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成都的老街巷,是那種斑駁且充滿記憶的痕跡,就如美酒一般醇香,越是去細細品味,越覺得它獨特的味道。

北書院街

新華大道玉沙路的一個支巷,緊鄰育嬰堂街。

附近古有書院,因而得名。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這是成都很老的巷子,市井味很濃。

清晨之際,巷子裡同大馬路上的車水馬龍般的熱鬧。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茶館老闆將木製、竹編的桌椅板凳整齊擺放在街沿邊;火爐上的水壺發出咻咻的長鳴聲,滾燙的開水傾入塑料保溫水瓶中,再塞上木塞。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喝一杯素茶,很安逸。

夏日的天亮的早,鳥鳴的時候就有人來到街上吃早飯。

短褲、背心、拖鞋,一點也不“講就”。

“老闆,二兩湯雜、多點海椒”。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一兩面5塊、二兩面7塊,在圈兒姐印象中這是好多年前的價格。

包家巷

只要一說起包家巷,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巷子裡的成都市婦產醫院。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成都市大致有40多萬人,出生在這裡,老成都人習慣叫它:“包家巷產院”。

即使處於鬧市之中,絲毫不受到外界的影響。從小南街拐入,一下子就能讓人穿越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既視感。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木門、磚房、瓦片,這裡依舊維持著老成都的風味。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謝無圻公館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省甲工舊址

謝無圻公館、四川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這些老成都的代表建築都在這條巷子裡。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就連街邊的一個麵攤攤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資格成都味道。

新鴻南路

兩塊錢一個小時的手柄,五角一個幣的gai機是圈兒姐對這條街印象最深的童年記憶。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多年過去,gai機已經不在了。

但是,每個單元一樓的機麻依舊受到居民的歡迎,住家戶改成麻將室,面對街面的玻璃窗上貼著機麻、茶的字樣。經過這裡,能聽到清脆的麻將碰撞聲。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夜晚,這裡是一個不會讓你失望的深夜食堂。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黑哥串串、牙尖十八怪、田席幹拌串串、周黑鴨等一系列蒼蠅館子,佔據了整個街道。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絡繹不絕的食客相聚於此,室內室外三五桌。環境比不上大館子,三五人一桌,談論著陳年趣事。

龍王廟正街

說起來龍王廟正街,就不得不提到這座已經150歲高齡的邱家祠堂。它歷經無數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不倒,是目前成都市中心僅存的客家宗祠。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百年老校--龍王廟正街小學門口就是菜市場和數不盡的小賣店。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每天清晨,市場的吆喝叫賣聲與校園的朗朗讀書聲不斷交織,匯成了龍王廟正街獨特的聲音標識。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從龍王廟正街往外走,不出幾百米就是繁華的街道,這裡的歲月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依然保留著百年前的模樣。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對於偶然闖入這裡的人來說,無異於撞進一個奇怪的次元,這裡的模樣與春熙路得繁華看起來那樣格格不入,但是與我們記憶裡的童年又是那樣溫柔地契合。

馬市壩街

馬市壩街,雙流彭鎮的一個老巷子,因歷史百年的觀音閣茶館火了起來。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老茶館變成了一個景點。許多遊客在老茶館完成對老成都茶文化的探尋後,會順帶在周邊走走逛逛。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而在馬市壩街上,老茶館並不是唯一的風景,還有老棉花鋪子、老鐵匠鋪子、老補鍋鋪子,似乎上個世紀80年代的商業業態在這裡能夠找到。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不像城市街道一樣橫平豎直,彎彎曲曲、雜亂無章似乎才是老街應該有的樣子,才能感受到新建城市永遠無法模擬的市井氣息。

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成都大隱於世的老巷子

每一條街巷都是後人理解這個城市的一面又一面鏡子。尋找到那份消失在成都經濟飛速發展中的記憶,一種對故園舊土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