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葡萄乾,看電視

最近在看簡·尼爾森寫的《正面管教》一書,覺得受益匪淺。

有孩子之後,一直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很迷茫,但通過《正面管教》,我對教育孩子,更準確的說是與孩子相處、共同成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最近孩子一直感冒,我決定在吃藥的同時給他吃點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有天晚上,他吃了一顆維生素之後還要再吃第二顆,我告訴他不能再吃了,但他一直纏著我。我想了想跟他說:“如果你要吃維生素,那麼一會你不能吃葡萄乾、巧克力、乾果,還不能看電視,可以嗎?”

我不想因為他纏著我就去懲罰他,也不想讓他用這種方式再得到一顆維生素。我猜想,也許他會因為交換條件有點苛刻而打退堂鼓,或者他會要求改吃葡萄乾之類的。

沒想到,他笑著答應了。我只好給他拿了一顆維生素,畢竟我要讓他學會言而有信的話,我就要做一個言而有信的媽媽。

維生素還沒吃完,他坐在桌子旁邊,望著葡萄乾,突然說:“我要吃葡萄乾。”

聽到他這麼說,我感覺他是在挑釁,這讓我有點不高興。我馬上告訴他,說過的話要算數,要有信用,剛才說過吃維生素就不能吃葡萄乾了。

聽我這麼說,他更大聲的說:“我要吃葡萄乾!”

這讓我有點想打他一巴掌,但是想到《正面管教》裡說的“和善而堅定”,我只是告訴他不能吃葡萄乾,接著把葡萄乾和其他零食一起拿到廚房了。

但這麼做的後果就是他一遍又一遍、一聲高過一聲的反抗,接著他哭了。一邊哭,一邊委屈的說:“我要吃葡萄乾。”

看到孩子這樣,我真想把葡萄乾拿給他吃。但是,想到《正面管教》書中說的“事情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我便忍住了。

但是如果事情一直僵持下去,也許他會覺得媽媽是冷漠的不愛他的,於是我抱了抱他,擦乾他臉上的淚水,告訴他:“媽媽愛你,但是媽媽不能給你葡萄乾吃,是因為你之前選的吃維生素。但是,剛才沒有說不可以吃威化餅,你願意吃一塊威化餅代替葡萄乾嗎?”

他帶著哭腔,點了點頭,說:“願意。”

但他顯然因為沒遲到葡萄乾生氣了,因為他在拿到威化餅之後,說他打不開包裝,在我幫他打開包裝之後,又把包裝紙扔給我,讓我吃。

我真是沒想到一個三歲的孩子,居然能生氣到這種程度,我覺得他這是對我的“報復”,但我並沒有因為他這麼做而生氣。

我知道,這是他在與我進行“權利鬥爭”,我不是要“贏了”他,而是要“贏得”他。

他生著氣吃了威化餅,但更大的權利鬥爭在他心裡醞釀著。

吃完威化餅之後,他提出要看電視。

在遭到拒絕之後,他直接哭了。哭的很傷心,也許他是想試探我,但不管怎麼樣,我都沒有生氣,我謹記著“事情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

於是,我告訴他,不管怎麼樣,今天都不能看電視。同時,我也在想,怎麼才能結束這場“爭鬥”。

他忽然跑來拽我的衣服,嘴裡重複著“我要看電視”,但聲音已經弱了很多,看來他心裡已經認可了今天不看電視這個事實,只要我再想點辦法,他就會忘記看電視這個事情。

我拿著梨,問他:“寶寶,梨很甜,你想和媽媽一起吃嗎?”

他自己抹了一把淚,點了點頭,跟著我吃梨去了。

第二天晚上,他說要看電視,我打開電視,他說“看電視,不吃維生素。”

也許我的某些做法與《正面管教》的主旨尚有出入,但我決定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