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海禁,成功的文化融合

15世纪期间欧洲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航海,而当时虽然好强好厉害的大明太祖却施令闭关自守,不思进取,要完全不跟海洋世界往来。

开始航海之后的欧洲国家有如猛虎出闸一般,乘风破浪的游荡世界各地,但此时的大明却“傲娇”的玩起了海禁,为什么海禁呢呢?全都是因为这两个字——倭寇,也就是日本海盗,他们在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朝时期那边骚扰。彪悍的的蒙古人也是不能忍,前后两次远征日本,1274年元朝派出3万人的军队第一次出征日本,开始打的挺顺利,后来遇到台风,导致元军直接就损伤1万3千人,最终回国的只剩下1万3千500人,事后元朝也派使者去日本,但是都被日本斩首,其中就有元朝礼部侍郎杜世忠。忽必烈再次怒了,积极筹划后于1281年春天再次攻日本,也不知道元军怎么就那么的倒霉,又一次遇到台风,元军攻日再次挫败。日本人觉得这护佑他们的风太神奇了,就把这个风称为神风,之后的神风特工队怕是出自于此吧。回到正题,大元朝没能彻底解决倭寇的骚扰,倭寇一路扰到大明。明太祖朱元璋很是生气,但陆上的战争还没完全结束,腾不出手,气的直接对外闭关,对内则规定,沿海的渔民、商人只可以在近海抓抓小鱼、做做小生意,不准出海。明太祖甚至还认为这规定世世代代都得传下去,要当作标榜主权的代表,表示寸板不许入海。


失败的海禁,成功的文化融合

《明史》


海洋真的是说锁就锁的住说禁就禁的了的吗?

确实大明史上海洋大多时候都是禁区。但沿海地区山多平原少,百姓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当然就是世世代代都得靠海吃海,有的捕鱼有的出海贸易,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早就变成沿海地区的模样啦。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海禁政策,大家就跟白海豚一样说转弯就转弯呢。也因此在各种因缘机会之下,沿海地区就慢慢成了海盗的温床、走私的天堂。所以沿海地区的百姓并不情愿被封禁,当时正在航海远洋的的欧洲人也想冲进大明做生意。丝绸、瓷器都是受欧洲人喜欢的商品,欧洲贵族为此简直抢破头。欧洲市场是非常大的,嘉靖年景德镇的烧窑数量不断的激增,甚至被人称为“四时雷电镇”,这除了当时朝廷的激励外,也是为了满足海外的各种需求。到了17世纪,欧洲家家户户都可以用到大明的陶瓷餐具了。而且他们还发现茶叶这个好东西,也是让英国人爱不释手,甚至还出现把瓷器包在大量茶叶中间的运输方式,因为这样包装即使经历长途海运瓷器都不会破裂。看的出来海禁算成功吗?


失败的海禁,成功的文化融合

瓷器制作工艺

航海中文化的互溶

当时欧洲很多人没有大明商品供应的日子简直过不下去了。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怎么会是海禁能阻止的呢?在庞大的走私贸易中让大明的商品飞向全世界,让日本,美洲的白银滚滚来,大明的货币也跟着这股潮流产生巨变,随着交易越来越多,货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的纸钞的试验,纸钞简单好用方便携带。但纸钞并不像金、银、铜一样样本身就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建立在政权上,很容易受到时局影响。例如元末政治腐败,国家开支跟居高不下,财政乱的跟打结的耳机线一样,元朝朝廷每天乱印纸钞来填补各种财政漏洞,结果导致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暴涨,纸钞都不值钱。朱元璋的大明国比蒙古人更没经验,发行的大明宝钞没到一年就通货膨胀到爆,吓得明朝赶快鸣金收兵,回到金属货币的时代。受限于古代开采技术的落后,当时白银、铜矿产量都不够。但是恰好遇到了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刚从阿兹特克帝国的墨西哥那儿挖到了丰富的白银,同时产白银的日本也跟着大航海时代,加入了与大明贸易,因此大明顺理成章的成为白银的输入大国,展开亚洲铺天盖地的白银贸易网。

失败的海禁,成功的文化融合

明朝时期的世界地图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以前的武侠小说都是用铜钱交易,到了明清以后的小说都改成银两了。除了白银之外外,美洲作物的引进也在大明带来极大的变化,像是我们爱吃的烤地瓜,就是由16世纪贸易环境下进入大明。番薯在福建广东地区生根,并且很快就拯救了因为台风而面临饥荒的福建。到了18世纪,中国沿海已经广为流传,几乎人人都可以吃到番薯了。这种高产量的作物,大大弥补了稻米粮食不足的问题。

那大明难道就没有影响到其他国家吗?肯定有的,欧洲的传教士在16世纪末跟着商船来到中国,准备将基督教义传入亚洲,他们对于许多大明文化也相当有兴趣,他们大量翻译大明儒家经典,并带回欧洲。没想到的是这个遥远东方神秘国度的文化,竟然就这么掀起了欧洲人的中国热。例如当时大明的科举考试制度对欧洲人来说,他们觉得这是何等先进的制度啊。欧洲哲学家与知识分子们甚至把孔子当作楷模,像是启蒙运动的导师伏尔泰就非常的推崇孔子,据说他在自己家里挂上孔子的画像,早晚得膜拜个两三下。欧洲思想界与上层社会之间开始刮起中国风,儒家思想也成为了这些知识分子对抗教会权威的神兵利器。

失败的海禁,成功的文化融合

古籍关于番薯的记载


我们也稍稍理解了大航海时代下大明与世界的交流了。无论大明朝廷多用力地断开与世界的牵连,他们终究无法阻挡来来去去人们所带来的交流,交流这件事对任何国家任何族群都是无法避免的,不是说双眼一闭就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我们所遇到的各种文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