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翠峰嶺,唯吾中華好風光。


每逢節假日,長城風景區總是人生人海,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你是不是已經開始計劃五一小長假的出遊了呢?“不到長城非好漢”,但你瞭解真正的長城嗎?它擁有的可不止是這綿延萬里的外觀。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統一六國後,將先前燕、趙、秦北面的長城相連接,並加以增築,修築成一一個較完整的防禦系統,長度超過一萬華裡,所以稱萬里長城。


它綿延萬里,跨山脈、穿沙漠、涉草原,宛如一條巨龍。它是城堡相連、烽火相望的萬里防線,同時也見證著歷代王朝的榮辱興衰。

歷經歲月的洗禮,古長城很多段已經坍塌損毀,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朝修築的,主要用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明長城東起遼寧的鴨綠江畔,西至甘肅的嘉峪關,是長城史上工程量最大、防禦體系和建築結構最完善的軍事工程。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長城中的主體:城牆,烽火臺,關城,敵臺以及築城建關設衛

城牆既是整個長城建築的主體,也是防禦體系的主體。那麼城牆又是怎麼禦敵呢?雖然歷史上曾有遊牧民族找到突破口進而南下劫掠,但鐵騎雖然可以衝破長城,大量的軍備物資卻無法順利越過城牆南下,這就極大地限制了遊牧民族鐵騎的活動範圍,從而有效地捍衛了中原地區。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城牆


烽火臺這是古人智慧的真正體現。在古代沒有現代的通信設施守城士兵們一旦發現敵情則白天燃煙,夜間點火,一路將信息傳達到京城。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用來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關城就是這樣的地方。古人們因地制宜建造了數量很多,大小不一的關城。在宋朝時期,楊家將曾在素有“中華第一關”之稱的雁門關多次與遼軍作戰並取得勝利。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關城



防禦系統:一頭一門一臺、二嶺三口十一關

一頭指的是老龍頭,位於渤海之濱,是明長城的入海處。令人驚訝的是,老龍頭長城歷經幾百年海水的浸泡和潮汐的衝擊,其底部堅固如初,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一門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大境門,是長城上唯一一個以門來命名的關口,有“長城第一門”之稱。據說最初是為了與北方遊牧民族進行貿易,成為了一個繁榮的邊貿市場。1927年,察哈爾都統高維嶽被大境門內外的高山大川所撼動,揮筆寫下了“大好河山”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大境門增勢。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大境門


而這一臺則是位於陝西北部的鎮北臺,高約30米,差不多有十層樓那麼高,是長城沿線規模最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墩臺。“可憐無定河邊骨,尤是春閨夢裡人。”中的無定河就在鎮北臺下的觀望下靜靜在這片蕭瑟肅殺的土地上流淌。

二嶺其一是金山嶺長城,被稱為長城的精華段,被贊“萬里長城,金山獨秀”。雖是軍事防禦建築,但設計精巧,結構多樣——數量眾多的射孔、嘹望孔等都進行了精心設計,繪有各種圖案;敵臺的造型也很別緻,除了傳統的方形,還有圓形、扁形等並飾有雕刻圖案。另一便是軍都山高峰之一,位於居庸關前哨,路從此開,四通八達,因此得名八達嶺。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金山嶺長城

三口為九門口、殺虎口、三關口,其中九門口處於內外關交通要道上,在歷史上戰事不斷,最著名的要數李自成與吳三桂引來的清兵在此展開的“一片石之戰”殺虎口實則“殺胡口”,明朝在此建殺虎堡,並設市與塞外交易。而殺虎堡旁邊的小道則是歷史上有名的“走西口”的必經之路。抗金名將岳飛有詞雲:“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而這賀蘭山上有一關口,便是這三關口,也可以算是岳飛口中的“賀蘭山缺”了。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殺虎口


而這十一關則由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平型關、娘子關、嘉峪關組成。

其中山海關是防禦東北女真人和元朝殘餘勢力的重要軍事屏障。明末,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擅自打開山海關大門,引清軍入關,把李自成從北京趕跑,從此清軍入主中原。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山海關


被譽為“中華第一關”的雁門關位於山西省代縣北部,在海拔1000多米的雁門山上。相傳古時候有一隻神雁落於山上,得名雁門山。雁門關東至平型關,西連寧武關、偏頭關,直抵黃河。雁門關是塞北通向華北的要道,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並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為外三關。


“詩鬼”李賀曾作的《雁門太守行》,其中最後一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典故表達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他們保衛的當年的百姓與國家,我們今天的安穩生活不也是駐邊將士奉獻自己來為我們守護的嗎!向人民英雄致敬!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雁門關


