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葉黴病是各地棚室番茄種植的主要病害,發生危害呈加重趨勢,造成植株病葉乾枯捲曲,影響果實發育,發病越早產量損失越重,常可達20~30%左右,此病只危害番茄。

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

葉黴病由真菌黃枝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越夏。冬季溫室種植番茄照常可危害。在合適的條件下病菌就可產生分生孢子,藉助氣流傳播侵入寄主,播種帶菌種子可引起幼苗發病。後期病部出現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萌發後由氣孔侵入寄主進行再次侵染。菌絲在寄主細胞裡蔓延,產生吸氣從細胞裡吸取養分和水分,導致葉片變成枯黃。在溫暖潮溼的條件下較容易發病,氣溫在20~25度,相對空氣溼度為90%以上,或在夜間葉面有水膜時利於病菌繁殖,由初期發病到流行成災,一般只需15天左右。空氣相對溼度低於80%,氣溫超過30度,對病菌侵染和病害發生有抑制作用。如棚室通風不良,溼度過大,常年連作,種植感病品種,植株過密都會加重病情。

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番茄葉黴病發病時的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正面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褪綠斑,邊緣不明顯;葉背面初期染病症狀為:灰白色,後逐漸變為灰褐色的黴層(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這也是葉黴病為害番茄的主要特徵,遇溼度過高時病斑正面也會長出黑黴。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病斑密集,葉片開始由下向上慢慢捲曲,植株呈黃褐色乾枯。葉柄和嫩莖病斑與葉片病斑相似,並可蔓延到花部,引起花器凋萎或幼果出現脫落。青果染病後症狀為:靠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塊斑,硬化凹陷,有時病斑會擴大到果面的1/3。

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番茄葉黴病農業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擇合適抗病品種:如佳粉7號、金棚1號、沈粉3號等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2)種子和棚室消毒方法:可以到市購未包衣的種子用53度溫水泡種30分鐘,晾乾後催芽播種。發病重的棚室:在定植前7~10天用硫磺煙燻消毒滅菌,可按100平方米麵積用硫磺250克外加鋸末500克,拌勻後分放多處,點燃後密閉煙燻一晚上。

但在番茄生長期禁用此方法,防治發生藥害。

(3)合理輪作:重病田需和瓜類、豆類等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

(4)栽培防病措施:棚室內加強放風排溼,防止栽植過密,陰雨天和發病後適當控制澆水,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時摘除老葉、病葉。

棚室番茄葉黴病發病規律、症狀識別、以及農業和藥劑防治方法

番茄葉黴病藥劑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可噴灑2%武夷菌素水劑100~150倍液,或3%多氧黴素水劑600~900倍液,或47%春.王銅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棚室發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燻一夜,或在早晨、傍晚噴撒7%葉黴淨粉塵劑,每667平方米每次為1千克,每隔8~10天1次,連續或與噴霧交替使用2~3次即可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