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到底多长合适?

爱钓鱼的小四川


子线的长度没有固定标准,大致的范围是在30公分至2米(对折前)。正常的情况下垂钓综合鱼情子线的长度一般是在40公分至60公分之间。

子线长短对钓鱼的影响

子线越短越不容易出现缠绕的情况,但是子线太短会造成铅坠更靠近窝点,鱼在窝点里游动的时候有较大的可能性触碰到铅坠导致浮漂出现假信号,另外在黑坑垂钓回锅鱼和老滑鱼的时候,铅坠离窝点太近容易引起鱼的警惕心,导致鱼不敢进窝。

很多钓鱼人认为子线越短灵敏度越高,其实这是不对的。子线的长度只要在60公分(对折前)之内,灵敏度不会有明显的差异,如果子线的长度达到80公分(对折前)就有可能对灵敏度产生一些影响。

子线越长,在钩饵入水之后子线的摆动幅度越大,诱鱼的效果也越好,但是钩饵沉底的速度会减慢。另外,子线越长鱼的警惕心越低。

根据鱼情来选择子线长度

根据子线长短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鱼情来选择子线的长度。基本的原则是钓小鱼用短子线,也就是30至40公分,综合鱼情使用中等长度的子线,也就是50至70公分,钓大鱼用长子线也就是80至120公分,黑坑钓大鱼需要尽量够远的时候可以使用超长子线,也就是120至200公分。

钓小鱼由于子线比较细,所以使用短子线能够减少缠线,钓大鱼子线较粗,即便使用较长的子线也不容易缠线。

另外,小杂鱼严重闹窝的时候要使用短子线,因为短子线摆动幅度小,沉底速度较快,能够避免小杂鱼在水面附近对钩饵进行拦截。钓浮以及钓行程的时候应该使用较长的子线,因为长子线摆动幅度大,钩饵下底的速度慢,更有利于诱鱼和抓离底接口。


眼镜哥说鱼


子线的长短根据鱼情还有就是个人习惯调节。

根据鱼情

短子线灵敏度相对较高,在鱼口轻弱时候建议使用增加一点灵敏度,由于短信号传递的更快。

冬季温度低鱼的身体在低温下僵硬,开口小力气小,短子线可以提高浮漂的灵敏度,适合使用。

钓小型鱼使用短子线,鱼小终归力气小长的子线浮漂信号损失过多小信号无法看到。

长子线在钓行程中需要使用因为需要饵料慢速下降方便鱼截口。

钓大鱼使用相对短子线长子线的拉力更大,大鱼力道大使用长子线不易切线跑鱼。

长子线的优点

双饵摆幅较大、到底时间长、隐蔽性好,拉力值较大。钓大鱼、鱼口少,鱼吃口比较谨慎的时使用长子线,增加摆幅,诱鱼鱼截口。子线长钩饵到铅坠的距离较远增加钩饵的隐蔽性。

短子线的优点

双钩饵摆幅小,钩饵到底快可以避开杂鱼。信号传递递的快。出口真实,使用短子线可以快速传递中鱼的信号,钓鲫鱼使用短子线不会发生缠线。


老五钓鱼笔记


二、黑坑中子线长度为30公分左右为宜。特别是在钓头水鱼时,经过合理的调钓会使钩饵下摆速度降缓时间长,更好的形成雾化带。增加诱鱼效果。

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黑坑限竿主线长,但没有说子线长度。有些钓友把子线加长,甚至长到1米。这样做是为了钓的更远。

还有在使跑铅、垂铅、小杂鱼闹窝严重时,建议子线长度为10公分左右,能够增加浮漂的灵敏度和钩饵快速到底。

四、在使用pE线(俗成大力马)当子线使用时,建议长度为10一15公分,大长会使线缠线、打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子线的长度多少,是和你所垂钓的水域、鱼情、要求等分不开的。合理的使用不同子线的长度会使你鱼货更好。个人见解请指正。


钓鱼老赵


子线多长合适?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一般老钓友不会去问。根据季节、鱼种、鱼情、钓法其子线长短是多变的。既然有钓友提出,咱也就做一个简单的回答(只针对野钓)。


1.季节冷时:鱼开口轻,主要钓法为底钓。适用子线长度为15-25厘米,这种不长不短的子线,即能减轻由于子线过长引起浮漂出口变小,又不改变铅坠到位后子线的摆动幅度,从而更好的出口和诱鱼。

2.环境适宜鱼开口好时:主要钓法为钓底。针对鲫鱼等小型鱼,适用子线为10-15厘米。短子线能减少摆动,使饵料快速到底,从而使鱼更快就饵。针对鲤草等中大型鱼时,适用子线一般有两种:短子线,要求双子线总长,不超对象鱼体长三分之二;长子线要求双子线总长超出对象鱼体长20公分。具体使用长度根据对象鱼体长而定,这样使用主要防止双钓搭桥引起断子线。

3.鱼群离底或上浮时:主要钓法为浮钓。适用子线长度为35-50厘米,这种长子线摆动幅度大,饵料下沉慢,能更好的引起钓层鱼接口。如钓大体形鱼参考2中大鱼长子线用法。

4.大风浪或走水严重时:主要钓法为跑铅钓。适用子线小鱼为5-10厘米,大鱼为10-20厘米。这种短子线相对长子线来说失口轻,浮漂放口大且快,相对灵敏且中鱼率高。

以上为个人在,野钓中常遇的四种情景,做的一个小解析。不对不足之处,敬请广大钓友们,评论留言补充指正!

