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清平樂》的熱播,無疑帶起了“宋朝熱”。

有人開始惡補宋朝歷史,瞭解歷史上的仁宗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有人追捧劇中的“背誦默寫天團”,感嘆宋代的群星璀璨;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有人迷上了講究對稱和極簡美學的家居設計;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甚至還有人開始模仿劇中女子的“珍珠妝”……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也是在這股熱潮下,《清平樂》的收視節節爬高,宋仁宗、曹皇后、張貴妃等等角色更是不斷衝上熱搜。不過,由於戲劇結構較為鬆散,《清平樂》的口碑也有所下滑,已經從開播之初的豆瓣8.1滑落到了7.4。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還有不少觀眾遺憾地表示,張貴妃角色的人設太任性妄為,堅持不住,“要棄劇”。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如果研究宋史的學者也是《清平樂》的觀眾,他們會怎麼看?最近,學者吳鉤發佈長微博,假想“如果我來拍《清平樂》”。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這位剛剛出版了宋仁宗傳記《宋仁宗:共治時代》的學者,自《清平樂》開播以來發布了不少看劇感受,有時是挑刺劇中部分臺詞用詞不夠嚴謹,有時分享劇集相關的歷史故事。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他認為,有晏殊、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包拯、司馬光、王安石、蘇軾、蘇轍等等“自帶光環的人物”,作品改編完全不必拘泥於宮廷愛恨,“哪個歷史題材能帶出這麼多的牛人?這麼好的IP被浪費掉了。可惜。”

吳鉤在微博中分析,之所以不少觀眾想“棄劇”,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後宮戲太虐心,實在受不了宋仁宗與曹皇后越來越彆扭的帝后CP,劇中表現得十分任性的張妼晗也越看越討厭。

其二,朝堂戲太乏味,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只有一個又一個片段,散文化的敘事方式,缺乏戲劇張力。整部戲就靠製作精良的道服化撐起來。”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他坦言,因為自己對宋朝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有特殊情感,所以看《清平樂》依然津津有味,但對普通觀眾而言,這部劇確實存在這兩個明顯缺陷。

為什麼說後宮戲分量太重不合適?

“宋仁宗朝的後宮算是比較平淡的,宮斗的烈度絕對比不過明代成化朝,簡單地說,就是宋仁宗不愛郭氏,但劉太后硬要立她為皇后;宋仁宗也不愛曹氏,但群臣都要求立她為第二任皇后;後來宋仁宗遇到了一生最愛張氏,便頂著壓力,立她為貴妃。”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這樣的後宮戲,如同豆腐、瘦肉,做成一碗簡簡單單的瘦肉豆腐湯,還是挺清爽的,但導演大約太愛感情戲,將仁宗朝的宮廷當重頭戲來拍,層層加戲,各種調味料加進去,最後做出一碗黑暗料理出來。”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為什麼朝堂戲也不好拍呢?

“宋仁宗的朝堂其實也缺乏戲劇性的衝突與跌宕起伏的曲折故事,雖然他在位四十二年間發生了許多大事小事,但這些事件是分散的,很難用一條線串起來。”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吳鉤認為,宋仁宗的一生態平淡了,要想將他在朝42年間發生的分散的大小事件有機結合額,本來就很困難。“現在看來,製片方採取了散文化的敘事方式,每一件重要事件都想講述,卻無法展開鋪敘,只能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甚至連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未交待清楚,因此,整部劇的朝堂戲部分便缺乏完整的故事情節,缺乏扣人心絃的戲劇衝突。”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吳鉤在文中開玩笑稱,如果他來拍《清平樂》,也會希望文藝作品能在史實基礎上進行重構,甚至會拋開原著小說,將徽柔公主和梁懷吉的線索削掉,“後宮戲削減(但張貴妃會成為第一女主角),重頭戲放在朝堂,直接在史料基礎上改編,以仁宗皇帝與背誦默寫天團的群戲為演繹的重點。”

被《清平樂》張貴妃氣到棄劇?宋史學者:不如拍“背誦默寫天團”

他亦暢想,可以將仁宗朝分為若干期,每一期重點講好一個主線故事(支線故事看情況而定),安排好這條故事線的主要角色,必須有正角、反角,這樣才會有衝突。

對於這樣的建議,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