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1)

之前已經講的波蘭千年歷史鏈接如下。

波蘭王國簡史——從建國至1772年

波蘭簡史——三次瓜分波蘭

波蘭簡史——拿破崙戰爭與波蘭

波蘭簡史——三次悲壯的波蘭大起義

波蘭簡史——兩股思潮裹挾下的波蘭復國運動,希望與危機共存

波蘭簡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浴火重生

烏克蘭問題

基輔羅斯的起源及結局

俄羅斯民族從起源上來講,是維京人(俄國人把他們稱為“瓦良格人”,中國第一艘航母起初的時候叫“瓦良格號”)和斯拉夫人融和形成的。起初處於統治階級的是維京貴族留裡克家族,定都於基輔。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1)

基輔

1054年基輔羅斯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去世後,留下一份遺囑,將國土分封給他的兒子們。長子得到基輔大公的頭銜,擁有基輔和諾夫哥羅德,凌駕於其餘諸子之上。這位雅羅斯拉夫看來空有“智者”的綽號。他天真地設定,長子去世後,次子接替基輔大公的頭銜,次子去世後,第三個兒子再接班,如此長幼有序,直到兒子輩全部死光,再由長子的長子接班,然後進行下一個循環。這怎麼可能實現呢?結果是預料之中的,各位王子相互屠戮,基輔大公的王座下血流成河。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1)

古城弗拉基米爾

1169年,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博戈柳布斯基——他父親建立了莫斯科城——派兵奪取了基輔,但是他拒絕去當基輔大公,選擇繼續留在了自己的都城——弗拉基米爾。這就意味著基輔不再成為俄羅斯的中心。基輔羅斯實際上已經分裂成為一個個小王國。

西烏克蘭的結局

1240年蒙古人來到第聶伯河的時候,基輔大公米哈伊洛實力孱弱,處於現烏克蘭西部的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大公丹尼洛保護之下。但是丹尼洛也無法阻止蒙古人攻陷基輔,只能乖乖地向蒙古人稱臣。丹尼洛投降蒙古人後,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公國成為蒙古的衛星國,但是還能保有一定的獨立內政權力。這個公國隨後逐步壯大,被稱為“小羅斯”。

等到了丹尼洛的曾孫一代的時候,這一家族的嫡系子孫在戰鬥中死絕了,大公的寶座就給了曾孫的外甥——波蘭馬佐舍夫大公博萊斯瓦夫二世,這是波蘭人介入這一地區的開始。博萊斯瓦夫二世後來慘遭加利西亞貴族毒死,波蘭人當然不能善罷甘休,他的後人“大王”卡齊米日三世後來征服了整個加利西亞地區,將它併入波蘭王國領土,這一地區的首府就是利沃夫。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1)

加利西亞首府——古城利沃夫

由於波蘭本來就擁有發達的天主教文化,他的統治與加利西亞傳統的東正教文化時有牴牾,這是後來西烏克蘭問題的關鍵。

東烏克蘭的結局

立陶宛大公國是一個在蒙古人鐵蹄下倖存的波羅的民族國家。之所以能倖存,可能不是因為立陶宛的強大,而因為當時它只不過是不太起眼的比蒙古人更為落後的部落聯盟。但到了十四世紀,立陶宛大公國強盛起來,逐步向南方的現今東烏克蘭地區擴張,並佔領了“小羅斯”的沃里尼亞公國。

1359年,在現在烏克蘭中部的錫尼沃迪河畔,立陶宛大公之子阿爾吉達爾擊敗了蒙古軍隊,將立陶宛國境線推進到德涅斯特河口,從而成為東烏克蘭的主人。由於立陶宛本來是一個文化落後民族,在佔領東烏克蘭地區後,能很順利地被當地東正教文化同化。這與西烏克蘭的情形完全不太。

之後的兩國合併及以後的故事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講過了,不再重複。

現代烏克蘭政黨的崛起

俄國地區的情況

1900年,在哈爾基夫,第一個烏克蘭政黨——革命烏克蘭黨成立,宣佈他們的目標是烏克蘭獨立。革命烏克蘭黨是一個有共產運動色彩的左翼政黨,後來多次分裂,最後形成一個叫做“斯比爾卡”的社會民主黨派,轉而謀求一個“自由”的俄國邦聯下的烏克蘭自治國。1905年沙皇頒佈宣稱改革的“十月詔書”,受此鼓舞,烏克蘭另一部分主張立憲改革的人成立了立憲民主黨,支持統一俄羅斯帝國主義的人也相應成立“十月十七日聯盟”。後來一些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組成“烏克蘭激進民主黨”(名字有點誤導人),他們經常與君主立憲黨合作。自此,烏克蘭三股政治思想——社會民主派、立憲民主派及統一帝國派——全部登場。

奧地利地區的情況

在奧地利佔領的加利西亞地區,因為前面提到的文化隔閡問題,波蘭人與烏克蘭人之間一直存在衝突。當地佔主流的烏克蘭政黨是利沃夫大學歷史教授赫爾舍夫斯基成立的烏克蘭民族民主黨。這個黨宣稱要追求烏克蘭獨立,其短期目標是將加利西亞分為烏克蘭和波蘭兩部分。但是前面提到的德莫夫斯基領導的波蘭民族民主黨想將加利西亞併入波蘭,當地的烏克蘭人融入波蘭民族,而畢蘇斯基主張烏克蘭和波蘭各自組成聯邦加入大波蘭。三家都說不到一起去,衝突從杜馬競選逐步發展到暴力行為。

就這樣,整個烏克蘭地區的形勢錯綜複雜,各種勢力角逐,其中既有階級之間的矛盾,更有民族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大爆發只需要一根導火索——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