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國自古以來疆域廣闊,地廣物博,我們擁有五千年悠遠的歷史,有最為璀璨的歷史文化傳承,可你知道中國的疆域是如何變化的嗎?我們從小知道,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三大國,可你知道這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怎麼得來的嗎?

1.夏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 (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

2.商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 ,在亳(今商丘) [2] 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符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6]

3.周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88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主要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另一說公元前403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又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戰國(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週滅亡前和二週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二週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另一說公元前403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如吳起商鞅的變法圖強;而在兼併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而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戰國時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社會的雛形。

4.秦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為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了國土空前遼闊的王朝。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秦朝創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文化風俗,加強了大一統的凝聚力,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自秦統一六國,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但歷代帝王都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傳統理念,導致中國與周邊國家一直是一個有邊無界的狀態。

5.漢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稱前漢,與東漢(後漢)合稱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有14個皇帝,歷經211年。

秦朝滅亡後,經過楚漢之爭,劉邦獲勝。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定都長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又實行了輕徭薄賦的政策,社會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手工業及商業領域均取得明顯進步,史稱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漢昭帝時期又加強了西南和西域的控制,漢宣帝時大破匈奴,匈奴向漢稱臣,建立了西域都護府,西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武昭宣盛世。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呼屠吾斯,標誌漢匈戰爭結束。

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幷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的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 ;而司隸則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的朝代。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故又稱後漢。東漢首都洛陽被稱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共有十二帝,歷經196年。

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東漢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檯權力得到提升。

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東漢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檯權力得到提升。東漢在文化、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

6.漢末三國: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7.晉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四帝 ,國祚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兩晉又被稱為司馬晉。

三國末期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司馬懿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權傾一時的權臣。司馬炎於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建國號為晉, 定都於洛陽,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公元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但滅吳後,西晉舉國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因此自西晉建立,政風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

西晉一大特色是大量遊牧部落內遷。自東漢光武帝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遊牧民族被遷入,到西晉時關中和涼州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於遷入人口數目相當多,與關中一帶晉人相差不遠。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

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史稱東晉。

西晉時期以仿鑄造青銅器的高溫燒製的青瓷聞名。西晉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醫王叔和著有《脈經》,地理學家裴秀編有《禹貢地域圖》,史學名著《三國志》即由陳壽所著。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東晉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鬱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為天子,後為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8.隋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隨後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並於大業二年(606年)頒佈詔書遷都洛陽。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大業十四年(618年)隋朝滅亡,享國38年。

為了鞏固統治,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公元611年,山東、河南大水成災,漂沒四十餘郡,王薄率眾於長白山(山東章丘)發動民變,抵制隋煬帝東征高句麗,唱出著名的《無向遼東浪死歌》。當時民變範圍大多集中在山東地區,不久被隋軍鎮壓。公元613年,劉元進據吳郡,自稱天子,同年被滅。直到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舉兵叛變,達官子弟紛紛參加,隋朝統治階級正式分裂,帶動全國各地紛紛叛亂。

唐:李淵,李世民看到隋朝即將敗亡,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他們左右的裴寂、劉文靜亦紛紛建議起兵以舉大事。到公元616年(大業十二年),農民起義在全國已居優勢,隋朝再也無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擊各個武裝集團,李淵覺得時機成熟,乃於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在晉陽正式宣佈起事。

秦:薛舉(?—618年),祖籍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縣)。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與其子薛仁杲(gao)起兵,自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據隴西之地,眾至十三萬。不久稱帝,遷都天水(今甘肅天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病逝,子薛仁杲繼位。

涼:李軌(?—619年),字處則,甘肅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隋大業末年被任為武威郡鷹揚府司馬。大業十三年(公元617),率兵攻入內苑城,逮捕了隋官謝統師等,結束了隋朝在涼州的統治。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建元安樂。次年冬,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李軌正式稱帝,立兒子伯玉為太子,設置百官,史稱大涼政權。李軌先後攻克了張掖、敦煌、西平(今青海西寧市)等地,河西五郡盡歸大涼政權。

