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火神山施工现场

​近日,武汉快速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事情,也被日本网友所关注。在为中国超强建筑能力所震撼的同时,一些历史爱好者也联想到了日本战国史上著名的“墨俣一夜城”。这些日本网友,将中国小汤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都比作“墨俣一夜城”一样的壮举和奇迹。

玩过《太阁立志传》游戏的人,都很熟悉丰臣秀吉“墨俣一夜城”事迹。事实上,中国北宋时也发生过类似事迹,比丰臣秀吉更早几百年,而且主角就是著名的杨家将第三代传人——杨文广。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的“墨俣一夜城”

我们首先谈谈“墨俣一夜城”。后来统一日本、入侵朝鲜的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最初只是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手下的一名下级武士。“墨俣一夜城”可说是他正式跻身战国名将的一战。

1566年,控制尾张国的织田信长为攻打美浓国的斋藤氏,需要在双方交界的木曾川一带墨俣地区建筑堡垒,作为攻打斋藤氏的桥头堡。然而,墨俣地区距离敌军势力太近(不过几公里),筑城部队极易遭到攻击,再加上地点低矮潮湿,建筑工作存在很多困难。织田家两位重臣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先后在此地筑城失败。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墨俣城遗址

​当时还只是织田家普通家臣的木下藤吉郎,自告奋勇担负墨俣城的建筑工作。木下藤吉郎首先拉拢美浓、尾张交界的豪族和野武士,取得他们的武力协助。然后在1566年9月的一天,木下率领织田部队开始发起敌前筑城作战。据称,参战织田军以三分之二部队投入筑城工作,三分之一部队用于迎击敌军。

首先,木下藤吉郎带领人马在木曾川上游准备好修建城寨的木材,并提前安装好城寨的各种结构部件,然后用木筏运送这些部件顺河而下。筑城材料运到墨俣后,木下藤吉郎率领两千人的筑城部队利用现成材料和构件进行组装,在一夜之间就在尾张和美浓的边界建成了一座墨俣城。这就是著名的“墨俣一夜城”。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墨俣一夜城示意图

​等到第二天天亮,上千名斋藤军赶到现场,却发现织田军已在堡垒内严阵以待。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率领织田军依托堡垒发起反击,斋藤军大败而逃。由此,织田信长终于在战争中取得了关键性优势。

随后织田信长很快击败了斋藤家,攻下了美浓,并在“天下布武”的名义下,开始统一日本的战争。通过此战,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成为了织田家数一数二的重臣,并在织田信长死后成为统一天下的继承人。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墨俣一夜城

杨文广的“筚篥一夜城”

丰臣秀吉的“一夜城”奇迹,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在北宋时期也发生了非常相似的一场战斗,这就是杨文广指挥的“筚篥一夜城”。

杨文广大约出生于公元999年,是真实历史中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第三子。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在评书和演义中的故事非常丰富,但他们的一些真实事迹其实比虚构的演习还要精彩。而且,演义中才能并不突出的杨文广,史实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一点不逊色于父祖。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中国戏曲中的杨文广角色

​“筚篥一夜城”之战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筚篥城,位于秦州(甘肃天水)以西一百八十五里。筚篥城所在地方,位于宋朝重镇秦州和散渡河谷之间,是西夏入侵的一个必经之地。宋军掌握了筚篥城,就能够将西夏军队阻挡在渭水平原之外。相反,如果西夏占领了这里,就会成为大举进攻关中的桥头堡,能够长驱直入秦州和后方的渭河平原。

筚篥城,曾经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随内附蕃部被纳入北宋秦州的管辖,但此后一直未得到朝廷重视。而且附近蕃部在多次遭到西夏劫掠后,“地空数百里”,筚篥城一带成为宋朝和西夏之间的军事真空区。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宋神宗

​1068年宋神宗登基后,秦州知州马仲甫上奏请求修筑筚篥城,得到陕西经略使韩琦的支持。韩琦指出:“……我朝昔取一时之计,弃废兰州,因失断臂之势,故德明、元昊得以吞噬西蕃以至甘、凉、瓜、肃诸郡。至宝元初,终至僭号,一向攻胁秦渭诸蕃。近日夏人复将西市城修葺,建为保泰军,只与渭砦一百二十里——去汉界之近如此,前所未有。是以久在西垂谙边事者,皆谓城筚篥则与成鸡川、古渭通成御外之势,隔绝夏人吞噬秦渭诸蕃及瞎药、木征、青唐诸族之患。小可以北逼榆中,大可以向洮湟。”(《续资治通鉴长编》)

此时的宋神宗锐意进取,十分赞同韩琦的主张,批准了筚篥城的修筑。随后,韩琦派遣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负责筑城任务。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图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杨文广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将。杨文广虽然父祖两代都是北宋名将,但他直到40多岁仍是殿直这个级别的低级军官,官品大概仅为五十阶左右。尽管后来受到范仲淹提拔,在1044年后投入对西夏作战的一线。但随着1044年宋夏和议,杨文广也暂时失去了进一步表现才华的机会。

1052年,杨文广作为德顺军知军,被临时调入狄青麾下,参加了对侬智高叛乱的讨伐。此后,杨文广又先后升任团练使、防御使,直到担任秦凤路(辖区相当于陕西西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部及南部)副都总管,成为对西夏作战的主力战将。

