殘疾證的案件,有中間人利用辦殘疾證收取好處、社區幹部冒名頂替辦理殘疾證等情況。為此,大東區選定此項業務,開發建設了申辦殘疾證工作監管系統,將監管預警程序嵌入系統中,通過公職人員、社區工作者、殘疾人專幹、醫院體檢和全市殘疾人等信息比對,排查出疑似問題75件,立案12件。此外,該系統還打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辦證系統,將紙質化流轉改為系統填報,避免了人為篡改、刪減或偽造,從源頭上堵塞漏洞。

針對備受市民關注的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問題,市紀委監委以問題為導向,推動市醫保局針對欺詐騙保事件展開專項分析,對接衛健、健康、信用等部門系統,藉助正風肅紀大數據平臺和醫保大數據平臺,建設了醫保反欺詐平臺,對欺詐騙保事件的行為特徵進行挖掘探索,形成監管規則和反欺詐模型,開展監管對象風險評估。

“去年,通過醫保反欺詐平臺識別出於洪聖愛醫院出現門診住院人次比異常、床位利用率陡增、集中入院和集中出院等異常情況,先後出現三五成群團伙結伴就醫現象。”市醫保局醫藥保障服務管理和信息處處長張威說,該平臺第一時間就識別併發出預警。經查,該醫院存在虛構治療、偽造病歷、偽造購藥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醫保部門依據有關規定,解除其服務協議,並將線索移交公安機關。

通過“兩個體系”建設,市醫保局已經初步實現精準監督、實時監督、方便快捷、高效服務目標。

13個小專項建起閉環監督和治理模型

在第一批市直部門試點取得初步成果基礎上,2019年9月,市紀委監委將試點範圍擴展到13個區、縣(市),指導每個地區結合實際確立一項最具代表性或急需加強監管的業務領域,作為區縣小專項系統建設試點。探索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以“小專項撬動大監督”,壓實區縣主體責任,推動區縣監督體系和治理體系建設。

去年1月,和平區新華街道接到一封舉報信,反映紅星社區張某偽造孩子出生證明騙取扶助金。經查,因社區工作人員無法人工識別出生證明真偽,2017年為張某發放扶助金四萬多元。之後,和平區紀委監委督促新華街道對所屬254名扶助對象重新進行核查,發現五起問題,共涉及金額八萬多元。和平區以此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建設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金小專項系統,與職能部門數據庫有效對接,查出涉及隱瞞婚姻、重複領取等多種情況,涉及金額10萬元,並予以追繳。和平區小專項系統在做好事後監督同時,強化事前防範,突出事中控制,確保補貼資金安全發放。

瀋河區民辦養老機構補貼領域小專項系統,除了具備數據自動比對的事後監督功能,還打通人口、企業、信用等數據,從源頭上杜絕不符合條件人員的補貼審核發放,徹底改變養老機構管理手段粗放、落後情況。目前,該小專項系統已經上升為全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大系統。市民政局養老處處長張葛說:“以前發放養老補貼時,心都是懸著的,幹著活還承擔風險和壓力,擔心基層機構弄虛作假,但苦於沒有辦法進行監管。現在通過這個系統,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感謝市紀委監委有力監督推動了養老領域治理!”

通過記錄行權軌跡和日誌,做到可追根溯源。隨著13個小專項系統上線運行,基層政府對業務流程分解更加顆粒化,服務更加精細化,監管更加透明化,幫助出現問題的地區領域建起發現問題、剖析原因、整改問題和避免再次發生問題的閉環監督和治理模型。

●數說成果

截至目前,13個小專項系統發現疑似問題線索1.21萬條,涉及金額約2800萬元。小專項系統實現了一個區、縣(市)開發,13個區、縣(市)和相關市直單位均可複製應用,發揮連點成線、連線成網的通用功能。

瀋陽實踐

獲得好評

“這是瀋陽市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實踐,是應用大數據監督、區塊鏈技術的一個示範案例,引領現代技術應用潮流,進一步推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瀋陽市主要領導對市紀委監委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評價“兩個體系”建設具有里程碑和開創性意義。天津市、湖北省等省市在調研交流中,對瀋陽市完善監督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肖春蘋/文王雁/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