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開展東西消費扶貧合作 大愛跨越千山萬水-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近日,2020蘇陝優質農產品消費扶貧展銷會暨東西協作農產品展銷中心(南京)開館儀式在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舉辦,琳琅滿目的商品,熱絡的推介氛圍,見證了江蘇的市場潛力和熱情好客。東西協作農產品展銷中心是東部省份最大、同時也是我省首家農產品消費扶貧專館,是我省開展東西消費扶貧合作的窗口。近年來,我省累計助力對口幫扶地區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摘帽91個,減少貧困人口276.79萬人,受援地貧困發生率平均下降約15個百分點,“消費扶貧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條條扶貧商路,讓江蘇大愛跨越千山萬水,通達我省對口幫扶的西部省份。”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文俊說。

蘇陝“秦嶺小屋”,統一“標準”展示山貨

消費,一頭連著廣闊市場,一頭連著廣袤產地,托起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的希望。可在“東部市場”與“西部產地”之間,常因供貨渠道不暢、產品品牌不響,絆住西部扶貧產品“東拓之路”。

鎮安縣,深居秦嶺南麓的一個農業大縣,因板栗、茶葉、蠶桑、魔芋、香菇、中草藥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板栗之鄉”“天然藥庫”。優越的環境孕育了優質農產品,但零散帶貨出山的銷售方式、不成體系的物流,長期使鎮安農副產品銷售不溫不火。

“為建立穩定的供貨體系,我們依託消費扶貧政策,在南京浦口區和鎮安縣各設一家以‘秦嶺小屋’為品牌的體驗館,並藉助互聯網平臺鋪設銷售網絡。”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秦嶺小屋”搭建後,統一對外形象、外銷體系和銷售價格,為鎮安山貨出山打開了通道,鎮安農副產品銷售由此從自發走向規範,由零散轉為規模。

浦口的“秦嶺小屋”,只是我省對口消費扶貧的窗口之一。去年初冬,揚州首家對口支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特色產品體驗館開門迎客,22家80多種貴南產品走出高原,來到“世界美食之都”揚州。

在常州,原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線上建電商平臺、線下開實體零售店,通過社區推廣、直播電商、社群矩陣,很快打開銷路。“目前僅線上會員用戶就超過20萬人。”公司總經理徐田說,為解決貧困地區位置偏遠、物流效率低和用戶缺乏消費體驗的難題,他們投入1000萬元建了2500平方米的原疆特產倉儲體驗中心。

“江蘇是消費大省,東西對接開展消費扶貧,離不開物流保障。”劉文俊說,只有完善的供應體系,才能打開市場,這樣不僅把西部地區低收入戶嵌入產銷鏈條,又讓我省消費者買到滿意的產品。今年以來,全省採購銷售對口幫扶地區的農特產品已達8.34億元。為搭建消費扶貧供應體系,9月1日在寧發佈的《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江蘇行動倡議》,呼籲經濟發達市縣要引導企業與受援地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銜接關係。

從滯銷到網紅,“阿合奇羊肉”的嬗變

讓西部“扶貧商品”立足江蘇,光建銷售渠道還不夠,還需做足品質特色文章。風靡無錫的新疆美食“阿合奇羊肉”,就經歷了從滯銷到網紅的嬗變。

生長於阿合奇特殊的地理環境,在連綿荒山上放養的柯爾克孜羊,肉質緊實、沒有羶味,經過燉煮滿溢奶香,正合東部消費者的“胃口”。但如此上乘的羊肉,剛運來無錫時,市場接受度卻不高。“以前賣新疆羊肉,都是整隻通體羊入市,消費者感知性不強。”極物東方團隊項目負責人介紹,為迎合消費者“偏好”,他們把阿合奇羊精細分割成4個部位,羊前腿、後腿、塊肉、裡脊,每一塊都標註500克,並專門設計包裝、增加保溫盒與冰袋,讓阿合奇“攀登羊”以“最新鮮的姿態”直抵消費者“心窩”。

“阿合奇羊肉”給江蘇對口幫扶企業“上了一課”:在挖掘西部特色農產品特色、彰顯品質上下功夫,扶貧產品才能“深入人心”。江蘇膳坊是常州一家電商企業,因蘇陝協作結緣安康市鎮坪縣,企業剛到安康時卻發現,九縣一區農產品同質化嚴重,互相“傾軋”影響銷路。為破解這一難題,今年5月援助團隊將鎮坪山竹筍的產品定位、宣傳和包裝設計向網貨化轉化。這番“包裝”後,鎮坪大山深處的山竹筍成為常州市場的俏銷貨。

“跟江蘇人學做生意,就要學他們的市場意識。”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電商服務中心主任甘萬旺表示,“江蘇幹部點子實在、操作性強,是真心幫我們。”

“關於如何打造品牌、怎樣銷售,當地幹部群眾願意聽我們的意見,總體意願強烈。”高郵市政協副主席、米脂縣原副縣長周啟泉說,高郵、米脂準備合作,把小米和鹹鴨蛋等兩地特產做成禮包,推向市場,“就著高郵鴨蛋喝米脂小米粥,那味道肯定不一樣!”

消費引導投資,叩開“黔菜”出山之門

“消費扶貧和產業扶貧互為表裡、不可分割,消費扶貧作用於末端,引導產業扶貧投資方向。”省扶貧辦扶貧開發處副處長陳錦輝說,近年來,我省與掛鉤幫扶地區跨區域的投資合作越來越多。

“我們籌資800萬元,在商洛市丹鳳縣建設雨丹中藥科技產業園,將丹鳳地道的山茱萸和天麻藥材研發成系列產品。”南京築康醫藥產業集團負責人說,研發基地不僅使當地百姓看到了產品增值空間,還為這些藥材“返銷”東部打下基礎。

在蘇州,“東部研發+西部製造”同樣叩開了貴州“黔菜”出山之門。鴻海(蘇州)食品公司正依託蘇州總部在農產品加工上的研發優勢,打造“農家蛋餃、地瓜條、酥香茄盒、白菜肉卷”四款深加工產品,四條生產線年產值將達6000萬元,解決受援地區150個就業崗位。

江蘇企業不僅在西部建立基地、研發產品,還把西部扶貧產品擺上市場“C位”。“服務區最好的經營區位留給了扶貧產品。” 江蘇交控揚子江高速通道管理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王勁松說。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馬康表示,截至目前,通過線下扶貧實訓店、蘇寧零售雲門店,以及線上中華特色館、蘇寧拼購等頻道,共覆蓋388個國家級貧困縣,全渠道累計助農銷售超140億元。(記者 李睿哲 梅劍飛朱 璇 顧巍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