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國企用人制度迎來變革 招聘職位薪酬將與市場接軌

4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省國資委、省國資運營公司通報國資監管體制改革情況,介紹國資國企改革重點。記者注意到,省屬企業開展“六定”改革是今年的新亮點。我省國企逐步實現陽光招聘,並在人員選聘機制、薪酬分配機制等方面與市場全面接軌。

  今年,省屬企業改革發展重點聚焦九個方面發力:聚焦保值增值、聚焦深度轉型、聚焦“一企一策”、聚焦“六定”改革、聚焦項目投資、聚焦“騰籠換鳥”、聚焦專業化重組、聚焦資本運作、聚焦風險防控。我省將引導國有資本朝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方向“進”,從非主業、競爭弱、無優勢行業領域“退”,持續提升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和帶動力,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鍛造“超級引擎”。

  “在省屬企業探索實施‘六定’改革,屬於山西首創。”省國資運營公司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張宏永介紹說,“六定”指的是:定機構、定職數、定員額、定機制、定薪酬、定任期。定機構、定職數、定員額管的是總部機構和管理人員;定機制、定薪酬、定任期管的是用工“進、用、退”三個關鍵環節。

  我省將重新制定崗位標準,合理控制人員編制和職數,推行“招聘制”“契約化”“任期制”“組閣制”等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在人員選聘機制、考核激勵機制、薪酬分配機制等方面與市場全面接軌。同時,建立全省統一的市場化公開招聘機制和人才流動機制。

  具體來看,定機制,解決人員入口隨意、選聘過程不透明、人崗匹配度不高等突出問題,通過全面梳理和編制崗位任職標準,嚴格人員准入條件,搭建省屬企業人才流動網絡,建立公開、透明、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定薪酬,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收入與貢獻不一致,干與不幹一個樣、薪酬與績效不同步,幹好幹壞一個樣、工資與效益不掛鉤”問題。通過建立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引入薪酬對標機制等措施,增強省屬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定任期,指的是推動董事任期制、經理層聘任(組閣)制、員工合同制“三制”改革,解決國企存在的“幹部終身制、員工鐵飯碗”頑疾,通過強化對董事、經理層聘任期、員工合同期履職情況和勝任能力的考核,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

  我省力爭通過三年達標、五年鞏固、實現省屬企業總部機構數量降低40%,管理職數壓縮40%,經營層市場化招聘率達到50%,陽光招聘率達到100%,任期考核兌現率100%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