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身份尊貴的象徵 清朝的馬褂制度

清代在長袍或衫外面,喜歡加穿一件短褂,即馬褂。馬褂比外衣短,長度只到腰部位,分長袖、短袖、寬袖、窄袖。開襟形式有

大襟、琵琶襟和對襟。袖口平齊,非馬蹄式袖頭。馬褂按季節又可分為單、夾兩式,其質料除綢緞、棉等織物外,還有皮毛等。大襟馬褂,指衣襟開在右邊。其四周有異色的邊緣,多為日常著裝。琵琶襟馬褂,指右襟短缺,與缺襟袍相類似,又叫缺襟馬褂,多用作行裝。毛皮製的馬褂,將毛露在外表,稱為翻毛皮馬褂,也叫“端罩”。多為達官富人所用,在乾隆年間特別流行。馬褂創於明時,為對襟式,騎馬時穿。清初,僅八旗士兵穿,康熙時只有富貴之家穿用,雍正後,社會普遍穿著,官服巾的馬褂又稱行褂。

黃馬褂——身份尊貴的象徵  清朝的馬褂制度

瀋陽故宮首次展出清帝冬季朝袍 黃羽紗單馬褂

黃馬褂

馬褂之中,以黃色為貴,稱黃馬褂,非特賜不得服。凡是能穿黃馬褂的,不外乎以下三種人物:一是在皇帝巡幸時隨輿扈從的侍衛,這種馬褂因職任關係而穿,故而名“職任褂子”。任職期滿或職任解除,即不能再穿。二是隨皇帝狩獵行圍時射中目標受賞者,因行圍時所穿,也叫“行圍褂子”,俗稱“賞給黃馬褂”。三是立有勳績的高級軍將或統兵文官,被“賞穿黃馬褂”,這種黃馬褂無論何時均可穿著,稱“武功褂子”。武功褂子與前兩種有所不同,是清朝政府賜予高級將領的最高榮譽,被賜者的事蹟載入史冊。上書三類馬褂的形制也有一些區別:前兩種馬褂,用黑色紐絆;後一種馬褂,用黃色紐絆。

黃馬褂——身份尊貴的象徵  清朝的馬褂制度

山西王家大院乾隆皇帝御賜的黃馬褂

其他馬褂

除黃馬褂外,普通的馬褂多為天青或元青色,也有用深紅、淺綠、紫醬、深藍、深灰、泥金、棕色及玫瑰紫等色者,多用於日常家居。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上對馬褂顏色的崇尚也有所變異,如清初尚天青;乾隆中尚玫瑰紫;乾隆末年,福文襄王好著深絳色,人們爭相效仿,謂之“福色”;嘉慶時尚泥金色及淺灰色。在馬褂的領子和袖口等邊緣,一般還加以鑲滾,滾邊有闊、狹兩種、初期尚狹,中期尚闊,以後復又行狹,及至晚清,乾脆不用緣飾,僅用同色衣料鎖邊。

黃馬褂——身份尊貴的象徵  清朝的馬褂制度

藍色章絨團八寶大襟馬褂

製作馬褂,除了用綢緞等織物外,還有用毛皮者。毛皮的種類十分豐富,如海龍、玄狐、猞猁猻、紫貂、倭刀、草上霜等。有喪者則用銀鼠、麥穗子等白色皮毛為之。乾隆年間,在一些達官貴人中間,還流行反穿馬褂的習俗,故意露皮毛於外,以炫耀其富貴。至清末,還出現一種黑色海虎絨馬褂,著時襯以湖色春紗直行棉袍,多見於鄉紳闊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