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我们每天身处在一个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微信社群消息,公众号文章,小视频,各种app推送时刻刷新的认知同时也占据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每天感到筋疲力尽,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读完一本书,

碎片化的知识越多,让我们感到越浮躁越疲惫。因为像公众号、知乎、微博、抖音这类信息只是一个个碎片单元的集合,因缺少逻辑和推理,所以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不够严谨全面,没有向纵深领域探究,总是浅尝辄止。

如果长时间接受碎片化知识,除了让我们感到知识焦虑以外,也让思维变得受局限,难以进行更深入复杂的思考。而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知识的范围和广度,同时也包含了知识向纵深拓展的深度。碎片化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知识单元进行分类层级化管理,并且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由点到线最后到面,全面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整理碎片化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收集获取——整理归纳——应用分享。我通常的做法是用手机app随时随地收集碎片知识,然后定制时间统一整理,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去。

一、收集获取

1、碎片化知识的来源:

碎片化信息时时刻刻产生,但并不是什么信息都有用。相反,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价值比较低的信息垃圾,掺杂着很多广告,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干扰。

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和获取的,而不是被动接收的,碎片化知识的整理是建立在有价值信息的基础上的。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渠道来获取有价值的碎片化知识呢?

l 知乎/微博/B站/Ins…

l 搜狗/百度搜索/新媒体管家的搜索功能

l 书籍

l 课程

平时我在刷知乎、微博、b站和ins等一些app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我需要的和我感兴趣的领域,比如#ppt技巧# 、#手绘#、#手帐#、#思维导图#、#读书方法#、#职场干货#等,然后关注一些这方面达人分享出来的关于这个领域的新想法和思考。能够洗刷我认知的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我都会收集和记录下来。

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也是我经常用到的碎片化获取工具,尤其是搜狗搜索,可以直接搜到微信公众号、知乎的文章和数据库论文,并且按照热度、受欢迎程度进行排名,方便参考和获取。新媒体管家的媒体搜索功能是最近新上线的一种功能,它的好处是可以在各个搜索引擎和自媒体平台之间来回切换,不用重复粘贴关键词搜索,同时也可以搜索网盘内容,再也不用一个个去找资源了。

书籍和课程相对其他获取方式来说,可以系统地学习一门知识。但这两种方式来说,无论是时间和金钱成本比较高,难度系数也较前者增大。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2、收集碎片化知识的方法:

社群里的一个小伙伴曾经问我:“看一些文章以后,觉得很有启发,也会产生很多思考和灵感。但是这些思考和灵感如何管理,如何保存,以至于如何检索可能是个问题。有没有比较好的工具和方法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遇到的共性问题。每天我们刷知乎、微博、Ins获取一定量的碎片化信息,如果不及时保存,或者保存的方法不当,一会儿保存到微信收藏、一会儿保存到云笔记,一会儿随手记在一张纸上,不仅浪费了不少时间,在需要的时候也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推荐一种比较好用的收集碎片化知识的方法:把所有的碎片化知识统一收藏到一款app中,不要分散收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找不到你想要的信息,或者到这个app以外的地方去寻找。只要这个信息被收集了,就一定可以被找到,这就是一元化收集碎片化知识的方便之处。

常见的收集碎片化知识的app有:

l 收趣

l 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

l 一知

l 方片收集

这几款app都是碎片收集被推荐比较多的软件,每个app或插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里重点说说「一知」。

这款app算是比较小众但很实用的app,是碎片信息管理的高效工具。主打的口号是“统一收藏,拒绝分散”,这也正是笔记大神奥也宣之提倡的一元化信息整理。它不仅可以把各个平台的文章、视频和链接统一收藏统一管理,同时支持碎片信息标签分类和关键词检索,并且根据关键词和百度百科的相关内容建立链接。

通常我们收集信息的步骤:浏览发现有用信息——复制——打开便签或记事本软件——粘贴。而这款app操作步骤非常简单,只需要「复制」这个动作,碎片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粘贴板被收集。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二、整理归纳

