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北京每天都會產生近2.6萬噸生活垃圾,全市29個垃圾處理終端設施時刻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在上海,12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滿一座東方明珠,23天堆滿一座環球金融中心……大量的生活垃圾已成為我國建設美麗中國、綠色中國的一大制約。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一、垃圾分類“積分制”

6月2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草案設置了“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專章,提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符合本地實際的分類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

但遠在上海的朋友們已經開始操心了。上海將從7月1日起,要求上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豬可以吃的是溼垃圾,豬不樂意吃的是幹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佩奇版垃圾分類指南

為了提高大家對分類垃圾的積極性,還設立了“綠色賬戶”。

在徐姚村,村民們每天早上將乾溼垃圾在家中分好,再投放到自家門口兩個50L的乾溼垃圾桶中,經過村裡垃圾分類監管小組判斷合格後,就能獲得20積分。積分累計到一定數額後,村民就可以在村裡的兌換點兌換衛生紙、醬油、肥皂等生活用品。一塊肥皂100積分,一瓶醬油300積分。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一戶人家按要求做好5天垃圾分類就可以獲得一塊肥皂,15天就可以獲得一瓶醬油。不懂互聯網科技的老人們,也只需要一張印有二維碼的積分卡就能滿足積分存入和消費。

小換相信過不了多久,上海人民就會和日本人民一樣,成為世界上最擅長垃圾分類的老百姓了。


二、變現積分當錢花

臨近上海的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也採取了垃圾分類得積分的方式。學校學生已經形成了一股攢積分熱潮。學生對垃圾進行分類就可以獲得積分。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熱情,學校還製作了一個積分排名榜。學生只需把垃圾袋放置在智能投放站頂部的托盤上,拿出校園卡在感應區輕輕一刷,垃圾滑落的同時,手機屏幕上就會顯示這次垃圾分類所獲得的環保積分。如果學生能夠嚴格按照垃圾四分類標準進行投放,還可以獲得雙倍積分。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正確投放1斤垃圾可兌換10積分,100積分就相當於1元錢,變現積分當錢花,兌換的積分就可以去學校的商店換購物品。


三、互聯網+新向標

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在一個穩定的、有盈利空間的環境裡,功能將越來越凸顯。“互聯網+垃圾分類”,打破傳統廢品回收渠道。線上+線下的模式打造出環保公益平臺。垃圾分類得積分,積分可兌換、兌換可獲益,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素質,另一方面居民也獲得了收益。

垃圾分類“積分制”,變現積分當錢花

在換點,“互聯網+積分”的模式結合,盤活了大量的沉睡積分。一方面聯結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幫助實體與消費者間建立一個連接的紐帶,提高了積分的流動率,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雙向引流,重燃積分價值。另一方面,提升積分價值體系和用戶活躍度,增加了用戶使用的消費場景,最大化實現消費用戶、消費商戶的積分價值的雙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