老套路,祝广大钓友们:用对子线,钓多大鱼!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用,给个关注点个赞呗!


大王的钓鱼日记


这位钓友你好,子线长短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鱼情来进行选择。因为本人只玩野钓,在这里从野钓方面给你个参考。

当我们在讨论子线长短的选择时,首先我们需要去明白长子线和短子线各自的优缺点。长子线的优点是能降低鱼的警惕性,因为它下落的过程相对而言会更加自然,饵料到位慢,同时方便鱼的离底接口,并且长子线的强度相对更强。短子线则更灵敏,摆动幅度小,到位快但是短子线相对强度稍差。

因此长子线更适合鱼口较慢,鱼体较大的时候应用。能够让鱼放心的去吃饵。短子线则更适合鱼口较快,鱼体较小的时候应用。

一般我们在野钓鲫鱼的时候,三十公分的子线对折就可以了,如果发现饵料到底之前时不时有鲫鱼接口,那么可以将铅皮上移,这也相当于加长了子线长度。如果钓鲤鱼或者草鱼的时候,60-100的子线长度对折就可以,主钓草鱼可以增大钩距,钩距20-50即可。采用跑铅钓法时子线不宜过长,并且铅皮到底之后要将杆子向后扯一下,其目的也是为了把躺底的子线抻直,增加灵敏度。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各位钓友一起探讨,不当之处也请钓友加以斧正。





牛城狙鲫手


我以前也对子线长度这个问题有所疑问,后来解决了,下面就说一下我平时钓鱼用的子线搭配,还是比较实用的。

首先说一下我的子线长度

我的子线长度是根据钓的鱼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一般钓小鱼用的比较短,钓大鱼用的比较长,下面是具体组合:

钓鲫鱼

:我用的子线下钩最长是12cm,上钩是10cm,两个钩间距是2cm,差不多一个半钩间距,野钓鲫鱼调漂调成,两钩躺底,遇到顶漂基本上都会中鱼。

钓草鱼:钓这种大个体的鱼,我用的子线长度下钩是19cm,上钩是15cm,两个钩间距是4cm,差不多是两个半钩间距,调漂我一般也调的比较顿,两钩躺底,遇到黑漂或者鱼拖着漂走基本上都会中鱼。

这是我平时钓鱼的组合,不非得完全一样,掌握一个原则,小鱼基本上在10cm左右,大鱼20cm左右就可以了。

说一下我对子线长度的认识

我用上面的子线组合,钓起鱼来还是比较舒服的,漂相也比较明显,原则上面也讲过了,下面说一下原因,钓小鱼,像鲫鱼之类的,子线不能太长,如果太长鱼吃钩之后好长时间浮漂也没什么反应,容易错过最佳提竿时间,而且钓小鱼一般都直接飞鱼,太长的子线很容易打结,按照我平时的习惯一般是10cm左右,最长不超过15cm。钓大鱼用长子线是为了降低鱼的警惕性,一般大鱼吃饵都比较谨慎,给大鱼留够足够的吃饵空间,一般我都是用20cm左右,不超过30cm。

以上就是我平时用的子线组合,如果是钓鱼新手可以根据我的组合,自己绑一套子线试用一下,效果应该是可以的,我也谈了一下我对子线长度的认识,新钓鱼可以根据这个结合当地的钓鱼资源灵活组合。


钓鱼小妹


钓鱼是一项户外娱乐运动,不但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强身健体,还能在观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和鱼搏斗之后享用到美食。这也是现在许多人喜欢钓鱼的原因之一。


有些钓鱼新手,只知道竿、线、钩、漂的搭配,但不知道具体应用到实际作钓当中,结合水情、鱼情如何来选择调整搭配方式。比如今天的问题:子线到底多长合适?下面,我来详细的解答一下。

子线的长短,要根据做钓鱼体的大小和浮漂的调钓方式,来进行合理的搭配。

比如我们在野外垂钓一两左右的小鲫鱼时,子线可以用到10至15厘米左右。在垂钓2~5斤的中等个体鱼时,我们的子线可以用到25~30厘米左右。在作钓较大个体的鱼类,比如20斤,甚至100斤的鱼类时,我们的子线,应该在50厘米以上,甚至一米以上。


总体来说:钓小鱼子线短,钓大鱼子线长。正常的子线长度是双子线的总长度,要大于鱼体的长度。为什么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在垂钓时,一钩挂在嘴上,一勾挂在鱼身或鱼尾上,由于子线较短,鱼在挣扎摆头时,容易造成断子线,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鱼体越大,呈现的动作越大,游动时带动的水流越大,所以造成的水底子线动作越大,导致水面上浮漂的假动作就越大。越长的子线,越能过滤这些虚假动作。

