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时间了,戴口罩上课,你还习惯吗?

XD宁老师



4月16日,羊城晚报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该局发布《深圳市教育系统卫生防疫一日常规》(下称《常规》)对返校后防疫工作给出全面指导。《常规》分学校篇、教师篇、学生篇和家庭篇四部分。其中,学生篇规定,学生到校上课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单人单桌,保持距离最大化,相互不交头接耳。

课间建议佩戴口罩

对于学生出行防护,《常规》提及疫情期间要全程戴好口罩,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疫情期间首次返校前2天通过“深i您”平台申报《健康信息申报卡》。入校后要做到全方位、全时段防护。包括上课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单人单桌,保持距离最大化,相互不交头接耳。课间建议佩戴口罩,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与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

体育课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交叉使用个人体育器。午休不混班午休,座位、床铺保持距离,同学之间不交流。走读学生尽量回家,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午休,寄宿生返回宿舍午休。

走读生尽量在家用餐

针对走读学生,《常规》表示,要尽量在家用餐,不聚餐,不购买校外餐饮。食堂就餐遵照学校安排分时进行;进入餐厅佩戴口罩,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标识,错位就座,不交谈;就餐前不脱口罩,就餐后立刻佩戴口罩快速离开;送餐到班的领餐后自觉回位就餐。餐前按七步法洗手。自带水杯,不与他人共用。

针对寄宿学生,《常规》表示,寄宿学生佩戴口罩进入宿舍,尽量留在自己房间,不串门不聚集;打水、洗衣等期间有序排队,不攀谈;按时就寝,不熬夜;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及时清除垃圾;每天清晨测量体温,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或身体不适,立即向宿管老师汇报,服从老师安排到隔离场所,必要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谢绝一切外来人员

在学校篇,《常规》提及疫情期间所有入校人员有序在校门口测量体温,拒测体温和体温异常(复测腋温≥37.3℃)者禁入。要组织师生错峰进、出学校。谢绝一切与教学活动、卫生防疫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校。

学校要开展全日健康监测,加强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管理、登记、追踪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备有洗手液、肥皂、免洗手消毒液等,有条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培养师生勤洗手和规范洗手的习惯。

《常规》要求学校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和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在就餐安全方面,疫情期间组织师生错峰用餐,分散就坐,禁止交谈;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禁止外卖入校园。

严控师生外出交流

教学安排方面,要合理安排因病缺课学生的学习、辅导和补考等工作。疫情期间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控制使用功能室、会议室,每次使用后消毒1次,开窗通风1小时后方可再次使用,停用中央空调;严控师生外出学习交流活动。

保洁消毒方面,《常规》要求学校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疫情期间增加消毒和巡查频次;卫生间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注意及时清理消毒。

在应急处置方面,发现传染病疑似或聚集性病例时,立即给患者佩戴口罩,做好隔离、消毒、转诊和上报等工作,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应急处置,积极与社区“三位一体”疫情防控人员联系,强化联防联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