定楊:劉武周,生年不詳,卒於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祖籍河間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遷居馬邑(今山西朔州)。參加隋煬帝東征遼東還後,返歸馬邑,擔任鷹揚府校尉。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劉武周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開倉放糧,馳檄境內,得兵萬餘人,自稱太守。公元618年,突厥為了扶植地方割據勢力,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自稱皇帝,改元天興,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

夏:竇建德(公元573—621年),漢族,隋朝貝州漳南(今山東武城漳南鎮)人。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遣楊義臣擊破張金稱、高士達。建德招集散亡復起,於次年正月稱長樂王於河間樂壽縣(今河北獻縣)。又大敗隋將薛世雄,攻克河間,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定都樂壽,國號大夏。河北起事軍隊皆來歸附。

隋:楊侗(?-619年),漢族,隋煬帝孫,即位前為越王,隋煬帝被賊宇文化及弒後,隋東都留守段達、王世充等人奉他為帝,史稱皇泰帝。在位不足一年,為王世充所弒,政權落入王世充之手。

鄭:王世充(?—621年),隋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人,字行滿。祖籍西域,本姓支。仕隋歷為江都郡丞。大業九年(公元613)起,以鎮壓江南劉元進等部農民起義軍,坑殺降眾三萬餘人,升江都通守。十三年,被調北援東都洛陽,為李密所敗,遂入據洛陽以自固。及煬帝被弒,他擁越王楊侗為帝,得以專權。旋廢楊侗,自立稱帝,國號鄭,年號開明。

魏:李密(公元582年—619年),字法主,漢族,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出身貴族,曾祖及祖父為北朝顯貴,父為隋朝柱國、蒲山郡公。密襲父爵,為侍從官。大業初年,稱病自免官,閉戶讀書,不久投靠楊玄感,楊玄感兵敗後繼而歸附翟讓領導的瓦崗軍。大業十三年初(公元617年),李密獲翟讓同意建立由他直接領導的“蒲山公營”。不久翟讓乃推李密為“魏公”。十一月,李密殺翟讓,取得了瓦崗軍的領導大權。

梁:蕭銑(公元583-621年),南蘭陵人,為後梁(又稱西梁)宣帝曾孫。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蕭銑之叔伯姑母被冊立為皇后,即蕭皇后。蕭銑遂被任為羅縣縣令。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嶽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謀起兵反隋,蕭銑在羅縣亦舉兵起事。5日之內,得兵數萬,自稱梁公,又進軍岳陽,與董景珍等會合。十月,稱梁王,建年號為鳴鳳。次年四月,在岳陽稱帝,國號為梁,建元鳴鳳,置百官,均循梁故制。時值隋亡之際,形勢紛亂,遠近歸附者日多,蕭銑遷都江陵,修復先世陵園。其勢力範圍東至九江,西至三峽,南至交趾(越南河內),北至漢水,擁有精兵40萬,雄踞南方。

楚:杜伏威,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市)相公莊鎮河灘村人,隋末曾率起義軍長驅千里,建立政權,打擊了隋朝統治。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弒逆隋煬帝,任伏威為歷陽太守,伏威不受,上表洛陽,接受皇泰主所封的東道大總管,楚王的封爵。

吳:李子通(?―622年),東海氶縣(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東)人。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稱帝,建國號吳,年號明政。次年,渡江擊敗沈法興,佔據京口、丹陽、毗陵等郡。武德五年,被唐軍打敗,次年被殺。

楚:林士弘(?—622年),江西鄱陽人。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隨同鄉操師乞率眾起義,任為大將軍,攻佔豫章郡城(今江西南昌)。操師乞戰死,他繼領其眾,大敗隋軍於鄱陽湖,眾至十餘萬,遂佔據虔州(今江西贛州),起初稱“南越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12月在豫章稱帝,國號“楚”,定都豫章,年號太平。一度據有北起九江南達番禺(今廣州)的廣大地區。

