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刘诗诗佟大为主演的《如果可以这样爱》持续热播,但即将完结的剧情愈发令人想吐槽,甚至有一种想吐槽太多不知从哪开始好的感觉。

尤其是女主白考儿(刘诗诗饰)愈发毁三观的爱情观太赶客了!剧开头确实被怼天怼地、敢爱敢恨的女主白考儿所吸引了;也被无脑心生嫉妒心不断“行凶作恶”的女二米兰所恶心。可随着剧情的发展就越发讨厌白考儿,因为她不断刷新着做人的底线和价值观。相比愚昧被嫉妒心支配的米兰,其所作所为都是有目的的,可白考儿一次又一次的作完全出乎意料!这也就理解了,为何白考儿会令一向绅士理智的祁树礼突然变得暴躁咆哮着喊她“滚”。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当白考儿可以抛下为她日夜担心的父母,看着深爱自己的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竟义无反顾地跟着另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去了美国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时……这种女人要不是无耻无情到了极点,谁能做的出?所以说剧中最无耻之人不是米兰,而是不断刷新我三观的白考儿。所以当米兰对白考儿说出那一句“让我想吐”时,竟令我觉得暗爽。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相比原作里的人设,剧中白考儿并没有小说里作。小说里的白考儿真正符合离经叛道4个字, 文中对她的性格特点从小到大的行为做了简单但完整的阐述,无论是改名也好勾引有夫之妇也好、未婚先孕也好,都突显了她的性格特征“作”。不受规则约束只按自己的心意而活, 所以后面她做的所有事都是符合这一设定的。因为她的人设一开始就彻底崩了,崩得可以令人一下子就接受得过来。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而但剧中的女主则不一样,白考儿的人设是阶段性的崩。

前期的白考儿面对丈夫的出轨、不公的恶婆婆时,她怼天怼地横冲直撞、不忍气吞声,但是又有点傻气不精明,这时候她是一个像疯子的正常人。虽然有点无理取闹,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她是可爱的,因为她的“作”是一种仍然被束缚在规则之内的“作” 称不上是挑战三观和伦理道德。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到了第二阶段记忆错乱后,她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记不清变得小心翼翼,也变得心软,而且有些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虽然病了却开始向正常人靠拢,这时候大家对她的要求已经完全是对一个具有正确道德观的普通人要求了。所以她做出的与祁树礼划清界限、与耿墨池复合结婚的行为仍是可以理解为敢爱敢恨,只是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横冲直撞的“社会姐”了。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在第三段她离开了男主和男二一起两年,此时她的做法过于自私了吧!因为人生不只是只有爱情,你还有亲人、责任和自己的价值要承担。可白考儿却能撇下父母、亲友与爱人,与一个不爱的人去外国苟且偷生。还一天到晚对关心她照顾她,为她无悔付出的祁树礼吆三喝四;趁祁树礼回国期间,又当着佣人的面和死里逃生的前夫勾三搭四、卿卿我我......种种行为无不令人作呕!此时对她的质疑达到了顶峰,可以被认为是“渣和婊”了!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其实她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为爱不在意世俗眼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她心中所爱,都会抛弃其他一切的人。但经过女主之前一系列并没有特别出格举动的铺垫,她突然偏离了准则的行为显然更不可接受。

全剧最能表明她个性的应该是她和男主在墓地遇到后她说的一句话“我从小到大的愿望是颠覆世界” 但后面很多事都没能表达出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爱》中最作之人并非米兰, 而是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白考儿

我觉得人物塑造成这样编剧有很大责任,一方面她想写一个勇敢寻求真爱敢于挑战世俗的女主;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她又需要她不能太离经叛道挑战底线。最后设置了各种条条框框把她约束在一个普通人的范围内,但这两种特点在女主身上体现的十分矛盾,最后结果就是大家觉得人设崩了,崩得令人作呕!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