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美青年醫務工作者丨陳強:與新冠病毒“面對面”的逆行檢測人

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治癒出院,都離不開咽拭子採樣和核酸檢測。這些操作極具危險性,幾乎等同於和病毒“面對面”。作為江蘇援黃石應急檢驗隊的一名隊員,28歲的陳強承擔的就是這樣高風險的工作。他和同事們一起深入醫院和社區,全面清查疑似病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提前兩天完成了湖北省政府下達的核酸樣本檢測目標。

陳強是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科員,經過三次請纓,他獲得了出征黃石的寶貴機會。1月31日凌晨,陳強和江蘇省疾控中心的5名同事一起來到了黃石,成為了最早抵達黃石的江蘇救援人員之一。 2月1日,黃石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有43例,大量疑似病例和高危人群散落在社區。而黃石市疾控中心只有三名檢驗人員,每天檢測量只有20份,無法應對暴發增長的檢測量,大量樣本就此積壓。
為加快檢測速度、清理積壓的樣本,陳強作為江蘇援黃石應急檢驗隊中最年輕的隊員,主動承擔起了最苦最累的任務。每天,陳強都要按照“三級防護”的要求,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戴上N95口罩、護目面屏,再套上鞋套和兩層醫用乳膠手套,在負壓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核酸提取操作。 “這就好比戴著棉手套去縫繡花針,既難受又麻煩,一不小心還有被針扎到手的風險。”陳強說,“而且每打開一次蓋子,都容易形成氣溶膠,相當於病人在你面前咳嗽。” 為了保證樣本活性,寒冷的2月裡,實驗室依然開的是冷氣。然而就在0℃的實驗室內,陳強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每次下班時都是渾身溼透。據陳強回憶,自己當時也顧不上辛苦,一心想著的就是快一點、再快一點,精準地檢測好每一份樣本,為患者贏得更多的確診和救治時間。 正是在陳強等人的這種幹勁之下,檢測速度提高了十倍,每天的檢測樣本數量提高到了200份,迅速完成了積壓的檢測任務。
此外,陳強還要深入到醫院、社區等場所進行咽拭子採樣。“這無異於和病毒在打‘游擊戰’,因為你根本不知道病毒在哪裡,要通過層層篩查確定目標。”陳強說。 2月15日,黃石市精神病院出現了發熱病例,如果不立即檢測隔離就會出現群體性感染。陳強克服精神病患者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以最短的時間檢測了130多人次,第一時間阻斷了疫情傳播的可能。 2月17日,湖北省政府下達命令,要求完成所有疑似、高危人群的核酸檢測工作。陳強再次請纓,連續通宵加班攻堅。2月21日,他和團隊共計完成了431份的檢測任務,他個人就檢測了近百份,創下了全國17支省級應急檢驗隊的“最高記錄”。在檢驗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黃石市提前兩天完成了檢測任務。 工作之餘,陳強還編撰了4份技術指南,對當地13家醫療衛生機構的125名醫護人員進行系統培訓,讓“江蘇經驗”和“江蘇模式”在黃石“落地生根”。 “經過江蘇醫療隊的培訓,我們再面對大風大浪也沒問題了,而且也沒有以前那麼重的心理負擔了。”黃石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道。
3月27日,黃石迎來了激動人心的喜訊。在檢驗人員、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黃石市實現了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次日,江蘇支援黃石醫療隊踏上了返程,黃石的市民紛紛自發走上街頭為“逆行”的“白衣戰士”們送行。一時間,送行車輛致意的鳴笛聲、市民高呼的感謝聲交織成了一片。 “‘蛋黃蘇’CP加油!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陳強坐在返程的車上,和同事們對著窗外齊聲喊道。 交匯點記者 陸威/文 朱丹清/美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