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的“朱橋樣本”(中)

與此同時,各村(社區)根據實際成立黨員義務巡邏隊,鞏固基層群防群治的同時,增強了禁燒巡防力量,開展“禁止焚燒秸稈·共建美好朱橋”“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動,發動128名學生家長作為禁燒宣傳員。

  “通過抓典型帶動、抓關鍵少數,將秸稈禁燒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不斷夯實群眾基礎,形成‘不能燒、不願燒、不想燒’的禁燒氛圍。”嚴家福說。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示範是最好的引領。眼下正值秋收,一年一度的秸稈禁燒工作拉開大幕,朱橋鄉黨員義務巡邏隊也早早上崗,確保這場硬仗取得“接二連三”的勝利。


“三治融合”的“朱橋樣本”(中)

“小手牽大手”志願服務活動助力秸稈禁燒。


  黨建“活”了,黨員“動”了,黨組織“強”了。朱橋鄉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中,逐步構築起了“黨建+三治融合”的現代農村善治體系。

  黨建引領,激活一池春水。細覽這套現代農村善治體系,朱橋鄉始終堅持向黨建要凝聚力戰鬥力,抓實黨員積分量化、黨員村民代表聯繫戶,倒逼黨員幹在前、作表率,走出一條“支部舉旗、黨員帶頭、群眾上陣”的強村富民路。

  黨建引領,呈現全新風貌。如今的朱橋鄉,逐步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由弱到強”、全民法治意識“由淡到濃”、社會治理“由亂到治”、鄉風民風“由差到好”的四個轉變。

  樣本的“特色”:發揮“首創精神”,打造一批叫得響的品牌

  首創精神,是這份“朱橋樣本”上最矚目的“特色”。

  在推進“三治融合”工作中,朱橋鄉大膽探索,勇於嘗試,以首創精神打造了一批拿得出、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的品牌。“愛心超市”就是其中一項。

  去年中秋期間,朱橋鄉7個村的“愛心超市”門前迎來了一批貧困戶和邊緣戶,原來他們早早地就接到了通知,當天是過來領取扶貧愛心物品的。

  自2018年5月份成立全省首家“愛心超市”起,一年多來,朱橋鄉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投入並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愛心捐助活動,不斷完善和升級愛心超市的功能與服務,將“愛心超市”升格為“朱橋人民的超市”,更好地發揮其利民惠民和扶貧幫困作用,促進扶貧扶志並行。


“三治融合”的“朱橋樣本”(中)

貧困戶在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物品。


  “愛心超市開辦後,讓貧困戶和邊緣戶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在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轉變、鄉風文明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嚴家福說,更具意義的是,它讓先進典型得到物質、精神雙重獎勵,用典型引領村民向善向好。

  “愛心超市”只是朱橋鄉以“首創精神”打造“三治融合”新高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善治為目標、以預防為基點,積極探索豐富有效的工作載體,為基層抓“三治融合”提供了一批可遵循的經驗、可借鑑的載體。

  365人民滿意服務中心,是這份“朱橋樣本”上的又一特色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