梁:梁師都(?—628年)漢族,隋末夏州朔方(今陝西省橫山縣西,位靖邊縣東北)人。世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為鷹揚郎將。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殺郡丞唐世宗,稱大丞相,又聯兵突厥共同反隋,據雕陰(今陝西省北部綏德縣,位米脂縣南)、弘化(今甘肅省慶陽縣,位環縣東南)、延安(今陝西省延安市)等郡,並自稱皇帝,國號梁,建元“永隆”。突厥始華可汗封他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漢:劉黑闥(?—623年),貝州漳南縣(今故城縣)人。少時與竇建德為知己好友,後為夏王竇建德部將,封漢東公,竇建德死後,他復召其僚屬,悉複用之,號漢東王,建元天造,都於洺州,並很快恢復了夏政權河北故地。

魯:徐圓朗(?—623年),隋魯郡(治今山東兗州)人。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反隋,攻佔東平(今山東鄂城東),分兵略地,有眾二萬餘人,後附李密。密敗,降王世充。充敗,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竇建德犧牲後,他與建德舊部共推劉黑闥再起。旋據地自稱魯王。六年,與黑闥先後敗死。

燕:高開道(?—624),陽信城南人。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格謙起義,擁眾10萬,自稱燕王。高開道投奔義軍,屢建戰功,深得燕王賞識,遂擢為將軍。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將王世充受命剿滅起義軍,格謙率軍幾經決戰,兵敗被殺。高率餘部潛入海曲(今山東日照),經休整,軍威復振,轉戰渤海北部一帶。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率義軍一舉攻下北平(今河北盧龍)、漁陽郡(今天津市薊縣),繼承燕王,建都漁陽,年號始興。武德三年(公元621年)降唐,賜姓李,受蔚州總管,封北平王。時逢幽州大飢,高明許以糧販濟幽州災民,暗置殲羅之計。不久北連突厥,南和劉黑闥,共同反唐,連續攻克恆(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縣)幽、易(今河北易縣)諸州,複稱燕王。

宋:輔公祏(?—624年),齊郡臨濟(山東濟陽東章丘西北)人。與杜伏威一起率領江淮農民起義軍轉戰南北,打擊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後,他堅持鬥爭,成為唐初農民戰爭中眾望所歸的最後一位有影響的起義領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輔公祏在丹陽(江蘇南京)稱帝,國號宋,年號天明,聚眾十餘萬,設置政權機構和文武百官。

許:宇文化及(?—公元619年),公元618年禁衛軍兵變,弒君隋煬帝,他自稱大丞相,後率軍北歸,被李密擊敗,退走魏縣,自立為帝,國號“許”,年號“天壽”,立國半年,翌年被竇建德擊敗,擒而殺之。

9.唐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期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建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

唐朝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在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形成開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

10.五代十國: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 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11.宋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12.元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諸色戶計 、投下制 、驅口制 、匠籍制 、籍沒制 、人殉 、宵禁 、海禁 等,中斷了唐宋變革的進程 ,深刻地重塑了宋後中國的歷史。 元朝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但整體生產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間出現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13.明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 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 ,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 ,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 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 ,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 ,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 ,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 ,還曾收復安南 。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 ,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 ,《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

14.清朝: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起,總計296年。 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逐步掌控全國。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業和商業發達,江南出現了密集的商業城市,並在全國出現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隨著近代西方主權國家概念的引入,和殖民主義的入侵,領土邊界日益嚴重,到清朝才意識到主權的重要性,力圖保衛邊疆。可落後就要捱打,還是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迫割讓了大量的領土。

俄國是一個對領土有著強烈慾望的國家。沙俄時代,俄國擴張到西伯利亞地區,與清朝在蒙古、外東北地區衝突不斷。

1638年,俄國以在鄂畢河流域建立的雅庫茨克為基地,開始向東南方擴張,不久,到達了黑龍江流域。在這裡,中俄兩個國家第一次接觸了。隨後俄國在黑龍江源頭石勒喀河以西修建了尼布楚城,在黑龍江北岸修建了雅克薩城,以此作為據點,逐步向黑龍江以東以南蠶食。

