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我們每天身處在一個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微信社群消息,公眾號文章,小視頻,各種app推送時刻刷新的認知同時也佔據著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每天感到筋疲力盡,很難靜下心來系統地讀完一本書,

碎片化的知識越多,讓我們感到越浮躁越疲憊。因為像公眾號、知乎、微博、抖音這類信息只是一個個碎片單元的集合,因缺少邏輯和推理,所以對於知識的學習來說不夠嚴謹全面,沒有向縱深領域探究,總是淺嘗輒止。

如果長時間接受碎片化知識,除了讓我們感到知識焦慮以外,也讓思維變得受侷限,難以進行更深入複雜的思考。而知識體系的構建不僅僅是知識的範圍和廣度,同時也包含了知識向縱深拓展的深度。碎片化整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知識單元進行分類層級化管理,並且不斷向縱深方向延伸,由點到線最後到面,全面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整理碎片化知識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步驟:收集獲取——整理歸納——應用分享。我通常的做法是用手機app隨時隨地收集碎片知識,然後定製時間統一整理,最後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去。

一、收集獲取

1、碎片化知識的來源:

碎片化信息時時刻刻產生,但並不是什麼信息都有用。相反,真正對我們有價值的信息並不多,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價值比較低的信息垃圾,摻雜著很多廣告,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干擾。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尋找和獲取的,而不是被動接收的,碎片化知識的整理是建立在有價值信息的基礎上的。那麼,我們應當從哪些渠道來獲取有價值的碎片化知識呢?

l 知乎/微博/B站/Ins…

l 搜狗/百度搜索/新媒體管家的搜索功能

l 書籍

l 課程

平時我在刷知乎、微博、b站和ins等一些app的時候,關注更多的是我需要的和我感興趣的領域,比如#ppt技巧# 、#手繪#、#手帳#、#思維導圖#、#讀書方法#、#職場乾貨#等,然後關注一些這方面達人分享出來的關於這個領域的新想法和思考。能夠洗刷我認知的或者有價值的信息我都會收集和記錄下來。

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也是我經常用到的碎片化獲取工具,尤其是搜狗搜索,可以直接搜到微信公眾號、知乎的文章和數據庫論文,並且按照熱度、受歡迎程度進行排名,方便參考和獲取。新媒體管家的媒體搜索功能是最近新上線的一種功能,它的好處是可以在各個搜索引擎和自媒體平臺之間來回切換,不用重複粘貼關鍵詞搜索,同時也可以搜索網盤內容,再也不用一個個去找資源了。

書籍和課程相對其他獲取方式來說,可以系統地學習一門知識。但這兩種方式來說,無論是時間和金錢成本比較高,難度係數也較前者增大。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2、收集碎片化知識的方法:

社群裡的一個小夥伴曾經問我:“看一些文章以後,覺得很有啟發,也會產生很多思考和靈感。但是這些思考和靈感如何管理,如何保存,以至於如何檢索可能是個問題。有沒有比較好的工具和方法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也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共性問題。每天我們刷知乎、微博、Ins獲取一定量的碎片化信息,如果不及時保存,或者保存的方法不當,一會兒保存到微信收藏、一會兒保存到雲筆記,一會兒隨手記在一張紙上,不僅浪費了不少時間,在需要的時候也難以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這裡推薦一種比較好用的收集碎片化知識的方法:把所有的碎片化知識統一收藏到一款app中,不要分散收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不用擔心找不到你想要的信息,或者到這個app以外的地方去尋找。只要這個信息被收集了,就一定可以被找到,這就是一元化收集碎片化知識的方便之處。

常見的收集碎片化知識的app有:

l 收趣

l 印象筆記/為知筆記/有道雲筆記

l 一知

l 方片收集

這幾款app都是碎片收集被推薦比較多的軟件,每個app或插件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這裡重點說說「一知」。

這款app算是比較小眾但很實用的app,是碎片信息管理的高效工具。主打的口號是“統一收藏,拒絕分散”,這也正是筆記大神奧也宣之提倡的一元化信息整理。它不僅可以把各個平臺的文章、視頻和鏈接統一收藏統一管理,同時支持碎片信息標籤分類和關鍵詞檢索,並且根據關鍵詞和百度百科的相關內容建立鏈接。

通常我們收集信息的步驟:瀏覽發現有用信息——複製——打開便籤或記事本軟件——粘貼。而這款app操作步驟非常簡單,只需要「複製」這個動作,碎片信息可以直接通過粘貼板被收集。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二、整理歸納

