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在用自己的理解的成功学去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从孩子出生开始,高考就是家长引导孩子奋斗的终极目标,但是高考之后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呢?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如何才能引导孩子真正地走向成功?大多数家长应该有着同样的迷茫。

纽约时代周刊的保罗.图赫先生先后通过《品格的力量》、《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两本书,用大量的现实的案例为父母们揭示了子女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品格的力量。品格,包括责任感、自控力、专注力、勇气、好奇心等等,才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颠覆常识的结论

1999年毕业于KIPP中学的38名中学生是这个学校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届。这38名学生在全纽约市八年级统考中,取得了全市第五名的成绩。这是这所地处贫困社区、免试入学的公立中学历史上从未取得的好成绩。

究竟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如此成功的结果呢?核心就是高强度、高投入的长时间授课,及关于考试的终极目标理念的灌输。从入学之初学生们就被告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整个中学过程中,无数个人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的终点就是考上一所大学。

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何其相似?哦,不太一样。最大的不同恐怕是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被家长教育,你需要考上一所大学,你需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今天所有的投入都是为了明天能够进入985、211。

最终,1999年KIPP中学的38名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大学。但我们以为的结束仅仅只是开始。在他们高中毕业之后的六年中,仅有21%的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换言之,仅仅8名学生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

一名学生的自述能为我们揭示一些事情:我再也找不到在KIPP曾经有过的那种动力和激情。学习成绩并没有让我在心理或情感上做好准备。没有人检查你是否完成家庭作业。显然,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真正为此做好准备。

这恐怕是很多孩子进入大学后共同的心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最后才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学习是唯一的目的,也是唯一的手段。无论学校、家长、还是孩子在高考前只有一个方向,就是考上好大学。但是考上大学之后呢?孩子从一个只需要关注学习的学生,到面对社会的风雨,角色转变需要非常迅速,几乎毫无缓冲地带。面对挫折怎么办?面对失败怎么办?学校没有教过,父母也不曾涉猎。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考上大学之后,马上没有的奋斗目标。打游戏,看小说,刷抖音成为他们的日常。这些活动当然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但很多时候娱乐结束后带来的不是满足感而是更大的空虚。学习的意义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学习成绩与成功脱钩之后,究竟什么样的品质能成为成功的背书呢?

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认识品格的力量

毋庸置疑,学习成绩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但我们必须厘清的一点是:学习成绩某种程度上是好的品格带来的结果而并非目标。

学习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语数外理化生,而是遍布在人生历程中的各个角落。难道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不需要学习吗?难道与人交往不需要学习吗?难道让自己感到快乐的能力不需要学习吗?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内容,也都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教给孩子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们能学到遇到困难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沮丧、积极寻求方式方法解决难题、与人为善、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寻求并获得别人的帮助,相信好的学习成绩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

《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云: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苟有能反事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今天的中国社会太过焦虑,我们希望今天种下种子,明天就结出硕果,何尝不是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父母呢?

选择做一个顺应天时的父母,培养出具备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坚毅和自信心等等品格孩子,何愁教育大事不成。

既然非认知能力是保证孩子最终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如何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呢?

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父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最重要的养分

  • 1、孩子的未来藏在父母的身上

从年幼到年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但孩子对父母的需求却始终如一:爱与安全感。

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最初、最重要的养分。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阶段,对婴儿给予“发球——接球式”的回应,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重要。可能从成人的角度无法理解的牙牙学语,但对于孩子来说,当父母给予他们及时的、无条件的回应时,来自于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感将深深刻到他们的身体基因里,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提供足够的支持。

与孩童时期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同,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严肃的对待”。他们踏在了成年的门槛上,或许有些思想还有些幼稚,有些行为还欠缺考虑,但像对待一个成年人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才是青春期的孩子们对爱与安全感的诉求。

  • 2、做孩子情绪的“稳压器”

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性。父母情绪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孩子未来在面临压力上,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当他们集中所有的能力处理自身情绪时,很难对压力产生正确的、冷静的反应。

2019年5月份发生的江西上饶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讨论。与让人既痛恨又可怜的父亲相比,那个仅仅因为自己的求助就导致同班同学被杀,父亲锒铛入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崩溃吧。