到了清康熙年間,在平定中原和三藩叛亂後,康熙皇帝決定解決東北問題,於是在1683年到1686發動了兩次雅克薩之戰,擊潰了俄軍。

1689年8月22日,清、俄雙方的談判代表在尼布楚城外,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直至海為界,以北以西屬俄國,以東以南歸中國

1727年,清朝雍正年間,中俄又簽訂了《布連奇斯條約》和《恰克圖條約》,規定了兩國的中段邊界。沙俄用欺騙的手段,奪走貝加爾湖以南、恰克圖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中國失去了“北海”,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當時中國西部邊界尚未與俄國接壤,在乾隆朝評定準格爾後,三帳哈薩克和巴達克山國,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阿富汗,想要歸附清朝,但乾隆以二國不是中國領土為由,拒絕!只是讓他們當藩屬國。後來,俄國多次出兵,攻佔了三帳哈薩克,與清朝在巴爾喀什湖地區劃界。

鴉片戰爭後,俄國看清了清朝的軟弱,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假意幫助中國向英法調停,連逼帶騙,簽訂《璦琿條約》奪走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失去外興安嶺。

1860年,俄國故技重施,威脅要退出調停,逼迫簽訂《北京條約》奪走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失去庫頁島。

1864年,沙俄政府乘中國太平天國內亂方息,以武力相威脅,逼迫腐敗的清朝與其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奪佔了中國近44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失去原來最大的湖泊,巴爾喀什湖!

1865年,俄國支持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左宗棠力戰多年,終於收復了新疆!最後簽訂了《伊利條約》,雖保住了新疆,卻也還是被割佔了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914年侵佔了中國最北部的唐努烏梁海17萬平方公里國土,不久又受到蘇聯控制,1944年,斯大林將唐努烏梁海地區併入了俄羅斯聯邦的圖瓦自治州,中國至此失去了西薩彥嶺周邊的大片土地。

15.新中國: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新中國成立後,對於友好國家,本著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則,勘定了邊界。對於不顧歷史事實,獅子大張口的要求,我們也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時至今日,中國除了與印度在邊界上有較大分歧,基本解決了所有陸上邊界的問題

中俄邊界:

2008年10月,中俄舉行了黑瞎子島的界樁揭幕儀式,至此,中俄從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算起,歷時300多年,終於解決了邊界紛爭

中蒙邊界:

1945年,二戰勝利前夕,美英蘇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戰後蒙古獨立,以此為條件換取蘇聯出兵東北,同日本作戰。迫於美蘇的壓力,民國政府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蒙古獨立事實。

新中國成立後,1962中蒙兩國簽訂《中蒙邊界條約》,基本承認了蒙古獨立時所轄領土,並於1964年,簽訂邊界協議書,正式勘定邊界。

在蘇聯解體後,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個接壤獨聯體國家,經過談判,簽署邊界協議,解決了中俄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中哈邊界:

中哈邊界談判從1992年開始,1998年,中哈簽訂《中哈國界補充協議》,劃定了以前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解決了所有邊界問題,2008年,豎立界碑,完成邊界勘界工作。中國增加1248平方公里國土控制面積。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吉邊界:

中吉邊界談判1992年開始,2011年結束,並立碑勘界。因為帕米爾地區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談判過程非常艱難,最終大體按實際控制領土,劃分邊界,

中國增加2000平方公里國土控制面積。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阿邊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和阿富汗也是接壤國家。當年阿富汗被英國控制,英國與俄國將本屬於中國的瓦罕帕米爾地區劃給阿富汗,用作英俄之間的緩衝帶。

阿富汗獨立後,1963年,中阿兩國開始正式談判邊界問題。中國考慮到兩國同是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國家,且阿富汗是個小國,一直和中國和平共處,便不再追述歷史上的邊界問題,以實際控制地區為標準劃定邊界。

整個談判僅用了10個小時,是中國邊界談判中最快的一次。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巴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接壤國家,中國只是與尚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接壤。1963年,中巴兩國就巴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進行邊界談判,以傳統習慣邊界線為基礎,並參照自然地形,秉著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則劃定。中國獲得了5310平方公里的實際控制土地。