上面講到的通過手機app收集獲取碎片化知識只是一個初步的篩選。“哦,這條信息日後可能有用,我要把它保存起來。”但收集的信息越來越多,如果不加以分類歸納和整理,和囤在硬盤上的幾十個G的垃圾無異。這也正印證了很多人以往的錯誤做法,囤了很多書和課程,收藏了很多公眾號的文章,看似每天都在不停地學習,感覺很有用,但實際上自己的能力卻沒有多大的長進,也沒有成長為想要的模樣。

這就是說,獲取的碎片化信息要想轉化為技能,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價值的知識需要二次甄別、篩選和整理;二是知識轉化為技能,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知識看了有用不等於學會了,看了知道有用,只是信息的一種傳遞功能,但要轉化為能力,是需要不斷實踐和積累。

在碎片化知識歸納整理的過程中,我推薦使用手帳本進行打標籤分類和用思維導圖彙總的方式進行整理。因為紙筆這種傳統記錄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大腦記憶的印象,可以隨時隨地記錄,成本也較低。而且更方便回憶當時記錄的感覺,不存在電子記錄數據丟失的麻煩,也不至於提筆忘字。

1、標籤分類整理法

在用手機app收集的基礎上,對碎片化信息進行二次的甄別和整理。

具體的做法是:將手帳本平攤,左右兩頁合併成一整頁使用,這裡推薦A4大小的方格本。在一頁中,我們把需要研究和搞清楚的問題寫在手帳本的最上方,然後用#打標籤,如#知識管理#,如果這個問題也可以分類到其他領域,那麼就用兩個標籤做分類,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標註出來,並在標題的最前面用八位數字寫上當天的日期,如20180808,便於日後檢索和查找。

記錄的本子和頁碼多了以後,也可以在手帳本的最前面增加目錄索引,並將手帳本進行編號,同時將目錄索引同步用EXCEL表格整理出來。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如果對手帳不瞭解的小夥伴,可以同步查看我的專欄!

2、思維導圖整理法

碎片化知識就像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單位一樣,只有把這些小的單元鏈接到一個網絡之中,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運用思維導圖整理法,就是將一個個孤立細小的知識碎片,通過一定的邏輯進行分類鏈接,建立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擺脫碎片化知識建構,逐漸建立系統的知識認知體系。

運用思維導圖整理碎片知識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將注意力集中於中心主題,因為邏輯結構清晰,而且有顏色的視覺刺激,大腦更易於接收有效信息。這種信息整理的方法關鍵詞之間能夠產生聯想和鏈接,有利於思維發散,拓展知識的邊界,能夠有效改善記憶力和創造力。也有助於實現降維打擊,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從高處俯瞰知識的全貌。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運用思維導圖整理碎片知識常用的三種方法:

l 目錄法

拿《塗鴉筆記》這本書的某個章節為例,簡單的說就是分解章節目錄,找出層級關係並一一對應。根據章節的目錄和內容,梳理章節中每個標題之間的邏輯關係,並按照一定層次結構進行歸納整理。

主幹:拆解並提煉章節中每個標題的關鍵詞。

分支:在每個標題文章下,提煉概括主要的關鍵詞進行彙總。二級分支對應每篇文章中提煉的主要關鍵詞。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我們在按照邏輯關係進行歸納總結時,一般分支的數量不宜過多,以3——5個為宜。關鍵詞的提煉一定要注意精簡化,以名詞和動詞為主,形容詞、副詞其它詞性為輔。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塗鴉筆記》章節思維導圖舉例)

運用目錄法做思維導圖,整理碎片化知識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按照目錄整理是作者的思維,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增加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下面講到的5w2h法就是建構自己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考方法。

l 5w2h法

5w2h就是以5個以w開頭的英文單詞和2個以h開頭的英文單詞進行的設問。對應的英文單詞分別是what 、why、when、where 、who、how 、how much。這種方法可以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並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


你還在碎片化閱讀嗎?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建立你的知識體系

三、應用分享

整理碎片化知識,我們通過打標籤和做思維導圖的方法,從碎片分類到知識彙總,最後標記應用場景,通過分享創造生產力。

檢驗自己學習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分享出去,看看別人有沒有聽懂並從中獲得啟發。一般來說,分享的形式也多種多樣,目前主流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l 圖文形式

l 短視頻

l 微課

l 社群

l 知識付費的app,如飯糰、知識星球等

通過這些分享形式,不僅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有沒有真正消化知識,也可以看看這些知識對別人有沒有價值,有沒有簡單易懂地給別人傳達清楚。把碎片化信息轉化為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然後內化為能力,最後創造生產力,建立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才是碎片化知識整理的開啟的最佳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