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01被隱藏的真心

《小王子》用看似輕描淡寫的筆墨這樣描述:

書上寫著:“大蟒蛇會把獵物整個吞進去,完全不咀嚼。然後它們就無法動彈了,要花六個月的時間邊睡覺邊消化。”

於是我的思維飛到叢林裡去探險,最後用彩色蠟筆畫出了處女作。

我把我的傑作拿給大人看,問他們怕不怕。

但他們回答說:“帽子有什麼好怕的?”

然後我把蟒蛇的內部畫出來,這樣大人就可以看懂。他們總是需要解釋。

但大人們建議,最好別再畫大蟒蛇,不管是肚皮敞開的,還是肚皮閉上的,應該專心學習地理、歷史、數學和語文。

大人總是用自以為正確的標準評價孩子和孩子的行為,卻忘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這項能力慢慢被大人們打擊的所剩無幾。作者這樣說:

就這樣,六歲那年,“我”放棄了成為畫家的志向。第一號和第二號作品的失敗讓我很灰心。

這不是我的錯。六歲那年,我當畫家的志氣就已經被大人打消,“我”什麼也沒畫過,除了肚皮閉上的蟒蛇和肚皮敞開的蟒蛇。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電影《狗十三》中的李玩,完美的詮釋了這種成長,當父親冷落她,當她的情緒不被看見,她選擇隱藏自己,不再抵抗。在一次次不被看見中一點點妥協,似乎懂事了,但其實是封閉了內心的真實感受,戴上了虛偽的面具。

最後當李堂說“那就是愛因斯坦,只是餓瘦了。”李玩說“那不是,你認錯了。”

往往,當看到一個孩子哭鬧時,我們會覺得煩悶甚至想發火。但其實是孩子在邀請我們進入他的世界,給予我們瞭解他的機會,真正可怕的是,孩子不哭也不鬧,不暴露任何情緒,你以為他懂事了,其實他封住了所有通向他的路。

作者之所以六歲之後不再畫畫,是因為:

大人自己什麼都不懂,總是要小孩來給他們解釋,這讓“我”覺得很累。

因為不被理解,所以不屑於解釋,選擇閉口,守護自己的底線,服從大人的安排。

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寫道:

尊重孩子內在成長節律,不用慣性思維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去體驗屬於他的無限可能。請用最大的善意來呵護孩子無所隱藏的狀態,莫要讓評判裹住他的心,莫要讓他因受傷關閉心門。關上的一剎那,我們就真的錯過了。

或許我們對孩子的精神世界瞭解的不全面,但我們可以放下被高度訓練過的頭腦,帶著敬畏之心去感受,屬於他的那份快樂和不快樂。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02不被看見孩子,讓人好心疼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曾說過:“生命力如果被看見,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創造有愛,如果生命力沒被看見,將衍生出恨、憤怒等負面情緒。”

曾認識一個小男孩,做任何事都很努力,但他不明白,為什麼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於是,他常常卑微地極力討好,也經常被深深的自卑感包圍,有時也會對周圍的人惡語相向。多麼令人討厭的行為,然而,他的內心是那麼的無助!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一個從小被父親冷落的女孩,松子的一生。小時候一次無意的鬼臉,換來父親的笑臉,這讓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引起父親的注意和關愛,致使她一輩子只要拍照,就會條件反射般的做鬼臉。她熱切地追求親情與愛情,渴望愛與被愛,卻始終愛而不得。

一個從小被冷落的,不被看見的孩子,懷著卑微的心,努力討好大人的樣子,真的可憐。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猶記得有一期《少年說》,節目中,當袁璟頤哭著控訴母親:為什麼我的努力你永遠都看不到?而媽媽卻顧左右而言他,說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她,好的學習習慣。不以為然,這樣只會讓孩子自卑,從而走向相反的方向。

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看見他的真實需要,而不是一直一直忽視他的努力,打擊他的積極性。

孩子的出生,是來引領我們迴歸心靈的生活。培養一個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為是的頭腦試圖教導孩子即可。

