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来源:盐山快报

4月21日《沧州晚报》刊发:高墙内的坚守。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沧州晚报》全文刊发如下:

高墙内的坚守

沉重的大门关闭后,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既要确保监区安全,又要做好在押人员的管理——

这一天,朱合法太累了。

回到值班室,他忘了做一件事,就沉沉睡去。

睡得正酣,急促的电话铃响起来,他猛地一激灵。

“难道监区出事了?”

母亲的电话

拿起手机,一看是老娘的电话,他的心更紧了。

父母都年近八十,身体又不好,他已经有两个多月未能见他们一面。

他赶紧问:“娘啊,您没事吧?”

电话里,老娘也急急地问:“你没事吧?”

“没事,挺好的。”两个人又几乎同时答。

老娘说:“你一天没来电话,我就想听听你的音儿。我跟你爸爸都挺好的。你不忙时发张照片过来,你爸爸想你了。”

撂下电话,他才猛地想起来,今天太忙了,他忘了给父母报平安了。

看看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自责和内疚混杂在心里,他赶紧给父母拍了张照片传过去。

早晨他还没起床,老娘的电话又来了。

“我看你瘦了呢,是吃得少吗?是不是上火了,工作悠着点,身体要紧啊。”

老娘的声音颤颤的,夹杂着担心和心疼。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疫情不退不回家

朱合法一直说着,是,是,好,好……心中却翻滚着热流。

一定是老娘看到照片上的儿子瘦了,一宿没睡好,一直等到天亮,才打过来询问的电话。

“娘啊,忠孝不能两全,等疫情结束,我再回家看您。”朱合法在心中说着,泪水已经流了下来。朱合法是盐山县看守所所长。

今年44岁的他,已经是公安战线上的老兵了。他调任盐山县看守所所长三年多,以“孝道感恩教育”和严抓警风打出管理特色,荣获河北省十佳看守所所长等荣誉。

从2月1日起,按照要求,看守所民警全员上岗,实行封闭管理。这意味着,所有民警都要吃住在看守所,与外界完全隔绝,确保自身和在押人员安全。

40多名民警,老中青皆有,他们有快退休的,有身体不好的,也有父母有病的,但是没有一人摆个人困难,24小时全部到岗。

他们只顾得上拿了衣服、被褥,甚至没有见上父母妻儿一面,没有来得及去买常吃的药物。

朱合法身为所长,身先士卒。年前,他一直在值班,年后,他只是初二回家看望了一下父母,就又到了工作岗位上。

“有困难,向我和所领导看齐。”这是朱合法的口头禅。

40多名民警分成了三班,一班执勤,一班备勤,一班隔离,所领导例外,随时在岗。

从那时到现在,朱合法就一直在看守所“全天值勤”,到现在,他已经在看守所值守70余天。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那些让人心疼的战友们

没有人知道,高墙内的民警们是一种怎样的坚守状态。

“这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每个人都在付出,每个人都在克服困难。”朱合法讲起战友们的故事,感动又心疼。

丁耀军,58岁,血压高,血脂高,每天离不开药。日夜在监区,身体不适,老丁便秘严重,牙疼得厉害,脸都肿了。因为戴着口罩,许多人都没有发现老丁的异常。

实在没办法了,他才在监区医生那里拿了点药,谁知“波导片”吃多了,又闹起了肚子,整个人都变得身体佝偻了。

朱合法知道后,问他,有病怎么不说呢?老丁说:“这是啥时候,我不能给所里添麻烦,再说,咱们警力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走了我的岗位咋办。”

陈志军是副所长,家在沧州市区,有一儿一女尚年幼。隔离期间,他的女儿得了腮腺炎。

他的爱人去年做了腿部手术,正在康复,还需要人照顾,但他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李宗涛,妻子车祸不幸去世,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参战动员时,朱合法和教导员王君庭担心他家庭有困难,让他考虑考虑。

他想了一会儿,说:“没问题,家庭有困难,我自己克服。”

元宵节那天,所里组织隔离的民警在隔离区包饺子,李宗涛一边包一边愣神,朱合法知道他心里惦记着孩子,就走过来问他一些情况,李宗涛说,冰箱里有饺子,孩子们自己煮煮就行了。

辅警贾鹏斌的老母亲生病住院,接到去酒店隔离的命令后,二话不说,将老母亲托付给妻子和弟弟,毅然离开了医院,离开了生病的老母亲。

这一去就是50天,4月10日是换岗的日子,贾鹏斌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就直接奔到老母亲的病床前,看到老母亲的一刹那,这钢铁般的汉子流下了泪水,扑上去紧紧抱住了老母亲……

“所有民警都承受着难以诉说的压力,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上面提到的这些人,只不过是40多名民警的一个缩影……”朱合法声音哽咽。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疫情之下的感化

看守所里,本身就弥漫着紧张、压抑、肃然的气氛。疫情期间,一切更变得小心谨慎。

除了必要的防护和消毒,为了增强体质,所里还首创了运动防疫操。同时让所有在押人员定时收看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防止他们妄自揣测,造成心理恐慌。

跑步、唱歌、学《弟子规》、谈心教育、写感想……原来的“所规”依然保留……

保证在押人员情绪稳定,服从所里管理,不出任何事故,依然是防疫之外,民警们重要的任务。

一名在押人员,有良好的家庭,有不错的生意,刚进看守所时,情绪极为不稳定,绝食、哭闹,时时流露出轻生的念头。

管教民警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根据他的心理症结,与他进行谈话。

用亲情打动、用尊重感化、用孝道教育……这名在押人员终于安静下来,从开始的狂躁变得平和。

一次感恩活动中,所有在押人员背诵《弟子规》并向父母三鞠躬,他痛哭不已,跪倒在地。

朱合法从屏幕中看到这一幕,在管教室里单独和他谈话。

他一进门就说:“我错了,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亲人,以后一定服从管理,争取早点出去……”

他变了,变得和群了,也知道尊重和帮助同监室的人了。

想家的时刻

盐山县看守所内,现有的130多名在押人员,涉嫌杀人、抢劫伤害、盗窃、诈骗、环境污染、交通肇事等多种违法行为,年龄大的已70多岁,小的则刚满18岁。

每一个在监区的民警,用自己的千般耐心,呼唤着这些人曾经泯灭的亲情和良知。

忙和累,没有人怕,人们最怕的是闲着。

监区内,没有任何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手机在这里都失灵了。

这里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一闲下来,人们都像打蔫了,要么注视远方要么低头不语。

所有人都在想家,想亲人。环境和重任,让每个人都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

监区就一部电话,但是有纪律,不能随便打私人电话。

所里规定,每人可以晚上7点跟家里人通2分钟电话。

晚上7点,就成了民警们最盼望的时刻,也是最高兴的时刻。

打一个电话,这是多么寻常的事,可是在监区里,却成了民警和家人们的亲情连线。

这一时刻,民警的家人守候在电话旁边,等着话筒里传来那声最平常的话语——一切安好。

(记者:彭玲)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盐山县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