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案例解讀 | 海南旅遊業人才為什麼會“士別淡季當刮目相看”?

海南省2020年最新發布第一批、六條制度創新案例中,有一條是“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模式”

實踐案例

海南作為具有獨特氣候優勢的旅遊大省,在旅遊淡旺季節存在旅遊業人才“潮汐”現象。為緩解這一問題,海南省於2019年6月出臺《海南省酒店業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在旅遊從業人員中積極開展在職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發揮教育機構“蓄水池”功能,既推動了全省旅遊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又提升了旅遊業人才學歷層次及技能水平,有效緩解了海南旅遊業人才“流動性大和用工荒”發展矛盾。

主要做法

一是產教融合、工學交替。

創新開展“送教入企”“送人入學”旅遊人才培養新模式,推行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雙導師”制度,引入實踐技能和操作技能測試為主、校企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運用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讓旅遊人才在旺季成為企業員工、在淡季成為學校學生。讓學校和教育機構成為旅遊人才儲備基地,旅遊旺季時輸送人才、旅遊淡季時儲蓄人才。

二是注重實踐、單列招錄。

在旅遊人才培養中不斷加大現場面試、技能操作、實踐應用的學分比例,解決專業技能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的供需矛盾。同時,針對報讀成人教育的旅遊人才,專科層次(高起專)由省統一組織院校進行面試和技能操作考核評價後擇優錄取;本科層次(專升本)由省統一組織院校進行面試和技能操作考核評價合格後再參加全國成人高考統一考試,實行單列劃線錄取。

三是優化課程、回爐深造。

改革旅遊人才培養模式,引進國際知名飯店業認證體系,主動對標國際通行標準,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創建“1個學歷證書+X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著力提升各類教育機構畢業生技能應用水平。在全省層面把旅遊從業人員全面納入學歷教育體系,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自主招生”,由各院校自主命題、自主考試、自主招生等,推動旅遊從業人員積極回爐,重回學校學習深造。

四是需求導向、全額補貼。

將需求較大的星級酒店、非星級酒店、社會旅館、家庭旅館、房車營地、鄉村民宿等旅遊業從業人員納入在職學歷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訓計劃,並將人才培養對象從高端家政、旅遊管理外籍人員等逐漸擴大到景區、旅行社及整個旅遊行業。同時,參照成人教育(業餘)、自學考試教育的學費標準,確定上述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學費標準,並由財政全額補貼。

實踐效果

一是保障了旅遊人才有效供給。

截至2019年底,已有3153名酒店業員工報名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特別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連續推送旅遊專業技能提升系列共24門課程,組織全省旅遊從業人員停工不停學,共計9000多人次參加線上學習,將暫時停工的危機轉化為苦練內功的良機。

二是創新了旅遊人才培養機制。

加強多部門聯動協作,整合優勢資源,強化系統集成,構建政府、企業、高校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聯動機制,有力提升旅遊業人才培養的專業性、系統性、協同性。以“需求導向”倒逼教學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形成適合本地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了旅遊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當地旅遊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三是提升了旅遊人才業務水平。

通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完善課程設置、加大實踐比重,進一步提高旅遊人才的業務水平。為當地旅遊業源源不斷地培養輸送了“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旅遊業人才,為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提供了紮實的人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