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隨著《龍嶺迷窟》的熱播,在國內又捲起了一股“盜墓熱”。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年傳承的泱泱大國,國家傳承時間太長,中間換的朝代太多,自然就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王侯將相的陵墓。中國古代的帝王為了建造自己的陵墓又是不擇手段,什麼好東西都往裡面放,自然會引起盜墓賊的興趣啦。

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因此在中國古代還真就出現了專業的盜墓賊,他們用專業的手段去探索帝王的陵墓,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手段和專業的手法,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分為四大類:摸金校尉,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和搬山道人。那麼這四個流派真實存在嗎?

摸金校尉

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曹操之時,摸金校尉乃從正規的軍事編制。曹操之後,盜墓者皆各自為政,同行之間並無師徒之分,凡以摸金之法盜墓,均為摸金校尉。摸金校尉多以個人行動為主。

正史只記載在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時設立過摸金校尉一職,《南史卷二·宋本紀中第二》記載:"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誄》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佑 領之,其餘事蹟,分見諸列傳。"

摸金的雛形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魯迅曾經說,正版摸金校尉的資格證件——摸金符“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 這是根據袁紹攻伐曹操時發佈的檄文中的說法:“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檄文具體指出曹操曾經親自組織和指揮盜發梁孝王陵墓:“(曹)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這篇文字成為古來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陳琳在袁紹失敗後,歸附曹操集團。曹操曾經對陳琳此文中對於他行為的揭露表示不滿,對盜掘陵墓的批評卻似乎取默認態度。所謂“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設置,或許確是事實。

“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人點燭,鬼吹燈,堪輿倒鬥覓星峰;

水銀斑,養明器,龍樓寶殿去無數;窨沉棺,青銅槨,八字不硬莫近前;

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赤衣兇,笑面屍,鬼笑莫如聽鬼哭。”

是摸金校尉的行規。

摸金校尉要擅長找墓,掘開墓時,在墓室內要點上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始摸金。如果公雞啼蠟燭熄滅了,財物必須放回原處,恭敬磕三個響頭,空手回去。雞鳴燈滅不摸金。墓室只准進一次,方不可再進。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來者先選取明(冥)器。

發丘將軍

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那麼接下來的發丘將軍其實也是在後漢時期才成立的組織,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靈官,其實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據說毀於明代永樂年間,已不復存於世。

與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術上稍微遜色,但比較注重眾人合作。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

卸嶺力士

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卸嶺之輩或散佈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專效仿昔時赤眉義軍的作為。

試看各朝史上,都少不了卸嶺群賊倒鬥發冢的秘聞。倘若說將出來,那些驚心動魄,詭異外分的行蹤,實不遜於摸金校尉的事蹟。

元蒙時期,因敵視元蒙政權,被大肆迫害,於是展開全面報復,以破壞成吉思汗陵的風水,敗壞元朝江山為己任。最終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恢復漢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結下世仇,蒙古佔據天下時,曾發出金鷹令,召集一隻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組織追殺卸嶺門人。據說直到今日,這一隻刺客集團的後人依然遵循祖訓,追殺卸嶺門門人。也正因為如此,卸嶺力士最為隱秘自己身份,非本門之人雖父子妻兒也不會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嶺門門人後來淡出中原,曾經多活動於苗疆外蒙西北一帶,近代中亞、北非、歐洲也曾經出現過他們的蹤跡。

卸嶺派這一派主要用鼻子聞,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菸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對洛陽鏟那些東西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地下土壤如果不夠乾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別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沒,地下的土層被衝得一塌糊塗。

卸嶺派長期被蒙人追殺,門人多朝不保夕,為圖自保,千百年來前輩的規矩多有變動。並演變出種種新的行規,比如從不對漢人甚至華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在卸嶺門有個很出名的人物,那就是《鬼吹燈》裡的瞎子---陳玉樓了。

