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人地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大概就是由于他那种打破世俗的无畏精神,的确,人并本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却会被这套世俗的评价标准所约束。

而实际上培养人才不应套用固定的模式,也不应当完全按照考试成绩来衡量人才的水平高低,对于成功应该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用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方式生活下去。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在27年前有一篇在连云港出土的文章,但是其中一个词语却是让许多专家头痛不已,而最终这个词却被一位下岗员工轻易的破解了!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一词难解的《神乌赋》

1993年的2月份,在我国连云港的海县尹湾村勘测出了6座古代墓穴,众所周知,每每发现了这些古墓都会得到各界专家以及政府机关们的强烈重视,在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在这些古老的墓穴中,常常有许多非常难得的古代工艺品的出土。

而且我们常常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些在历史上失传已久的古代典籍,这些看似普通的记载,有时候却能够让我们找回许多在历史中被遗忘的世界与真相。

众所周知,制作精美而且价值连城的古董每个人都无法拒绝,但是对于史学家们来说,一部部失传已久的典籍才是他们的心头好。而在这一次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就包含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汉字简牍,而最令所有专家们惊奇不已的是一篇名为《神乌赋》的文案。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都知道,“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翻译为现如今的文章的话,那么就是一种咏物文,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赋,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曹植的《洛神赋》、杜牧的《阿房宫赋》,不甚枚举。

而这篇《神乌赋》的过人之处在于:根据专家们的考究,它的发表日期甚至要比当时最早的《鹞雀赋》提前了200年,要知道的是《鹞雀赋》发表于西汉时期,而这本书也是我国最早问世的,记载着我国古代珍禽异兽的寓言文学及俗赋。

而《神乌赋》的出现却推翻我们这么多年来这样的一个认知,原来在更早的200年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记载。

因此《神乌赋》的出土,以及其中的记载内容,对于我国的考古学,历史学,乃至文字学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推动更新意义,因而这本有着珍贵意义的的文物最后交由了裘锡圭先生作为研究专家。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裘锡圭先生是国内古文字学的泰斗,他一直以非常严谨且务实的作风闻名于学术圈中,而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在国内学术圈中已经无人能出其右,因而将这本《神乌赋》交到裘锡圭先生手中,所有人都不会有异议。

但是经过多天的研究钻研,裘锡圭先生对这本历史悠久的文集,却一直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发表文章,希望用集思广益的方式得出结论。

于是1997年1月,裘锡圭先生在《文物》上发表文章《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

而在这封文章发表之后,却一直少有人能够给出满意的答复,直到有一天裘锡圭收到了这样的一封来信,这是一封来自他好友蔡伟的信,信中写道:“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嗞”,是叹词。读完之后裘锡圭这才恍然大悟,并且在1988年第3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二、一句话点醒教授的工人——蔡伟

上文已经提到蔡伟与裘锡圭先生一直是多年的好友,但实际上蔡伟却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他们之间的相识是由于彼此对于古文字的共同爱好,这样蔡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工人,但是裘锡圭却一直很欣赏他。

因而在1995年时,虽然蔡伟还在自学期间,但是他就曾经给裘锡圭写过信,而裘锡圭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给予了他这样的回复:“你对传统古学真心好之,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蔡伟对于古文字与国学的喜爱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开始的时候他所能接触到的,只是一些临摹书帖上的文字,也就是在这样慢慢的临摹之中。

他开始对文字着了迷,每当他临摹到陌生的文字时,就会非常耐心地翻阅一本一本的古籍查找字的读音,词义以及背后的典故,而也就是这段时间为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远超同龄人的语言文字能力。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当他这门功课着了名之后,他的文科成绩虽然特别稳定,但是数学与英语等其他科目却一落千丈,严重的偏科,最终导致了他的高考失利,而他优秀的文科成绩也没有得到一些专业大学的认可,家境平凡的他最终只能辍学打工。

在蔡伟打工的这些年里,他进过塑胶厂,也摆过路边摊,还曾经攒下本钱做起了小买卖,但是最终都没有太大的成果。

但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给予他太大的打击,他依然会利用平时时间学习古文字,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到书店中翻读古籍,买不起新书就买旧书,总之在他城市里的图书馆中的旧书,基本上都被他看完了,而这样的时光令他甘之如饴。

但是后来他的妻子病倒了,这也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困难,为了维系家庭,蔡伟开始出门登三轮车,让时光或许是他最为艰难的日子。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三、金子终会发光

虽然蔡伟为了生活不得不成为一名三轮车夫,但是在这么多年的积累中,他在古文字领域的造诣已经令人难以想象,凭借着多年文章的发表以及学术上的作品,他也渐渐的得到了业内人士们的认可。

2008年,蔡伟这颗被遗落在沙砾中的金子,终于开始发出他那耀眼的金丝光芒。那一年里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于是广泛的招聘了许多社会上以及学术界内的知名专家参与编制,而他们后来也决定临时聘请蔡伟加入这一项目。

而蔡伟在接受了这项工作之后,表现非常的出色,得到了很多专家们的认可。2008年3月,裘锡圭先生与另外两名学者联合向教育部推荐请求坡哥推荐蔡伟为博士生,于是蔡伟就这样从一名三轮车夫成为了复旦大学的博士生,而这一年他已经38岁。

结语

实际上在蔡伟如此鱼跃龙门故事背后,还有他与裘锡圭先生这段打工人与学术界泰斗接下的知己佳话,在蔡伟进入复旦大学后,虽然他是年龄最大的学生,但是他的路子却最野,档案也最简单,但就是这样一名看似平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非常顺利的进入了贵州省安徽市安顺学院任教。

27年前连云港出土奇文,其中一词语专家不懂,被一下岗工人解开

蔡伟的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确实令人敬佩,但是这样的一颗金子,却是不知道以多少年锲而不舍的钻研磨砺而出的,这背后闪烁的不仅是学术的光芒,也是一种艰苦奋斗人格魅力。

参考资料:《己亥杂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