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首都是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案例

The Brazilian capital is a case study in urban planning,

full of triumphs and shortcomings.

——Stefanie Waldek


世界上很少有城市能像巴西利亚这样让建筑爱好者着迷。20世纪中期,巴西首都在令人震撼的短短三年半(41个月)从零开始建设。当它于1960年落成时,有别于与世界上任何城市: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激进的艺术城市规划,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引人注目的建筑物,罗伯特·布雷·马克思(Roberto Burle Marx)前卫的景观设计。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当时,巴西利亚被视为一个现代乌托邦,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和憧憬。”拉斯维加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城市发展主席Steffen Lehmann博士说。它的大胆和宏伟表明了巴西希望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一个进步的大国。虽然可能只被记录在历史中,但60年后,这座大都市仍然被誉为20世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规划项目之一。实际上,巴西利亚也一直在努力保持其作为未来城市开创者的身份。


CONTENTS

01 巴西利亚建城史:荒野上拨地而起的新首都

02 巴西利亚的规划思想 :兼具亮点与缺陷的规划理念

03 巴西利亚的建筑: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 晨曦宫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 巴西利亚大教堂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 巴西议会大厦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 国家博物馆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 巴西外交部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 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 ||

|| 巴西利亚电视塔 ||

04 巴西利亚规划的当代思辨:宏伟梦想主义的限制与成就


01

巴西利亚建城史

荒野上拔地而起的新首都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于1956年至1960年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尽管巴西利亚是一个20世纪的城市,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89年,当时革命者约阿金·若泽·达席尔瓦·泽维尔(Joaquim Joséda Silva Xavier),也被称为提拉迪内斯(Tiradentes),第一次提出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内陆地区。这一概念于1891年被纳入巴西宪法,但该计划直到1956年在总统库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的领导下才得以实施。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照片:©Alamy △ 从巴西利亚电视塔鸟瞰罗伯特·布雷·马克思对这座城市的规划。


巴西利亚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座城市。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41名。


02

巴西利亚的规划思想

亮点有 不足也有


到了20世纪中叶,建立社区规划的概念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已经相当普遍,例如美国,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为该概念奠定了相当大的基础。19世纪初,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就得益于从零开始规划,一个世纪后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也是如此。但科斯塔对城市的布局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与华盛顿和堪培拉的总体宏伟规划有所不同,他在公开竞赛中向库比契克提出了新首都的设计规划,被称为普莱诺·皮洛托(Plano Piloto)或先导计划,采用曲线交叉的形式,形如一架朝向东南方的飞机,许多人将其比作飞鸟,象征着进步。它具有一个集中的枢纽带,可容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府建筑——三权广场、住宅区和绿化区,这些建筑物都围绕着城市公路系统而设计,表明这是一个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这在50年代可以视为超前的象征。同时这里也被设计为这座城市的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Plano Piloto

03

巴西利亚的建筑

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巴西利亚市区内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被称为世界建筑艺术博览馆。尼迈耶是巴西现代主义运动的远见者,从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那里汲取了灵感,他以鲜明的白色结构和雕塑般的轮廓为巴西利亚的建筑带来了鲜明的未来主义感:冠状的巴西利亚大教堂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尽管世界其他国家认可这些富有远见的建筑,但它们却是世纪中叶巴西时代精神的一部分。莱曼博士说:“我们必须记住,没有其他国家像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巴西那样热情地接受和采用现代主义建筑,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民族风格。”


|| 晨曦宫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图片: ©Alamy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晨曦宫(葡萄牙语:Palácio da Alvorada),或译阿尔瓦瑞达宫,是巴西的总统府,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设计,建于1957年至1958年,是一栋现代主义建筑。自儒塞利诺·库比契克以来,它一直是历任巴西总统的住所,该建筑被巴西列为国家历史遗产。


|| 巴西利亚大教堂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图片:©Getty Images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 巴西利亚大教堂内的景色。


