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2020年3月份,汽车行业迎来久违的"春天"。

车企主机厂陆续复工;汽车经销商开始营业;汽车销量稳中有增;媒体大肆"歌颂"汽车市场回暖。乘联会也发布销量数据,3月份国内侠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3%。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一切迹象和数据都表明,车市正在逐渐复苏,实在是可喜可贺。不过市场存在太多不可预见性,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理性对待汽车销量的增长,不应该只报喜不报忧。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一:车企淘汰赛加速,车市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中国车市自2018年首次进入负增长以来车企的淘汰赛便从未停止,幻速、华泰、力帆、众泰,它们都是典型案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车市充斥上百个汽车品牌,但汽车产业成熟的国家仅有5-10个汽车品牌(甚至更少)。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显然,淘汰赛远没有结束,疫情这只"黑天鹅"为车企的淘汰赛按下了加速键。

2019年,DS(法语:女神)撤出中国市场,为海外品牌敲响警钟。2013年东风雷诺成立;2016年首款国产车型科雷嘉上市;2017年以年销7.2万辆的成绩达到巅峰;2018-2020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4月14日,东风雷诺在中国市场之路走到尽头。东风雷诺7年时间打下的"江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另外,法系的标致、雪铁龙日子也不好过;美系的福特和韩系的现代、起亚也面临生存压力。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海外品牌如此狼狈,自主品牌何尝不是如此,亏损、降薪、裁员、停工,它们在倒闭的边缘疯狂试探。海马、汉腾、观致、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哪一家不是雪上加霜?

车企淘汰赛加速,头部车企成为"最大受益者"

乘联会发布了3月份广义乘用车综合销量TOP15,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吉利、通用、丰田、日产、本田、长城、现代、奔驰、宝马、比亚迪、长安,12家汽车品牌占据77%的市场份额,其余车企只剩下23%的份额。车市客源完全流向头部车企倾斜,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头部车企也不能稳坐钓鱼台,新一轮竞争才开始。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二: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跌,造车新势力朝不保夕

1-3月份车市整体下滑,乘用车累计销量301.4万辆,同比下跌40.8%,数据足以给车企迎头一击,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跌幅更大。1-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0.2万辆,同比跌幅57.4%。从具体车型看,1-3月份纯电动车累计销量7.3万辆;插电混动车累计2.8万辆,同比跌幅分别为60.2%和48%。

显然,新能源汽车的跌幅超过车市整体跌幅是不正常表现,更何况1-3月份新能源车的销量仅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那是否可以根据数据推断,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并不大,以前的增长全是"虚假繁荣",都是巨幅补贴刺激后的"泡沫"?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腰斩"使新能源车企苦不堪言,蔚来持续亏损;小鹏、威马也好不到哪去,前途汽车更是"携款跑路";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也不得不面对销量巨幅下滑的窘境。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影响与反省:

弊:车企淘汰加速,无疑会让更多企业倒闭,届时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都将受到影响,失业率会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利: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品牌有可能做大做强,并诞生一只真正能与海外品牌竞争的劲旅,但此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泡沫巨大,不仅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常年停留在口头,而且产品质量参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新能源汽产业数年来的努力却禁不起市场一击,难道是政策没有符合客观的市场规律?有待进一步事件检验。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理性对待车市回暖,两大危机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