上面讲到的通过手机app收集获取碎片化知识只是一个初步的筛选。“哦,这条信息日后可能有用,我要把它保存起来。”但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分类归纳和整理,和囤在硬盘上的几十个G的垃圾无异。这也正印证了很多人以往的错误做法,囤了很多书和课程,收藏了很多公众号的文章,看似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感觉很有用,但实际上自己的能力却没有多大的长进,也没有成长为想要的模样。

这就是说,获取的碎片化信息要想转化为技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价值的知识需要二次甄别、筛选和整理;二是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知识看了有用不等于学会了,看了知道有用,只是信息的一种传递功能,但要转化为能力,是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

在碎片化知识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我推荐使用手帐本进行打标签分类和用思维导图汇总的方式进行整理。因为纸笔这种传统记录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大脑记忆的印象,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成本也较低。而且更方便回忆当时记录的感觉,不存在电子记录数据丢失的麻烦,也不至于提笔忘字。

1、标签分类整理法

在用手机app收集的基础上,对碎片化信息进行二次的甄别和整理。

具体的做法是:将手帐本平摊,左右两页合并成一整页使用,这里推荐A4大小的方格本。在一页中,我们把需要研究和搞清楚的问题写在手帐本的最上方,然后用#打标签,如#知识管理#,如果这个问题也可以分类到其他领域,那么就用两个标签做分类,然后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出来,并在标题的最前面用八位数字写上当天的日期,如20180808,便于日后检索和查找。

记录的本子和页码多了以后,也可以在手帐本的最前面增加目录索引,并将手帐本进行编号,同时将目录索引同步用EXCEL表格整理出来。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如果对手帐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同步查看我的专栏!

2、思维导图整理法

碎片化知识就像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单位一样,只有把这些小的单元链接到一个网络之中,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法,就是将一个个孤立细小的知识碎片,通过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链接,建立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摆脱碎片化知识建构,逐渐建立系统的知识认知体系。

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碎片知识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心主题,因为逻辑结构清晰,而且有颜色的视觉刺激,大脑更易于接收有效信息。这种信息整理的方法关键词之间能够产生联想和链接,有利于思维发散,拓展知识的边界,能够有效改善记忆力和创造力。也有助于实现降维打击,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高处俯瞰知识的全貌。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碎片知识常用的三种方法:

l 目录法

拿《涂鸦笔记》这本书的某个章节为例,简单的说就是分解章节目录,找出层级关系并一一对应。根据章节的目录和内容,梳理章节中每个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按照一定层次结构进行归纳整理。

主干:拆解并提炼章节中每个标题的关键词。

分支:在每个标题文章下,提炼概括主要的关键词进行汇总。二级分支对应每篇文章中提炼的主要关键词。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我们在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时,一般分支的数量不宜过多,以3——5个为宜。关键词的提炼一定要注意精简化,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形容词、副词其它词性为辅。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涂鸦笔记》章节思维导图举例)

运用目录法做思维导图,整理碎片化知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按照目录整理是作者的思维,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增加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下面讲到的5w2h法就是建构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

l 5w2h法

5w2h就是以5个以w开头的英文单词和2个以h开头的英文单词进行的设问。对应的英文单词分别是what 、why、when、where 、who、how 、how much。这种方法可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你还在碎片化阅读吗?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建立你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分享

整理碎片化知识,我们通过打标签和做思维导图的方法,从碎片分类到知识汇总,最后标记应用场景,通过分享创造生产力。

检验自己学习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分享出去,看看别人有没有听懂并从中获得启发。一般来说,分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主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l 图文形式

l 短视频

l 微课

l 社群

l 知识付费的app,如饭团、知识星球等

通过这些分享形式,不仅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有没有真正消化知识,也可以看看这些知识对别人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简单易懂地给别人传达清楚。把碎片化信息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然后内化为能力,最后创造生产力,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才是碎片化知识整理的开启的最佳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