原本父母应该作为孩子情绪的容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那些最糟糕的情绪托底的存在,却恰恰成为亲手打破这个容器的人。

当然,这样极端的案例并不多见,但作为父母需要时时自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容器,对孩子健康成长究竟是多么重要。

  • 3、给予恰当的评价

恰当的评价对孩子教育成长也非常重要。孩子需要赞美,每个人都需要赞美,但是泛泛的称赞与恰如其分的评价都给每个人的感受当然是不一样的。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孩子自身的行为,而非由于正确的行为带来的正确结果进行评价,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更大。

很多时候不管是父母也好,或者孩子也好,我们通常关注的都是结果。但是这个结果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如何能让自己持续的,稳定的产生这样的结果,不用说孩子,很多家长都不甚了了。随时观察孩子,看到孩子的努力,对基于努力、坚持而取得的成绩不要吝于自己的赞美。“正向反馈”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成长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充盈

我们如何激励任何人做任何事?作为一个社会人,包括我在内,可能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金钱激励。但是书中用真实的例子狠狠反驳了我的直觉。来自于金钱的激励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重要。“谁愿意干一件没有报酬的工作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激励已经成为很多父母下意识的选择。“如果你做了什么什么,我就给你买汽车/玩具”,类似的承诺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最简单,最快捷,最立竿见影的做法,我们只需要付出一点点金钱的代价,就可以换来孩子们乖乖听话,何乐而不为呢?因为懒惰,我们往往下意识都会选择这条捷径。但捷径带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太美好。

那促使我们做出选择的究竟是什么呢?书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行动时,不是受到物质驱使,而是受到内在乐趣和意义驱使。但有时内部动机可能没有办法支持我们走到最终的成功之路,这就需要外部动机共同作用,为我们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来自学校、家庭对孩子自主性、能力、关联性的支持,能够激发孩子心中的真正动力。

想象一下,今天,你对三岁的孩子说,儿子,今天只要你背会这首诗,爸爸就给你买糖吃。三岁的儿子欢天喜地的同意了。明天、后天,我们还可以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引诱孩子因为糖果或是玩具做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但是,当孩子成长到13岁,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我们还有什么其他手段引诱孩子读书吗?恐怕很难很难。

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奋斗的乐趣,才能让父母们真正脱离引诱——起作用——再引诱——不起作用——彻底不起作用——狂躁的怪圈。

优异的学习成绩or优秀的品格,孩子更应拥有什么?

“深度式教学”才是真正应对未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教学手段

当《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一书来到最后,提到的“深度教学”可能才是培养孩子更好地应对来自未来世纪就业市场上激烈竞争压力的教学手段。“深度式教学”,按照我的理解,不仅是让孩子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以然。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像我大学时候学的高数,数理统计等等课程,当时对这些理论完全无感,既不知道能用来干什么,也不知道学它们有什么意义。累、烦躁、痛苦是当时学习高等数学时唯一的感觉。但当我开始对投资感兴趣,再回想之前学到的正态分布,方差等等概念时,才发现这些理论真的是有用的。

了解知识的来源,理解知识的概念,最终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才应该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让孩子真正了解知识的乐趣,并为之付诸学习和行动。

有时候我们教育体系也好,家长和老师也好,希望为孩子灌输很多很多技能,生怕孩子少掌握一点儿。但是孩子内心的诉求,在每天疲于奔命的上课、培训中慢慢被磨灭了。如果我们可以慢慢来,真正培养起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内在动力比任何说教、督促都要来的有效。

昨晚和娃爹聊天,我问他:你希望10年以后,孩子能成长为什么样子呢?他说:我希望他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班级里有一个好的表现。然后他又反问我,那你希望10年以后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呢?我仔细想了想说,我希望能够培养他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能力。当某一天,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需要,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时,相信所有的成就都将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虽然很遗憾,他的父母年近中年,还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地渴望。但是我非常感谢孩子,因为他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给了自己重新成长的动力。愿意和孩子一起,重新走一遍人生的前半程,也希望能和他一起,找到人生后半程真正的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