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我們在努力

2019年最後一週,高鐵的開通讓蒙山站臨時停車場內車位難求,南來北往的人們帶著對家鄉的熱愛奔回故里,帶著鄉愁踏上征程。350的時速,讓更多人離家更近,350的時速,讓更多的國人踏入沂蒙大地。

2019年,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了鄉村振興在努力,在奮鬥,在揮灑汗水、在揮斥方遒。

2019年,文旅融合文章不斷完善,更多的平邑故事被挖掘出來,更多的平邑景點被展現出來,現在看來可能還只是星星點點,無法吸引外地遊客,但春天,三五成群的家庭集體自駕游去彭泉流域賞花賞草,縣裡投巨資完善了周邊的道路和停車資源,彭泉流域的自駕遊初步成形,每年都有新的完善。

擔山的故事和觀音山的神話,曾子山的文化和蘇家崮的教育,神話故事流淌進鄉愁,紅色文化堅定信念。

2019年,文旅“最後一公里”不斷增加,鎮街文化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歷史文化展示室、鄉村大舞臺等基礎文化設施覆蓋率越來越高,為旅遊提供了便利。

2019年,文旅項目越來越多,我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沂蒙國際旅遊城、大殿汪•水浥田園綜合體、雲臺寺優質茶葉生態園、龍泉湖有機運動康養谷、五龍湖和興水河生態修復工程、九間棚田園綜合。。。。。。平邑豐富的礦物化石資源、自然生態資源及深厚的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積澱被越來越多的發掘出來。

鄉村振興,我們在努力


鄉村振興,我們在努力


鄉村振興,我們在努力


比上不足,但是我們共同努力,每一份進步都傾注著我們的汗水,每一份努力都讓我們更加歡快,每一份成功都為鄉村振興鋪墊更好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