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看“杀富济贫”下弱势群体的得救之道在哪里?

看过《天道》的小伙伴都知道这部电视剧主要就围绕“杀富济贫”这一故事为主线,也都了解“杀富济贫”由来与结局。然而由“杀富济贫”引出的社会矛盾也很现实 ,等级分化、贫富差距。“杀富济贫”故事主角就王庙村和乐圣公司。

《天道》看“杀富济贫”下弱势群体的得救之道在哪里?


在剧中神一样的人物丁元英开始就布好了一张大网,用丁元英话说: “乐圣公司有6400万资产,从不涉足AV音响,在Hi-Fi音响市场占有17%的份额。乐圣公司称自己只有矛,没有盾,永远都是进攻、进攻,是个霸气十足的音响公司,网上有人给乐圣旗舰音箱起了个江湖名字,叫独孤求败。乐圣是因为矛的锐利而无须用盾,我这儿是既无矛可攻也无盾可守,就只能借用乐圣的矛了。我想,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让斯雷克公司当打手,让法院、媒体起哄,让伯爵电子公司投井下石,从乐圣公司碗里化点缘是有可能的,核心在一个小聪明上,小聪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诱导乐圣公司的大聪明,而潜伏在小聪明中的,是大智若愚。”结局是格律诗公司作为王庙村的救世主顺利的存活并壮大了,在这场杀富济贫的商战中也有人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相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内心都会有些许波动。

《天道》看“杀富济贫”下弱势群体的得救之道在哪里?


对于这样的杀富济贫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剧中是这样讲的:“构筑强者的到的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道德平台太低,势必挤压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而过高的道德平台又必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很少有人能攀缘上去,没有可操作性。其次是过多的帮助不利于社会进步,弱势群体得到的输血越多,则自身的造血功能就越差,就越接近死亡。道德平台理想的高度,是优胜劣达的法则与人人平等的道德两者之间的平衡。主流的文化,是优胜劣汰的文化,是不给落后观念生存空间的文化。然而,如果不关受购势,道德还有价值吗?等级是客观存在,如果我们连等级的存在都不敢承认,社会又怎么可能去建立一种更高级的道德文化?如果没有个体的文化价值的量变,又怎么可能会产生民族的文化价值的质变?

《天道》看“杀富济贫”下弱势群体的得救之道在哪里?


计划经济的弊端在于社会为弱势文化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温床,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依靠政治理想的教育。市场经济的弊端在于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依靠社会利益调节机制。计划经济制度,政治是人的最高价值,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唯一通道是首先得到权力。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是人的最高价值,获取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通道多种多样。获取平等的社会值,就必须付出惰性的代价;获取活力的社会值,就必须付出等级的代价。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这就是天道,就是客观规律,而社会利益调节机制的制定则有赖于强势群体的道德价值指标和对社会稳定的天然需要。

也许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在特定环境下适者生存才是硬道理从古至今这应该也是天道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