巴西利亚大教堂于1970年竣工,是一座超现代化的建筑佳作,很快成为该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整体呈现双曲线型,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玻璃穹顶,远远望去如同皇冠一般。教堂大厅位于地面以下,内部最大为直径70米。这座现代化的教堂见证了巴西利亚这座城市的辉煌。


|| 巴西议会大厦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图片:©Getty Images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议会大厦(National Congress Building ,Brasilia)矗立在巴西利亚的核心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由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设计。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 国家博物馆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照片:Francisco Andrade /Getty Images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 国家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República)标志性的外观。

巴西利亚国家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 República)成立于2006年,是巴西利亚的一个公共艺术博物馆,由政府管理,致力于推广巴西文化和艺术家。这座建筑和国家图书馆大楼都是葡萄牙语 “共和国文化综合体 ”的一部分,都由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的奥斯卡·尼迈耶设计。


|| 巴西外交部 ||

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 水晶宫正门的圆形雕塑。

外交部办公楼被称为“伊塔马拉蒂宫”。整座大厦立身于湖水中,四壁由玻璃构成,蓝天、白云、湖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被誉为水晶宫。水晶宫正门的湖面上一块圆形巨石,“漂浮”在水面上。走近细看,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五块形状奇特的石块绞合构成。这个球象征着世界,而五块异石代表着世界五大洲,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一心。


|| 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 ||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位于巴西利亚市中心的广场上,庄严而肃穆,体现了总统在巴西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纪念碑的顶部有尊总统的铜像,挥舞着双手,栩栩如生,纪念碑周围是大片的草地,很多当地人平常都会在这边享受休闲、惬意的生活。


|| 巴西利亚电视塔 ||


巴西利亚┃从荒野中拔地而起的新首都,乌托邦式城市规划

巴西利亚电视塔建立于1967年,是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四高铁塔。瞭望台位于75米处,游客可乘电梯免费观光。电视塔是观赏巴西利亚的最好视点,可以把巴西利亚的布局尽收眼底。


04

巴西利亚规划的当代思辨

宏伟梦想主义的限制与成就


巴西利亚被誉为现代主义先驱,但一些评论家质疑这座城市对现代主义原则的坚持。“在某种程度上,它在发展现代主义运动方面令人失望,因为这项计划更多地涉及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或巴洛克风格,以及政府中心的独立纪念碑。这被视为与现代主义的理想大相径庭,而现代运动的理想是平等主义。”布法罗大学建筑学教授布赖恩·卡特(Brian Carter)说。


撇开现代主义哲学不谈,巴西利亚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设具有开创性的基础设施。迈阿密建筑师科比·卡普(Kobi Karp)评论:“创建一个先进城市,为所有居民提供良好生活质量的初衷并没有完全实现。有利的佐证是这座城市缺乏巴西其他城市的传统街头生活。大多数人到此上班就像旅行,晚上离开回到自己的住处,而在试点规划区生活和娱乐的人很少。”虽然在上世纪中叶,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概念令人激动和新奇,但目前全球社区规划已经开始重视密集型、可供步行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从这一层面来说,巴西利亚的规划过于僵化,尽管该市人口大量增长,但这一情况因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而恶化,从而限制了该市的开发重建。


“巴西利亚现在是巴西第四大城市,有250多万人口,但试点规划区的居民不到10%,其他人都住在郊区。虽然最初的核心区主要容纳中上层阶级和政治家,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周边27个卫星城镇中,覆盖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莱曼博士说。这些卫星城镇与巴西贫民区类似,并不打算成为科斯塔最终概念的一部分,但它们是有机发展的,以遏制普拉诺·皮拉托(Plano Pilato)的泛滥,如今,它们突显了以巴西为代表的困扰全世界许多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差距。


然而,作为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同样具有荣誉感。莱曼博士说:“如果您与巴西利亚的居民交谈,他们会立即告诉你,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表明他们绝不会搬到巴西的其他城市。” 认识到这座城市的成就也极为重要,包括理念上的进步、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和惊人的发展速度。


“当我想到巴西利亚时,我仍然不敢相信如此规模雄伟的梦想可以实现,这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这使我对在合适的政治环境下实现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出生在巴西的波士顿建筑师Amir Kripper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