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有何區別?歷史上存在嗎

至於搬山道人,這搬山道人一派實則為扎格拉瑪部落的後代。他們以盜墓為業,擅長生剋制化之術,往往行蹤詭異,與外人也少有來往。這些後人大多習得的是“搬山分甲術”,平時用道士的身份偽裝,以“搬山道人”自居。

他們所做之事只是為了求取“雮塵珠”,對墓中財寶明器不為所動。

搬山道人身懷絕技,其中最為出名的還屬他們的七星陰陽術,此術包含了魁星踢鬥、七星陣、迷魂陣等法陣。除此之外他們的武功身手也各個了得,因此即便是形單影隻,在古墓中仍舊可以來去自如。

要說起他們口中的詛咒,則得從他們的原始部落——扎格拉瑪部落說起。這一族人與世無爭,直到一日族人無意中在一處山腹中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鬼洞”!也是好奇心驅使,他們想要看清這”鬼洞“。

於是乎,族中的巫師便告知部落眾人,在古老的東方,有一隻金色的玉石巨眼,可以看清這鬼洞的真相,於是這幫人便模仿著造了一隻同樣的玉石眼睛,用來祭拜“鬼洞”!而從那一刻起,詛咒便降臨到了這個部族之中。

凡是親眼見過那鬼洞的人,過不了多久,身上便會長出一種眼球形狀的紅色瘢塊,終生無法消除。而生出這種紅瘢之人,在年齡達四十歲之後,血液中的鐵元素便逐漸減少,血液也會濃漸粘綢。

當然,供應在腦的氧氣也會減少,漸漸的就會感到呼吸困難,最後等到死亡之時,由於缺乏鐵元素,血液已經變成了黃色。這一痛苦的過程將持續十年之久!

之後,他們的子孫後代雖身上不再生有紅瘢,卻依舊會患上鐵缺乏症,最後和他們的祖先一樣痛苦而死。而往往年歲都過不了六十。

經過幾代人的觀察,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離鬼洞的距離越遠,發病的時間也就越晚。但是不管怎樣,這症狀始終存在,一代人接一代人,臨死之時都苦不堪言。

為了找到破解詛咒的辦法,部族中的每一個人都想盡了辦法。終於在宋朝的時候,在黃河下游的淤泥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朝青銅鼎,其上有破解之法!

頂上記載,當年商代第三十二代君主武丁,曾經得到一隻染滿黃金浸的玉石眼球,商王武丁將其命名為“雮塵珠”,由於其極度珍貴,於是命人鑄鼎紀念,青銅鼎上的銘文記錄僅限於此,再也沒有任保多餘的信息。

而雮塵珠、避塵珠、赤丹乃是多次在古書中出現的中國三大神丹,雮塵珠在這鼎上曾有記載不正意味著它是真實存在的麼!

扎格拉瑪部落的後人通過佔眩,認為這隻染滿黃金浸的古玉眼球就是天神之眼,只有用這隻古玉眼球來祭祀鬼洞,才能消滅以前族中巫師製造那枚玉眼(假貨)窺探鬼洞秘宓所惹出的禍端。

他們佔眩這枚曾經被商王武丁供奉起來的古玉,時至今日很有可能被埋在某個王室貴族的古墓地宮之中,但是佔眩的範圍有限,無法知道確切的位置。

這就是搬山道人道人的由來,也是他們無論如何要找到雮塵珠的緣由。


所以,摸金校尉,發丘將軍和卸嶺力士這三種盜墓賊在歷史上肯定存在,因為官方記載和野史裡面都有提及,但是搬山道人可能不存在,因為他說的太玄乎了。至於區別,摸金校尉講究雞鳴燈滅不摸金,很守規矩,至於發丘將軍,則更加講究計劃的周密性質。他們在下墓之前就把計劃做得很周密,把可能出現的困難降到最低。至於卸嶺力士,則是沒有任何水平的土匪式挖墓,見到寶貝就挖挖了就賣,如此而已。

這樣,大家認識到這個幾個派別的區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