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立太子如果没有立长子,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青年


古代,立太子一般有三种:立嫡、立长、立贤,还有一种特殊的是传位给过继子。传统上一般立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的关键是“嫡”而非“长”,皇子母亲的正妻身份是最主要的。太子如果不是嫡长子,无非是三种结果:其人贤,而众望所归;其人怨,而引发争端;其人庸,而各显神通。

讨论这个这一问题时,我们将排除因病(如朱元璋太子朱标)、因被杀(如唐高祖太子李建成)而未继位的嫡长子,主要考察嫡长子活着期间无法继立的几种情形。

其人贤,而众望所归

有些时候,君王的儿子们整体素质较高,名声也好,单纯考虑立嫡长子可能无法将最优秀的人选为后继之君,因此老一代君王会精心考虑,物色自己最满意的儿子当继承人,而众臣和诸子也赞同为国家选择了明君。
  • 典型:顺利上位的老幺季历

季历是周太王的小儿子,也是西周开创者周文王姬昌之父。

据《史记》的《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周人的开基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认为少子季历最为贤明,季历的儿子姬昌也有圣瑞之兆。古公亶父赞叹道:“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

周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二儿子虞仲知道周太王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吴越荆蛮之地,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自称蛮夷,而让位给季历。

季历继位后推行仁义,使周逐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周武王灭商后追尊为王季,也称周王季。


其人怨,而引发争端

嫡长子本是王位(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一旦失去,必然不服。新君一旦控制不好,就会演绎内战或争戈,以致纷争四起,生灵涂炭了。
  • 典型一:被周宣王扶上位的鲁国公子戏

西周时代,鲁国国君鲁武公带着长子括、少子戏,去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很喜欢少子戏,改立戏为鲁国太子。公子戏继位,就是鲁懿公。

长子括的儿子伯御与支持他的鲁国人一起杀了鲁懿公,然后拥立伯御为鲁君,就是鲁废公。此一开战端。

周宣王听说自己立的鲁懿公被杀,鲁国作乱。于是在盛怒之下兴兵伐鲁,杀死了伯御。此二开战端。

周宣王因自己的一意孤行,废立鲁国太子,为鲁国招致两次无妄之灾。

  • 典型二:赵武灵王困死沙丘

战国时代,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的长子公子章,原为太子。后来,因赵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禅让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

几年后,主父和赵惠文王游于沙丘,公子章趁机作乱,被平乱的军队击败,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众人包围主父宫殿,杀了公子章。不过因为害怕主父的报复,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困,直到把主父围死。

赵武灵王因为换太子,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下场悲惨。

  • 典型三:蒙冤受难的戾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为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太子为政宽厚,深得民心。宠臣江充因与刘据不和,在汉武帝面前妄言有人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暗自在刘据宫中埋下人偶。

刘据因不能自辩清白,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冤案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刘据的遗腹子史皇孙,生子刘弗陵,后继位为汉宣帝。汉宣帝为祖父刘据追加谥号曰“戾”(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其人庸,而各显神通

有些嫡长子,原本已立为太子,但却因自身昏庸被废。在其余兄弟之间,没有绝对的候选人,因此只能爆发一场夺嫡大战,赢者上位。

典型: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

康熙年间,太子胤礽(序齿排行第二,但实乃是康熙嫡长子)因“不法祖德,不遵朕训”两次被废,众阿哥各显神通,你争我夺。诸子们之间经过一场夺嫡混战,过程惨烈,四爷党和八爷党兄弟阋墙,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继承大统,即雍正皇帝。


任微言卿


中国古代立太子,并不一定非立帝王儿子中年纪最大的长子,而是要立正配妻子的所生的嫡长子,才算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

商朝晚期,商王帝乙预感到自已在位已久,身体又不好,来日怕是不多了,就召集大臣们商量立太子的事。

在商朝500年历史中,早期帝位交接是兄终弟及,后期是父死子继,再后来的中国历代王朝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帝乙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微子启、微仲衍、受德,都由一个妻子所生,也就是说,这兄弟三人是一母同胞。他们都很优秀,老大微子启尤为贤良,帝乙及众大臣都想立他为太子。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商朝太史的极力反对,理由是,三个儿子虽然都是正妻所生,但生老大和老二时,帝乙的妻子还是妾的身份,而生老三受德时,妻子已是王后的身份了。"子以母贵",老三才算是王后的嫡子。

