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用农药钱白花了!

这么用农药钱白花了!

​一、打药前

1、减少病虫源

清理病叶、病枝、病果甚至病株(大多数病害的传染源),拿出田外焚烧处理,打药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2、选好打药时间

(1)根据温度变化来确定

无论是植物、害虫或者病菌,它们都有一个适合的活动温度,大概在20-30℃,25℃最好,这时打药,不仅对作物是安全的,对在活跃期的病虫草害效果也更好。高温天气时,应该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打药;寒冷天气时,应该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2点以前打药。

这么用农药钱白花了!

(2)根据湿度变化来确定

药液从沉积在病虫害上到展开均匀的药膜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空气的湿度影响就很大。空气湿度过大时,沉积的药液就会变成更大的液滴,再二次受重力影响下,就会沉积到植株的下部,从而产生药害;空气湿度过小时,药液容易蒸发,导致能接触到靶标上的药就变少,从而降低药效,严重的还会出现灼烧性药害斑。因此打药环境要保持通风。露地作物,可以适当修剪植株的一些叶片和枝条,保持田里的通风透气。大棚作物,若早上打药,则选在揭棚放风一段时间后,若下午打药,则选在闭风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前打药。

(3)根据病虫害的特性来确定

如防治粉虱(一碰到就飞走),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打药;防治花蓟马,在早上花开的时候打药;防治叶蓟马,在傍晚或晚上打药等。如防治病害,在雨前雨后、浇水前、阴天前、发病初期时等进行打药(因为很多病害主要靠流水、风雨来传播,此时不打药,病重了就更来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