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頭條影視檔案館#

成長,似乎是所有青春片裡不變的話題,永遠在不厭其煩地講述著主角的蛻變。但這部電影卻是個例外。

周迅、秦昊、杜江、張子楓、等演員在導演巖井俊二的指導下,用書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不同於所有青春片的成長。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電影宣發海報


NO 1、第三代人 晨晨

晨晨代表著一個對青春,甚至整個生活都懵懂無知的小孩。這個小孩很小很小,小到他都不理解死亡。對於母親的死,晨晨的感受很弱。當談及“晨晨一個人在家是否能行”的時候,晨晨說“太沒問題了,姥姥家的WIFI信號太弱了。”導演用這樣一句話,便讓我們感受到晨晨這個孩子對於死亡的無知。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晨晨

在鏡頭中,晨晨的眼睛從未離開過手機屏幕,這樣一個細節更加映證了這個結論。而晨晨真正開始審視死亡,是在他放飛奶奶的鳥之後。微俯的全景鏡頭中,晨晨蹲在已經摔死的鳥的身邊審視著它。這樣一次與死亡的近距離接觸讓晨晨開始感受到死亡。而奶奶閃到腰被送進急救室的那一刻,更是讓晨晨開始恐懼死亡。這恐懼讓他不自覺的想起自己過世的母親,多日來的情感爆發,便有了離家出走的那幕。他的離家出走並不是年少的叛逆,而是他在得知死亡後,對於死亡的恐懼和無所適從。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晨晨離家出走的長鏡頭

當他提出要回姥姥家的時候,則昭示著他對於死亡的重新認識以及邁出了最難的一步。在那樣一個昏暗的長鏡頭中,晨晨的成長開始了。

NO 2、第二代人 之南,之華,尹川

之華,之南,尹川三人,他們的情竇初開則是成長的必要階段。導演藉以摘口罩,帶信等行為為我們展示了青春期少女的小心思。導演以其獨有的視角,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小心翼翼喜歡別人的之華,藉以藏信這一微小的細節,將少女心思展露無遺。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少年尹川與之南

但巖井俊二依舊沒有脫離他的風格,在送信風波之後,讓青春的殘酷再次浮現在觀眾面前。之華紅著眼睛送信被拒絕,尹川與之南無奈分手,甚至之南自殺,熒幕上湧現出的每一幀畫面,都在向觀眾宣洩著青春的無奈與悲痛。三十年後,之華尹川再次相遇。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尹川

導演藉手機的巧合,讓實話和尹川有了書信往來,但此時的往來已無關風月,經歷了30年的沉澱,只剩下了之華對於當年的喜歡的釋懷,是之華的又一次成長,也是本片一直在竭力展露的,每個人都在成長。至於尹川,他拿著相機回到學校的鏡頭像極了《情書》裡回到學校的藤井樹,他在學校不僅是回憶自己的青春和愛情,也是在品味當年的美好與遺憾。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情書》劇照

每個人都在歲月的打磨中釋懷,繼續成長。

NO 3、第一代人 奶奶和老師

奶奶和老師的黃昏戀,則標誌著愛情在經歷磨難後,成長為它最後的樣子。奶奶和老師同樣以書信往來,在書信中傳情。他們在書信中寫下的,不僅是簡單的遊記,更多的是兩人的愛情在成長後所散發出的芳香。他們的愛情已經脫離了青稚,變為成熟的模樣,因而也會是影片所講述的幾段愛情中,最美好的一段。這一段愛情的出現填補了影片所展現的整個歲月中不完美的空白,為這樣一個成長畫上溫暖的句號。它的出現不僅是彌補缺失,更是讓成長變成他最美的模樣。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你好嗎?我很好!

影片藉以書信,講述了三代人之間不同的成長,在經歷青春的殘酷過後,都成為了它最美的模樣。而此時再回頭看影片的名字,《你好,之華》,與其說是與之華打招呼,不如說是與經歷過殘酷,蓬勃成長的自己打招呼。

“你好嗎?我很好!”

《你好,之華》我們一直都在成長,從未停息

《情書》中博子向藤井樹打招呼,也預示著博子的生活將重新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