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康熙不殺鰲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鰲拜有功,有人說也是因為康熙根基不穩定,殺功臣會有失民心,其實這個理由並不太成立,要知道康熙也殺了自己得叔父,歸根結底就是念在鰲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什麼這樣說?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我們不妨瞭解下歷史上真實的鰲拜。


其實很多人對鰲拜的印象就是五大三粗、野心勃勃、謀反竄逆,尤其是看見康熙還是個小孩,在康熙面前作威作福,完全不把康熙這個小皇帝放在眼裡,其實這和真實的鰲拜形象相差甚遠。


瓜爾佳·鰲拜,滿洲鑲黃旗人,鰲拜出身名門,很早就開始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因為自身的英勇善戰、戰功顯赫,還被譽為“大清第一勇士”。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鰲拜的功勞。


皮島之戰後,皇太極封鰲拜為三等男爵隨後又擢升鰲拜為鑲黃旗護軍統領;


松錦會戰,這一戰是鰲拜地位上升的開始;


關內之戰,瞭解清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清軍在入關之後,還是鰲拜率領八旗子弟軍定燕京,隨後出征湖廣地區,將明朝殘餘勢力殲滅。公元1644年,鰲拜殲滅李自成軍隊主力,兩年後又開始征戰四川,於南充擊敗張獻忠。


鰲拜在皇太極時期是極其忠臣的,並且在皇太極去世之後也表現出自己得忠心,鰲拜甚至不惜得罪當時權傾朝野的多爾袞,最終幫助順治皇帝繼位,而順治對鰲拜也非常看重,鰲拜也沒有讓順治失望,順治去世之後,鰲拜也被列為輔政四大臣其中之一,可以說在這之前鰲拜是沒有任何不忠不義的行為。


康熙繼位之後,鰲拜野心才開始膨脹。


作為康熙的輔政大臣,鰲拜地位和勢力再一次提升,康熙繼位時,鰲拜還能做到象徵性的徵求康熙的意見,可能是因為康熙還是個孩子,鰲拜開始無視康熙,獨攬大權,同時又不斷安排親信,嚴重威脅到了康熙皇帝的位置。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蘇克薩哈一案更是讓康熙意識到,鰲拜位極人臣,威脅太大,如果不盡早剷除,恐怕自己得帝位不保,再加上自己的叔父不斷的在鰲拜身邊鼓動他造反,鰲拜原本認為自己權力已經很大了,和做皇帝並無區別,奈何被鼓動之後想法開始搖擺不定。康熙八年,此時的康熙已經16歲,他將早已經訓練好的一群小夥伴叫出來,和鰲拜玩摔跤,鰲拜還以為康熙只是貪玩,不以為然,結果被康熙擒獲。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那麼康熙又是如何處置鰲拜的?


據說鰲拜在被擒獲之後,康熙立刻想要宣讀鰲拜罪證,可是沒想到被鰲拜掙脫,鰲拜問康熙為什麼要殺有功之臣?可以說如果鰲拜真心謀反,此時殺康熙易如反掌,可是鰲拜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反擊,而是疑問,由此可見,鰲拜並沒有造反的心思。


康熙聽完鰲拜的述說之後將鰲拜幽禁,康熙給鰲拜定的罪有三十條,其中二十二條和結黨擅權有關,加上不尊重太皇太后二條,對冊立皇后妒忌、私買奴僕五條。


當時康親王傑書建議康熙處死鰲拜並且株連其家,而康熙並沒有這樣做,康熙認為鰲拜對清朝有功,且無叛亂謀反意圖,最終決定幽禁鰲拜,據說鰲拜在和康熙對峙時曾脫下上衣,槍傷刀傷甚多,康熙被感動才決定不殺鰲拜。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清史稿》記載:“效力年久,不忍加誅。”


這也是康熙不殺鰲拜的真正原因,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下旨“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自此康熙追封鰲拜為一等男爵,雍正繼位之後加封鰲拜為一等公,並且為鰲拜平反。其實鰲拜算不上叛逆奸臣,因為晚年被權力矇蔽了雙眼,不知收斂,導致皇權分散,這才有了這樣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