由于作钓水域水流过大或小鱼闹钩严重时,我们必须要钓跑铅。因为跑铅是铅坠到底,所以损失的信号比较大,此时我们为了提高信号的传递,在钓跑铅时,子线应该缩短至10厘米以内。这也是钓友们常说的:正常钓,子线长;跑铅钓,子线短。


建议钓鱼新手朋友们,多学习,多练习,在具体作钓过程当中,结合不同的水情、鱼情,多进行实地的操作研究,才能使钓技有一定的提高。

钓无定律,我们还要在具体做的过程当中,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气压等各种相关因素,来合理的调整我们的垂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鱼获。

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看法和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谢谢。


悠然小钓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开始解答之前我希望先说一个问题:子线长短到底会影响到那些方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聊聊子线长度的话题吧。

钓小鲫鱼到底多长子线合适?

鲫鱼作为我们最常见的垂钓鱼种之一,我建议子线长度20厘米~~~25厘米不建议子线过短或者过长。我时常看见许多钓友钓鲫鱼子线短于15厘米,大部分原因是节省子线当然还有可以增加灵敏度。我以下所说只介绍在野外作钓时我们子线长度对钓鱼的影响!

子线越短越灵敏: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所谓的增加灵敏度而故意的缩短我们子线的长度,可在野钓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不出口而是闹小鱼!所以我们太短的子线会导致我们严重闹漂,反而使我们空枪率非常高。


短子线钓滑铅:野钓时经常会遇见走水,我们此时会使用滑铅钓法应对,同时我们会缩短子线长度从而增加灵敏度。恩~~~看上去没什么毛病但是不是忽视了一个问题:小杂鱼能否拖动浮漂从而再次产生闹漂情况呢?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小鱼可以下底的情况下短子线反而没有长子线有优势,因为小鱼会疯狂的闹漂!


长子线如何作钓滑铅:重铅抛满竿在浮漂翻身时候回拉竿子,饵料会处在浮漂的正前方此时整个线组会处在相对灵敏的状态下!

钓斤鲫或5斤一下鲤鱼该使用多长的子线?

说这个问题前先聊一个话题:双钩之间的距离该如何选择?常规来说我们可以选择2~~2.5个钩门的距离,此距离好处是不易搭桥。


对于垂钓鲤鱼或者大个体鲫鱼来说双钩子线长度会选择55厘米~~~70厘米之间,水越深我们会越使用略长的子线但我们要避免鲢鱼时我们仍然会使用短的子线,这个子线长度就不再是闹小鱼的问题了而更多的是为了防止搭桥。

我们普遍作钓时都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两钩之间会形成一个区域而这个距离需要大于你垂钓目标鱼的个体才不容易出现搭桥!


假设我们使用长度为60厘米双子线,双钩距离为3.5厘米。作钓时我们发现双钩经常出现搭桥现象,我们此时应立即把双钩钩距加大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作钓时经常切线跑鱼的原因跟我们双钩钩距有关!


短子线VS长子线

短子线在应对深水滑铅垂钓时,可以迅速让饵料穿过杂鱼层安全到底。

短子线在应对口弱时可以放大鱼吃口的信号!

短子线可以迅速到底,可以一定范围内避免鲢鱼进窝的情况发生!

短子线在应用于冰钓中,有非常好的奇效!


长子线在垂钓中更不容易发生搭桥现象,以免产生断线跑鱼!

长子线在垂钓中能更好地过滤掉一些小鱼的杂乱口!

长子线加大了饵料下摆的时间,给截口创造了充足的时间!

长子线在应对鱼只吃窝边不吃窝中心饵料时可以降低鱼的警惕性!


总结:其实我觉得长子线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变成短子线,但短子线不能变成长子线!所以建议各位钓鱼我们在绑鱼钩时还是使用长子线为妙,钓鱼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中成长只有对现场鱼情的把握到位了,渔获也就到位了!


关注我,更多钓鱼小技巧与您分享!


柯南小饵爱钓鱼


对于新手来说,子线的长度为25厘米到1米之间比较合适,当目标鱼的长度小于25厘米的时候就用25厘米的子线,目标鱼大于25厘米的时候,按鱼体长度的0.8~1倍作为子线的长度;目标鱼超过1米长的时候,子线长度即设为1米。

另外,子线的长短变化要根据以下几点参考:子线硬则需要长,软则可短;子线粗则长,细则可短;钓大鱼时子线长,钓小鱼则子线短。


悦钓钓鱼


钓友,你好! 首先,要看你,钓什么鱼了,如果在水库钓鱼,目标鱼是大个体的草鱼,我以我的经验很爱好,我是八米一的杆子,主线7.5米,子线直接放到一米, 下钩和上钩的钩距,有一尺的距离,这样的目的,是我不想让大鱼看见我的铅坠,要知道鱼越大就越警惕,尤其是我们平时主线上的铅坠,大鱼是最怕铅坠的,看见铅坠有时候就不开口,就走了,建议钓友采取我这种方法试一下,能力有限,水平一般,能够帮助到钓友的,只要这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