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杨文广率军率军前往筚篥城。此前,宋军也多次试图在筚篥修筑城堡,但在西夏军骚扰下都遭到破坏。为迷惑敌军,杨文广在事前放出消息,假称将率军修筑喷珠城,首先率军抵达了喷珠这个地方。“日已暮,乃急趋筚篥城”(《续资治通鉴长篇拾补》)。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西夏军队

​杨文广所率军队数量,并没有具体记载。但当时北宋秦凤路兵额为二万七千人,其中正兵不过万人(《续资治通鉴长编》)。杨文广作为副都总管,估计投入了秦凤路大部分野战兵力,最多也只有几千人。

杨文广率领这些宋军,在夜色中急行军数十里,连夜抵达筚篥地方,并紧急抢修残破的堡垒。等到天色大亮,“虏骑大至”,西夏军队果然大举前来,据估计兵力也在数千人左右。当看到宋军已占据并修复了筚篥城堡垒,西夏军知道无法击败宋军,只好灰溜溜地撤兵。

然而,真正战斗才刚刚开始而已。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北宋骑兵

​西夏军撤兵时为了虚张声势,向杨文广投书称“当白国主,以数万精兵逐汝”(再派几万人来赶跑你)。然而,杨文广不仅没被吓到,反而派军大举出击。西夏兵大败,宋军斩获甚众。“或问其故,文广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宋史·杨文广传》)

杨文广率军驻扎此地,继续完善并增修了筚篥城的防御设施,在宋神宗的旨意下,该城也改名为“甘谷城”。

尽管筚篥城之战规模并不大,却让北宋取得了对西夏战争的关键战略据点,大大改变了长期的被动局面。筚篥城成为了秦州乃至关中西部的藩篱,有效遏制了西夏的进攻,宋军在此招民屯田,开展对蕃部的贸易,从此这里“环数百里为内地”(《宋史·杨文广传》)。

杨文广曾指出,筚篥城是两军“必争之地”,很快也得到验证。筚篥城之战后数月,西夏权相梁乙埋再次派兵偷袭,结果被宋军都监张守约以五百人击败。由此可见,西夏对这座堡垒的重视。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今天的甘谷地区

在两场筑城战中,丰臣秀吉和杨文广谁更厉害?

对比“墨俣一夜城”和“筚篥一夜城”,丰臣秀吉和杨文广的作战指挥,到底谁更厉害呢?其实,这两场筑城战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不少共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在于,丰臣秀吉和杨文广都面临“天亮敌人就会出现”的压力,不约而同强调了行动速度和筑城效率。同时,两个人在堡垒初成的同时却选择了主动出击,而不是为保住战果消极防御,放任敌军离开,从而消除了对城塞的后续隐患。两个人对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意识非常高。

但另一方面,墨俣城和筚篥城的客观区别很大。墨俣城没有现成的设施可供利用,但筚篥城却有残破的堡垒可作为基础,因此杨文广的真正筑城工作并不多。相比之下,丰臣秀吉在土木工程方面的准备工作也更加完备,充分利用了河道运输,在建设方面要更高效。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但是,墨俣城最大优势就是距离丰臣秀吉的出发基地很近,墨俣距织田家的主城清州不过16公里左右。而筚篥城距离秦州却长达103公里(宋代一里为558米),杨文广最大的难题就是行军速度,从秦州到喷珠城可能花了几天,但从喷珠城到筚篥城的夜间急行军却只用了半个晚上,而且第二天就全力投入作战,这一点的难度远高于丰臣秀吉。由此可见,北宋西军的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非常强悍,杨文广的指挥才能也非同一般。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丰臣秀吉在建设能力上虽然更胜一筹,但行军作战本领和杨文广却不在一个档次上。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宋代地图

中日的“一夜城”奇迹对今天的启示

2020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挂牌,它虽然不能叫“一夜城”,但体现的动员和施工能力却远胜过古代。尽管如此,“墨俣一夜城”和“筚篥一夜城”也反映了很多相似的经验。

首先,就是统一的认识和果断的决策。无论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还是宋神宗、韩琦和杨文广,上下级间对任务目标都达成了高度统一。尽管均存在巨大客观困难和失败经历,但大家都坚定认同修筑堡垒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的统一性,决策的果断性,大大提升了任务的执行力。

同时,实施了超强的动员力,在最短时间内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丰臣秀吉在意想之外调动了当地的豪族和野武士,韩琦则调动了秦州几乎全部野战兵力。

中日史上两次“一夜城”:杨文广和丰臣秀吉,均创下快速施工奇迹

墨俣一夜城模型

​另外,速度是胜利的关键,但为提升速度,也不能蛮干硬来。丰臣秀吉进行了充分准备和调动,杨文广则施展了“声东击西”之计,虽然二者方法不同,却都成功迷惑了对手,隐蔽了自己的意图,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外,不管墨俣城,还是筚篥城,当时经过一夜的短暂修筑,其实仍只是很简陋的防御设施,但对付敌军进攻却都已经能胜任。两座城寨的后续完善工作,都是随后几个月才继续实现的。我们从“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建筑方式上,也能看到这种“实用性第一”的思想。

这些历史事迹的经验虽然都来源于战争,但对于当代的应急救灾工作或其他领域,仍然有着不少可借鉴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人类的能力和智慧,只要众志成城,奇迹是可以创造的。(作者:陶慕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