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拾金不昧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拾金不昧的好人,這些人大多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能經得住金錢的誘惑,面對不屬於自己的錢財,首先想到的不是該如何佔為己有,而是想到丟失財物的人會面對怎樣的困境。所以說拾金不昧的行為是值得提倡和歌頌的!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拾金不昧,他把錢物歸原主,巧合中找回丟失多年的孩子。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明朝時期,江蘇常州府一戶普通的百姓人家正在沉寂在無限的悲痛之中。男主人名字叫方春,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他帶著兒子去趕廟會,卻將兒子給丟了。

方春今年四十四歲,他老來得子,四十歲的時候,夫人為他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自然成了他的“掌中之寶”。可是,他卻將這寶貝兒子弄丟了,他和家人連著找了幾十天,卻再也沒有見過兒子的蹤影。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方春自責至極,一刻也沒有放棄對兒子的尋找,他想就算後半生什麼都不幹,也要把兒子找回來。

這一找就是好幾年,這幾年方春一直在天南海北地跑,人也蒼老了不少,這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就算再苦再難,一想到兒子,他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這些年,為了找兒子,家中的積蓄已經花得差不多了。在路上,他一直吃最差的飯、住最便宜的客棧,為了就是能省點錢。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這天,方春來到了一個叫留陳鎮的地方,在一條人跡罕見的小路上,他發現了一個藍布包袱,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有五百兩銀子!

如今正是他最需要錢的時候,面對眼前這筆鉅款,方春心中“噗通、噗通”跳了起來。但是,很快他便冷靜了下來:這麼一大筆銀子,丟失它的人不知道著急成什麼樣子了!如果這銀子再有更大的用途,自己偷偷拾走,肯定會害了人家!

於是,方春就在這條小路上等著失主來尋找,等了半天,天已經擦黑了,也沒見一個人在這裡路過。他只好先將銀子收好,然後往前走去。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走到一處便宜的客棧,方春在這裡住了下來。吃飯的時候,他發現旁邊一位穿得像個商人模樣的人在喝悶酒,一邊喝酒一邊流淚。方春看他可憐,就拿菜走過去和他一起吃。萍水相逢,兩人慢慢交談起來,聊天中得知,這個商人是個販糧食的,丟了一筆銀子,這些銀子是鄉親們賣糧食的錢,現在自己不小心弄丟了,該如何向鄉親們交待啊!

方春向他細細詢問了這銀子的特徵,那商人說是用一個藍布包袱包裹著,銀子最下面還有一個明細,明細上記著每個賣糧食的鄉親的名字。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方春聽後藉故走回了自己的房間,他打開那個包袱,在最底層果然發現了一份手寫的明細,上面密密麻麻寫著許多人名。他確認無誤後,毫不猶豫地提著包袱出來了。

當他把包袱遞給商人時,商人是又驚又喜,連忙向方春下跪致謝,方春趕緊將他扶了起來。商人打開包袱拿出一百兩銀子非要送給方春當作酬謝,方春婉拒了。儘管自己缺錢,但是他知道這錢不是自己的。

第二天,商人拉著方春一定要到自己家裡去做客,方春推辭不過,只要跟他回了家。

商人在家中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兩人你一杯我一杯喝了起來。不一會兒,方春有些醉了,他將自己丟失兒子的遭遇告訴了商人,商人聽後對他拾金不昧的行為更是敬佩不已!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沉思片刻後,商人突然讓夫人領過來一個小男孩兒,年齡在十歲左右。他對方春說:“這個孩子是我前幾年在一個過路客手裡買來的,當時看他可憐就收留了過來,我家裡還有一個兒子,不如就將這個給你當兒子吧,你那兒子找到找不到的,好歹有個安慰!”

方春仔細一瞧這孩子竟然激動地跳了起來,他大步跑過去,將孩子右胳膊上的袖子擼了上去,一塊暗紅色的胎記赫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方春抱住孩子就大哭起來,看著方春這個樣子,商人立刻明白了什麼……

方春平靜下來後對眼前的這個孩子說道:“我就是你的親爹啊!真是老天有眼啊!”說完,再也不肯鬆開孩子的手。

父子相聚,商人和夫人也非常歡喜,他們在感動之餘還向方春表達了祝賀。方春連忙起身拜謝商人:“如果不是您收留了小兒,我們今日不可能重逢,您的大恩大德我終生難忘!”

民間故事:巧合中的巧合

商人連忙扶起他說道:“一切都是緣分,你們父子團聚是上天安排好的!巧合之中我們住了同一間客棧,巧合之中您拾金不昧,將銀子還給我,巧合之中您來到我家做客,巧合之中您找到了自己的兒子,您說這是巧合呢?還是天意呢?”

第二天一早,方春向商人告辭,拉著兒子的手向自己的家鄉走去……

每天一篇小故事,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