若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認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況,孩子不會超過父母;若父母對孩子的靈魂心懷敬畏,只是給予關注、陪伴而不是打擾,孩子自然會成為大眾眼中的奇蹟。

借用書中的那句話“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是的,用眼睛看到的,是孩子的各種怪異行為或者發洩的不良情緒,用心看到的是,孩子現在、此時此刻真正的需要。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03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要

曾在公園玩的時候,認識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散步,女孩四歲,男孩兩歲。不一會兒,兩個孩子因爭搶一個玩具打了起來。不由分說,媽媽打了小女孩,於是弟弟得到了玩具,女孩一直悶悶不樂。沒過多久,女孩撿起一根小木棍,要去打弟弟。而我制止了這個小姑娘。

可以想見,女孩如果用棍子打了弟弟,就會得到更嚴重的懲罰。而這位母親不會想到孩子攻擊行為的背後是不被尊重,不被看見的情緒。女孩試圖通過欺負弱小者,來發洩自己之前受的氣。

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說:

成人總認為,“童年”就應該滿是快樂和幸福。然而我們搞錯了(或者忘記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種元素的混合,不僅有好奇、興奮和幻想,而且還有恐懼、憤怒和悲傷。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接納和等待——他們還需要我們主動伸出援手。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姐姐家的孩子,一走進興趣班就去打他的老師,然後躲到凳子下面。姐姐為此感覺很沒面子,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她把孩子從琴凳下面揪出來,大聲斥責。孩子低著頭,說自己不喜歡上鋼琴課。

好在遇見了一位通達的老師。

鋼琴老師制止了姐姐的行為,溫柔地說“小朋友,你是不是想接近我,而又不敢?所以你打了我,好讓我先討厭你?”

孩子不說話。

“我們先擊個掌,表示一下勝利,好不好。”

孩子一下子來了興致,愉快的學完了那節鋼琴課。

鋼琴老師用她敏銳的眼睛,看見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孤獨。她沒有責怪,而是鼓勵孩子,用另外的方式繼續和她交流,把孩子從渴望朋友而又膽怯的情節中拉出來,等於說,“我很喜歡你,你很棒!”

所有人都渴望內心的聯結,希望有人懂,孩子也是。孩子有時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的擔心與害怕,憤怒與無助,而是用另一種行為來說出自己的心聲。所以要用心把孩子惱人的言行轉換成有意義的語言,解讀行為背後的孤獨、無力,讓愛和理解充滿他們的生活。當一個孩子的渴望被看見,需求得到重視,孩子就會充滿勇氣和信心,長大後就願意去爭取值得的東西。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寫在最後:

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帶著淡淡的憂傷去尋找愛和理解。像極了一個叛逆的離家出走的孩子。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的是這個孩子,付出許多努力卻不被看見,但慢慢地我們也變得看不見了自己的孩子。

是的,“我看不見箱子裡的綿羊。也許我有點像大人了。我肯定已經變老了。”

一個熱愛繪畫攝影的男孩,被母親逼迫去參加司法考試,母親看不到他內心真正需求,把自己意識裡認為正確的東西,強行拋給孩子。

正如《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剛開始更傾向於加入陸軍步兵團,而他的祖父則要求他去投考海軍學院。他則故意考試不及格。當祖父去世,再也沒有人管束他時,他選擇到巴黎國家美術學院建築系當旁聽生。

孩子需要被看見,更渴望大人們的積極回應和讚美,可有時我們被矇蔽了雙眼,看不到,或者只單純看見了,卻沒有用心去感受。

《平凡世界》裡有句話:人們寧願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而不願意瞭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寧願把時間花在網絡上,各種新聞趣事裡,而不願意花時間,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不要忽略了,孩子的世界無小事。

《小王子》:一個離家出走,不被看見的孩子

作者簡介:心愛的跳跳蛙,80後,熱愛文字。感恩遇見,感謝有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經作者二次編輯。感謝原圖創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