中印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印度是中國目前唯一在邊界上存在重大分歧的國家。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錫金段200餘公里,東段約650公里。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以來,中印之間雖然一直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東段主要以藏南地區為主要爭議地區。該地區現在被印度實際控制,是中國最不能退讓,必須強力爭取的地區。

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衝、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西段為中國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以東的阿里地區和印度控制的巴里加斯部分地區。並且,關於中巴劃分的邊界,印度對於劃分進中的領土,也有主權要求。

中尼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歷史上,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大體沿喜馬拉雅山為界,1963年,中尼簽訂《關於兩國邊界議定書》,完成永久性界樁建立任務,標定了兩國的邊界線,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瑪峰是兩國的界山之一

中不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不丹國在歷史是西藏進入印度的重要通道,與西藏在政治、宗教、經濟上關係十分密切,長期存在邊界爭議。1984年,兩國正式開始邊界談判,1998年,兩國簽訂了《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協定寫明,雙方同意,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維護1959年3月以前的邊界現狀。

2017年,洞朗地區發生中印邊境衝突,印度作為域外國家,肆意插手中不邊界問題,不難看出印度的“狼子野心”

中緬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19世紀,英國侵略緬甸,將緬甸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1886年,英國迫使清朝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清朝承認了英國對緬甸的佔領。隨後,兩國又在1894年簽訂《續議滇緬界、商務條約》

,1897年簽訂《續議緬甸條約附款》。1941年英國以滇緬公路為籌碼,迫使民國政府承認1941年實際邊界,侵佔了大量領土。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緬邊界已大體劃定,1960年,兩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和平解決邊界問題。

中老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19世紀,法國開始染指東南亞,1893年,法國吞併了包括老撾地區在內的暹[xiān] 羅(泰國),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

1895年,法國以調停《甲午戰爭》,幫助清政府“贖回”遼東半島為由,要求清政府將易武、象明、倚邦東面十二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等地劃歸法屬印度支那版圖,隨後簽訂了《中法續議界務條約》,勘界後便不再出現邊界爭議問題。

1991年,中國與老撾簽訂《中老邊界條約》,1992年開展聯合勘界,1993年簽訂《兩國邊界議定書》正式確立邊界。

中越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越南北部,自秦開始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到了宋朝,中原漢官吳權在越南建立了丁朝,越南正式獨立建國,並以藩屬國的身份長期依附於中國政權。

19世紀,法國開始侵略越南,作為宗主國的清朝,起兵幫助越南抵抗法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腐敗無能的清朝還是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承認了越南的獨立,條約劃定了雙方疆土,勘定了邊界。

二戰後,中國幫助越南取得抗法戰爭、抗美戰爭的勝利。但統一後的越南,恩將仇報,追隨蘇聯,想做東亞的小霸王,不斷的挑釁中國,製造邊境衝突。中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取得了勝利。中越的交惡,將邊界問題推向複雜化。

1991年,中越兩國關係正常化,並開始進行邊界談判。1999年簽訂《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劃定陸地邊界。2008年,兩國完成陸地邊界勘定立碑工作,徹底解決了兩國陸地邊界及北部灣海域邊界的問題。

中朝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中朝邊界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較大變更,現在的邊界大體形成於明代,以鴨綠江、圖們江和長白山為邊界。

1948年,金家朝鮮建國後,屢屢要求中國將長白山和天池的一部份割予朝鮮。1962年,周恩來來到平壤與朝鮮政府簽訂《中朝邊界條約》,將部份長白山和天池割予朝鮮,形成了今天的中朝邊界。

你不知道的中國歷史變遷

從古至今,世上盛行的總是“弱肉強食”。從歷史的疆域變化中,我們讀懂了歷史的沉重。自從滿清閉關鎖國後,國力日益積弱,總於惹來歐美列強的欺凌。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滿清割出了大片的國土,以至於中國的疆域慢慢消減。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寸步不讓中,時至今日,中國與大部分相鄰國家均能和平相處,除了與印度在邊界上有較大分歧,基本解決了所有陸上邊界的問題。但是仍舊有部分海域存在模糊地帶,待後續持續努力商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