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戰爭中佔據武器上的優勢很重要,尤其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裝備優勢有時甚至決定了一場戰役的勝負。但是在二戰期間武器裝備還不足以完全決定戰爭的勝負。那麼國軍為什麼在戰場上敗多勝少,甚至37天丟掉38座城池呢?其實這不僅僅是裝備問題。


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國軍在戰場上一敗塗地,曾經37天丟了38座城市。在豫湘桂會戰期間丟失了大片國土,此時已經是1944年,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而且八路軍和新四軍已經進入局部反攻,大量日軍只能縮在炮樓裡等著戰爭的結束。所以,國軍的敗退多少有點詭異。


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先說說客觀原因。在裝備方面,海陸空無論哪一個我們確實不如對方。海軍就不用比了,甲午海戰後中國的海軍基本就是在吃老本。空軍方面,雖然國軍有過幾百架飛機還在抗戰初期打出不錯戰績,但是隨著戰爭的消耗,前期主要靠蘇聯援華飛行隊,後期主要靠陳納德的飛虎隊。陸軍方面,是國軍唯一能跟日軍相比的。但是這也僅限於輕武器方面。國軍抗戰期間的輕武器相比於日軍差距並不大,但是國軍不能自主生產限制了國軍的戰鬥力。而且老蔣也不會把這些武器配給非蔣系,所以戰力參差不齊。


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除了裝備還有就是國力上的差距。中國當時還是個農業國,工業能力極其薄弱,軍工方面就更不用提。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在東北大打出手,他們要的就是日本在東北留下的工業。雖然很大一部分已經毀於戰火或者被拆走,但是餘下部分對於中國簡直是寶貝。這也能看出中日工業能力的巨大差距。難道這一切就能掩蓋國軍的失敗了嗎?顯然不能。


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國軍抗戰最大的癥結就是心態問題。可能有人會反駁,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為什麼會有心態問題?心態問題那是汪精衛等少數派。實際上國軍的心態問題是政治過於深入軍隊。老蔣在抗日前一直都是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混蛋理論。這個理論不光是適用於我黨,還適用其他派系。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老蔣,從抗日開始就從來沒有真正的魄力領導全民抗戰。這也就造成了各個部隊在面對日軍的同時還要顧及自己不被背後捅刀。

比如著名的衡陽保衛戰,第十軍方先覺領著一個軍與日軍十萬人打了一個47天。在這47天時間裡,方先覺等戰士憑藉血肉之軀與日軍飛機大炮相抗衡。雖然老蔣命令國軍各部對日軍反攻,但是實際上收效甚微。由於各部隊心懷鬼胎,聽話的被日軍重創,連軍長都被下屬出賣。裝虛弱的還能得到自保,所以援軍永遠不會到來。


國軍抗戰敗多勝少,真的是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太多?心理問題更嚴重


當時距離衡陽僅僅五公里的62軍甚至說出:“我是來流血流汗、保家衛國的,不是來給他第10軍立戰功的。”這樣的話。同樣的情況橫穿整個國軍軍事史,黃百韜、張靈甫、陳明仁都曾經毀於老蔣的“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