由于太史的身份尊贵,又会作思想工作,最后大家都认可了这种说法,立老三受德为太子。帝乙去世后,受德继位为王,是为帝辛,也就是那位宠爱妲己而葬送了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商王:商纣王。

有人说这个对立太子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太史,就是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叔比干。如果真是比干,那就太讽刺了,大家都知道,比干后来因纣王荒淫而犯颜进谏,被破腹剖心而死!

从纣王开始,中国就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并在以后几千里被历代王朝当作立储的规矩来执行了。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后世也屡有“废长立幼"或"兄终弟及"的现象发生,但出现这种情况后,往往都会伴随着血光剑影的惨案,甚至上演直接导致整个王朝覆灭的悲剧。

比如晋文公、周幽王、秦二世、隋炀帝或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朱棣的"靖难之役"等,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立太子如没特殊的理由而不立"嫡"长子,后果会很严重的!


醉眼朦胧看天下


废长立幼,导致的后果一般都不好。

最早最著名的反例是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结果被困死沙丘。

赵武灵王搞了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一举变得强大。他本来立了长子章。但后来出生的公子何更讨他喜欢,于是他就废了公子章,而立公子何为太子。并且赵武灵王在春秋正盛的时候退居二线,把位子给了儿子赵何。

赵武灵王的想法是,他自己专门搞对外的政治和军事,内政就让儿子处理。按说他这么做没问题,但是他又在公子章和公子何之间犹豫起来。怎么说呢,就是有点心疼大儿子,看着大儿子要给小儿子行礼时那么痛苦,他于心不忍。他想把代地封给公子章,让他也做王。

赵武灵王自己在这几年时间里,已经攻灭中山国、赶走林胡、吞并楼烦,赵武灵王野心勃发,想要争霸中原,做中原霸主。但内政已经不在自己手里,做起事来还是有掣肘,他也想趁机拿回权力,重掌整个国政。

但此时掌握政权的公子何哪能轻易放弃权力,他身边一批人也不会同意他放弃权力。当赵武灵王想要封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被公子何拒绝之后,赵武灵王就鼓动公子章与工资何斗争,他本人好从中调停,借机夺回权力。

赵武灵王就以察看陵地的理由把公子章和公子何都带去了沙丘。公子章先下手,想除去公子何,结果只杀了公子何身边的大臣肥义,最后被公子何反杀。而赵武灵王则被他的儿子何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被饿死。

另一个著名例子是汉武帝,因嫡长子被小人构陷,最终导致父子相残。

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在7岁就被立为皇太子。

刘据成年后,为人宽厚,做事持正秉公,深受百姓爱戴。汉武帝巡游天下时,就让刘据监国。

汉武帝晚年,有一次生病了,眼看时日无多。他身边有个行事狠毒的臣子叫江充。江充担心汉武帝一死,刘据继位后就会杀了他。因此他就构陷刘据,说是刘据行巫蛊之事诅咒天子。汉武帝就派江充去查这个事。

这种事极难自证清白,刘据为了自保就起兵反抗诛杀了江充等人;汉武帝则误认为太子刘据谋反了,遂发兵镇压。结果刘据兵败逃亡,最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后来刘据蒙冤的事实被查清,但已经于事无补。

这导致后来汉武帝只能传位给幼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国家大权都在霍光手里,差点导致江山倾颓。

结语:

中国古代在身份继承方面,一直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为了避免纷争,让上下各安其位。一旦打破了这个制度,那么相关人等都蠢蠢欲动,最终祸乱国家。

唐太宗在传位方面也犯了几乎与他老爹李渊一样的错误。在早早立了李承乾之后,他又开始欣赏次子李泰,这导致李承乾为了巩固自己位子而试图政变,最终被废。

古代政治上立长不立幼这个久远的制度,必定有其长久持续的理由,废长立幼,能得到好结果的不多。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