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不等於事業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職業,什麼是事業。

職業是謀生手段,是用體力,腦力換取金錢的工作。

當你金錢無憂時,才會有事業,事業是你終生為之努力奮鬥的工作,事業是你自己奮鬥的對象,是給自己服務的,職業是服務老闆的、國家的。

以上!


是百度對於職業和事業的解釋。


我知道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不上班哪來的經濟基礎去養活自己。想要等到衣食無憂那恐怕要猴年馬月了。

是的,這種解釋確實是片面了,但也不能完全說他是錯誤的。


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種經驗,公司常常會給我們灌輸一些雞湯,讓員工愛公司如愛家,把每一份工作當做一份事業去做。


當然結果通常只會有兩種,一種是員工被成功洗腦,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另外一種自然是受不了捲鋪蓋走人。


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他們沒有做錯,那麼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大概也只能是當事人身上了。


同樣是作為一個打工者,我從來都是一個很隨性的人,當大家都說幹一行愛一行的時候,我卻本著愛一行幹一行的原則,這使得我在每一天的工作中都很快樂充實,每一天都渴望接觸到更新鮮的事情,接觸到更多的知識。


你會不會在工作的時候抱怨?嫌棄工作任務重,覺得為什麼總是有一堆事在你身上,壓得你喘不過氣?每每到了早晨就想在被子裡能多待一分鐘就多待一分鐘,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去公司。


如果我說對了,那麼恭喜你,你現在在做的正是一份職業,並且是一份你並不喜歡的職業,你連最基本的幹一行愛一行都沒有做到。


很多人說,“我只要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等混個幾年,自然會升職加薪。”


那麼我就要問了:“你覺得一切順利的話,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嗎?”


答案是不能!


現代社會人才濟濟,如果你只是一個可替換的勞動力,那麼可能在你還沒有熬到那個時候就已經被掃地出門了。


正確面對自己的優劣勢,明確自己的目標,講白了就是撒泡尿照照,判斷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走到哪一步。對待工作要認真但不要拼命,留一部分精力去學習,利用工作拓展自己的認知面。


當你的閱歷、知識更加豐富的時候,你會發現工作對你來說完全是遊刃有餘,效果遠比之前拼命做來的快、好。


之前在新浪看到過這樣一組圖,在這裡也一起分享出來,細細去品味,你會發現很多之前所看不到的東西。


1. 短期VS.長期

職業不等於事業

2. 緩慢成長VS.專業成長

職業不等於事業

3. 獲取金錢VS.獲取經驗

職業不等於事業

4. 及格就好VS.追求卓越

職業不等於事業

5. 苦臉下班VS.笑臉下班

職業不等於事業

6. 害怕週一VS.喜迎週一

職業不等於事業

7. 對公司文化無感VS.與公司文化保持一致

職業不等於事業

8. 準備找下一份工作VS.準備再上一個臺階

職業不等於事業

9. 整天時間不夠用VS.每天都過得充實

職業不等於事業

10. 一場折磨VS.一段旅程

職業不等於事業

說白了,如果你對工作做不到100%的努力和付出,完全就是害人又害己,公司花高價養了一個低效率的人,你在一個不喜歡的地方受著折磨只為拿到那每個月的固定薪資。


既然如此,何不妨換個思維?愛一行幹一行,讓你的職場生活更充實,讓僱傭你的公司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