嘉峪關是明長城西端的終點,南依祁連山,北憑黑山,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被稱為“天下雄關”。關於嘉峪關的修建還有一個民間小故事,據說,明朝工匠易開佔精通計算,在開工之前就能準確算出所用材料的數量,他計算出修建嘉峪關需要九萬九幹九百九十九塊磚。可監事官不信:“好,如果你說的數量不對,就砍你的頭。”結果,等嘉峪關建好後,人們發現多出一塊磚來。監事官就想借機處置易開佔,可易開佔卻說:“這塊多出來的磚是神仙放在此處的定城磚,不能拿走,否則關城會塌的。”監事官聽後雖不信,但也不敢擅自拿走這塊磚,這塊磚就這樣一直放在那裡了。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嘉峪關



我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相傳秦朝時,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剛新婚三天的範喜良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孟姜女身穿寒衣,歷盡了千辛萬苦來到了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長城突然坍塌,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骸,孟姜女安葬範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孟姜女哭長城


多麼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啊!但同時也反映出了長城修築的不易與艱難,秦時便有歌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 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


早在1987年12月,長城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我們一定好保護好這中華瑰寶,從心底裡感受它的來之不易,感激先人的勞苦功高。

長城文化篇


  •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化的碰撞

“民以食為天”,自從傳說中的炎帝發明刀耕火種,黃帝改造農業生產之後,中原地區的人們就開始了耕種生活,一直延續至今。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過著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也創造了燦爛的遊牧文化。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農耕文明

遊牧民族的飲食以肉為主,喜歡用中原的茶葉去腥,而中原政權出於軍事考慮,也需要遊牧民族的戰馬。因此在和平時期,長城上的很多關口就形成裡集市。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遊牧民族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流史。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頻繁的互市貿易改善了雙方的關係,增進了雙方的交流。

  • 明朝的神機營

雖然火藥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近代的一些先進火器卻是從西方傳過來的。 在明朝時我國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神機營,是護衛京城的禁軍三大營之一,配備火槍、火銃等神兵利器的神機營在當時可謂戰無不勝。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 逛樓

逛樓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的古長城一帶的習俗。逛樓,顧名思義就是在樓間走一走、逛一逛,只不過這裡的樓指的是長城的樓臺。為便於管理,戚繼光把長城的敵臺安排給各家看守,代代相傳。每到清明節,這些人的後代就會過來祭掃,然後帶著子孫去祖先曾經成守過的敵臺走一走,看一看,並給他們講述祖先守護敵臺的歷史。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 晉商

老話裡說“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裡的喬家指的就是晉商喬氏家族的私人住宅喬家大院。喬家大院是一組城堡式建築,有313間房,用了200多年才建成。喬家大院是明清時期晉商興盛的體現,其規模宏大、佈局嚴謹、設計精巧、風格典雅,不僅反映了晉商的歷史風貌,也展現了明清時期北方民居的傳統風格。除喬家以外,山西境內還有王家大院、李家大院等均作為晉商中的代表,富甲一方。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長城美食篇


  • 舌尖上的山海關

山海關不僅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而且美食豐富。長城槨欏餅可是這一帶的美食名片。傳說,這種槨欏餅是戚繼光修長城的時候發明的,用於改善成邊士兵的生活。除了槨欏餅,還有一種歷史較悠久的美食,那就是山海關渾鍋,因使用渾湯上好的雞湯而得名,有時也加入五花肉、大棒骨等,汁白味濃,讓人垂涎。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長城槨欏餅


  • 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也叫莜麵窩窩,是山西高寒地區的著名小吃。所用原料為當地特產的莜麥麵粉,不僅口感筋道,還特別頂飽,所以流傳著一句諺語:“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二十里蕎麥麵餓斷腰。”

現在當地人家中每逢老人壽宴、孩子滿月等喜事,都會蒸一鍋熱乎乎的栲栳栳,取栲栳發音“靠牢”寓意著“全家和睦”。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 八寶茶

八寶一般指茶葉、枸杞、冰糖、芝麻、酸棗、葡花、葡萄乾、核桃仁,俗稱“老八樣”茶起源於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過往商人將各地的乾果、茶葉等特產放在起熬煮成茶,喝了可以解乏除困。唐代醫藥著作《外臺秘要》中的“代茶飲方”描述的就是八寶茶。直至現在依舊有人用八寶茶養生保健,祛疾強身。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 蒙古奶茶

奶茶是蒙古族的傳統飲品,是將磚茶敲碎,混合鮮奶加鹽熬製而成的。奶香濃郁、茶香醇厚的奶茶不僅可以解渴,還可以補充營養。在遊牧地區,牧民一家人通常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吃上一頓飯,有“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習俗。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看到這裡的美食你是不是已經垂涎欲滴了呢?

倘若我們真正走到了長城腳下,請一定不要忘記觸摸這些傳承中華心的建築,一定不要忘記品嚐這些承載獨特中華味的美食,一定不要忘記閉上眼去重現這些記載著中華魂的文化。

-END-


(我是BUBUA,做喜歡的事,愛喜歡的人 。如果你和我一樣,就請關注我吧!我們一起擁抱這個幻彩的世界)


人文地理:我想帶你觀長城這萬里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